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农”问题事关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中国的根本问题。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抓起: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乡村政治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改变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坚定不移地减轻农民负担;适应农民增收需要,实施更加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培育农民收入新增长点;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小城镇是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而提出来的战略性措施。我国小城镇在发展中存在着城镇化水平大大低于工业化水平,资金不足,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落后,小城镇的规模偏小以及小城镇地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其解决的对策是: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进行高标准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深化小城镇建设的综合改革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东部发达地区功能齐全、特色明显的小城镇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当前,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加快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步伐,提高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逐步建成布局合理、规划科学、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已成为能否促进西部大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缺乏规则,管理落后。首先,规划缺乏超前性,功能区分不明显,出现大量“马路城镇”,给后续建设带来很大难度。长期以来,西部小…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此,要加大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力度,破除制约人口转移的体制障碍;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中的第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小城镇发展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5.
考察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历程,产业集群对小城镇建设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是小城镇兴起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提升了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水平;推动了小城镇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等等。今后,我国小城镇发展产业集群,要注意:统一规划,加强管理;小城镇功能建设应从重视“基础设施功能”向重视城镇的“要素聚集功能”建设转变;提高小城镇产业集群的技术含量;增加小城镇产业发展种类,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提高集群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强产业集群小城镇的环境保护;等等。  相似文献   

6.
乡镇政府是小城镇建设的直接管理者和组织者。乡镇政府职能优化与否,关系着小城镇建设的水平和质量。黑龙江省乡镇政府存在职能权限弱、职能定位不科学、职能转变差等问题。为此,优化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中乡镇政府职能的对策:一是要统一思想,实现乡镇政府职能科学定位;二是进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乡镇政府职能权限;三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实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7.
加快四川小城镇建设是四川省现阶段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它将有力地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 ,有助于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四川的小城镇建设存在着数量高、规模小、实力弱、质量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必须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四川省城镇化进程的整体框架中去 ,“抓中间 ,促两头”进行思维创新、体制创新、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主》2019,(2)
<正>【提案背景】彝族服饰作为彝族文化的符号和载体,作为穿在身上的历史,折射的是彝族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核和悠久的历史进程,是传承和保护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就目前看,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服饰发展中存在制作形式单一、缺乏服饰研发、制作质量不高、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品牌意识、缺乏着装氛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宁德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从起步实施到目前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取得了诸多成就与发展经验。但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其中有些问题已严重制约小城镇发展。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反思,采取相应的对策如下:积极推进人口向城镇集聚进程;紧密结合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加快产业分工,促进产业聚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8)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双师"认定标准不一致、教师队伍结构单一、教师培养制度不健全以及教师评价激励机制缺乏等问题。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如下: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训培养制度;建立健全评价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郭蕊 《理论探讨》2006,(2):87-89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走有特色的小城镇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是民营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管理理念落后;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机构设置不到位,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强调管理,激励手段单一;培训机制不健全;人才结构单一,人才流失严重;等等,越来越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加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赢得并保持民营企业在未来企业发展和人力资源竞争中的优势,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10)
本文在分析哈市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小城镇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调整与优化哈市小城镇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即小城镇自身的科学定位;因地制宜,培育特色;选择主导产业,强化产业支撑,打造增长极;走资源深加工之路;建设绿色小城镇;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立足产城融合发展;注重典型示范,探求高质量的小城镇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山西省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发展小城镇对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加快我省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思路是:推进小城镇建设的体制创新,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明确小城镇发展的重点,加快小城镇的产业集聚,注重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问题。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种理论简要评价,提炼出几种可供选择的模式:真正意义上的就地转移,就地消化;向小城镇转移;向大、中城市转移。本文的结论是:只有通过农村城镇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才是现阶段客观的、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发展劳务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蕊 《理论导刊》2006,(7):48-4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积累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推动农业实行集约化经营,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步伐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高怀霞  聂广顺 《求知》2006,(5):29-30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武清区委、区政府提出“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率先发展战略”,城区建设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有目共睹。在城区建设的带动下,以全区建制镇、乡为依托的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然而,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进程中还存在哪些制约因素.以及小城镇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发挥的作用如何,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我们深入河西务、王庆坨、石各庄等十多个乡镇进行了调研。调研后发现,我区小城镇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安徽农村金融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存在各种问题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缺乏竞争力;农村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功能弱化;融资渠道少,信贷资金不充分等.建设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充分考虑各种必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基础上,从外部市场环境建设、政府相关政策支持、设计合理的金融机构制度、建设合格的农村金融人才等方面,提出在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从原来的农村集体经济脱胎而来的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普遍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灵、经营渠道单一、发展缺乏后劲等问题。对其进行改革,是一场新的攻坚战,是农村城市化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改革的重要环节是选好试点、制定方案、筹措资金、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20.
论加快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翠英 《学理论》2013,(15):5-7
近几年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数量不足、发展不均衡、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善等问题,而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建设模式单一、管理人才队伍缺乏正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要想加快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就必须要强化政府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制度,建立多元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