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士文 《前沿》2011,(21):30-36
"普世价值"的争论既是政治异见的交锋,也是社会思潮冲突的缩影,还深刻体现出哲学派别的分歧。"普世价值"缘起西方,但西方普通人、政治人、宗教人士对此概念沿着客观性、实践性、主观性路线有不同解读并在变化。中国对该词的理解已经不同于西方,有了"中国特色":或指西方模式;或指自由民主人权;或指人类共同的利益。不同人群间难于对话。"普世价值"争论已经复杂化,应该分别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2.
中美分歧反映出更深层的结构失调,即全球将迎来一个与其他大型经济体奉行不同体制与价值观的最大经济体。中国的独特性挑战了它的自我身份认同,也挑战了世界的原有认知。但这一特性是与中国传统共同发展的,中国文化具有与西方同等的正统性。与西方热衷于建构普世秩序不同,中国文化更为灵活、包容。在后现代,东西方有可能"思想解放",展开富有成果的对话,并能够相互平衡。尽管很少有人精通两大知识传统,尤其欧美对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了解不够,但我们必须找到交流的方式,寻求新的精神秩序。  相似文献   

3.
个人主义作为西方世界的核心价值,具有明确的本质内涵和内涵的扩充逻辑。19世纪末,个人主义进入中国,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得到传播,随之形成了其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境遇与当代实存。这一事实,确证了个人主义与传统整体主义的内在冲突,也形成了中国社会对个人主义的特定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个人主义成长为中国社会的重要思潮,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价值观挑战。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应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统辖个人主义,应对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挑战。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它内在地包含由"公忠、仁爱、自强、和谐"四个基本价值观念构成的有机整体。这四个基本价值观念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被前人普遍认同和实践,同时又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能够结合时代的要求予以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东方型企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后期,由我国的部分经济学家和企业界的有识之士共同研究日本的综合商社时作为一个概念提出的."东方型企业"文化是指支配企业及其职员从事商品生产、商品经营和社会交往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亦即价值观."东方型企业"文化中包含三个不同的层次,其表层是企业形象;中层是企业作风;深层是企业精神."东方型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演变都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东方型企业"文化中渗透着"仁、和、信、诚"的成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注重了运用它山之石,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进而整体推动了"东方型企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期推介     
<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化、民族化、时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发展起来的理论结晶,具有共同的理论语境和现实语境,吸收了共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试图解决共同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但同时由于视角、方法和路径的不同而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礼银在《论中西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与路径》一文中认为,有必要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纳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整体视域,与中国马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价值观冲突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定的价值观念孕育于一定的历史土壤,也是民族文化的折射。中西价值观念因其历史背景的不同,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表明了不同民族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涌入中国,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主导价值观,把信仰教育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道德的社会存在根源和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共同道德"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存在的。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不存在"永恒道德"。鼓吹"永恒道德"的人其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者。"共同道德"与"永恒道德"毫无共同之处,其理论基础不同,对群众的指导也不同。认真应对"永恒道德"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坚决抵制西方"永恒道德",主动宣传人类"共同道德";批判继承中国传统道德的丰富资源,借鉴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应对错误思想的防线。  相似文献   

9.
李炎 《思想战线》2001,27(3):61-65
参照西方女权主义的接纳理论和发展情况,可以比较、概括、分析当代中国大陆女性作家不同阶段的写作实践.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虽然不具备像西方社会那样的女权主义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哲学和文化基础,也没有形成女权主义的运动和明确的理论,但是在女性作家们的写作中却包含有浓厚的女权主义的话语意识.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不同阶段的写作中还形成了鲜明的女权主义的文化话语.  相似文献   

10.
论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包含着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关爱和各方面基本权利的承认与尊重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儒家文化缺乏人道主义精神,根源在于其整体主义的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批判儒家文化的整体主义价值观,在全社会建立起人道主义的价值追求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价值观是衡量“真、善、美”的不同标准,是人们在做出选择和解决争端时作为依据的一套社会准则。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世界观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与西方的价值观也存在许多不同,主要是体现在人的本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里,我们不是要评价中西价值观谁优谁劣,不是要以一种价值观来改造另一种价值观,而是要认识到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观的冲突,要能从容地接受多元文化的挑战,以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相对西方的整体论而言,中国传统整体论思想有四个特点:一是西方的整体论思想从世界的普遍联系理解整体,中国传统整体论从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理解整体;二是西方的整体论思想偏于构成整体论,中国传统整体论偏于生成整体论;三是西方的整体论思想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中国传统整体论强调部分包含整体;四是西方的整体论思想产生出许多技术方法,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传统整体论在方法论方面应用较少,主要是阴阳平衡方法和五行相生相克方法。中国传统整体论思想可以在现代科学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对事物进行真假、善恶、美丑评价时所依据的是非标准和在行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香港在其一百多年的特殊经历中形成了融中西方传统价值观于一体的独特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对重商、自由、民主、法治、多元等西方传统价值的推崇,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勤劳、勇敢、拼搏、务实、诚信、和谐、稳定、包容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秉持。在与内地核心价值观的比较中,旨在挖掘其相同之处,希望架起香港与内地进一步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西方各国纷纷布局数字时代的产业重组、技术标准设定和法律法规的兼容,特别是美国与欧盟试图通过成立具有跨大西洋性质的贸易与技术委员会来抢先设定国际数字规则,进而以共同价值观来排挤中国在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参与和数字秩序构建。鉴于此,中国应立足自主创新,完善产业布局、强化供应链安全;构建合作网络,形成产业联盟、扩散中国技术标准;推进贸易对话,参与规则制定、反对西方价值观输出,分化西方技术孤立,警惕美国与欧盟利用新的贸易和技术规则建立数字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价值究竟是主张以个体为本还是以群体为本?是强调责任先于自由还是自由比责任更重要?权利具有优先性还是义务具有优先性?陈来教授在《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一文中把中华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对立起来,是不合理的。其实,中国价值观的整体结构是:以仁为本,基于允执其中之智慧,在个体与群体、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之间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理论产生和形成不是偶然的,它只有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上才会产生.在理论模式上,它与中国传统的"一分为二"理论模式密切相关.在思想内容上,它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统一、渴望和平、和而不同的精神.在价值观上,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民主的先声     
去年温家宝总理访问欧洲前夕,在接受英国路透社等西方媒体联合采访时,很精彩地谈及了民主问题。他认为:民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它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主流价值观话语主体包含有党和政府、知识分子、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等多个层次,这些不同的话语主体在话语建构中有着不同的位置或身份,发挥着倡导与推行、研究与阐释、榜样与示范、认同与践行等不同的作用。但这种位置或身份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单一的,而只是有所侧重。主流价值观话语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同话语主体之间的协调、沟通与对话,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不同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竞争的背后是价值观的竞争.所谓"普世价值"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希望用其行为模式一统天下的意图,它背后是一种社会状态,是一种社会发展方式,甚至是一种社会利益分配格局 我们反对"普世价值",但并不否认人类社会存在也需要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西科学思维形式比较(下)——整体思维与形式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科学思维形式比较主要从科学思维形式不同方面进行研究,把中国与西方进行比较。中国与西方从共同的科学原始思维发展出两种不同的科学基本思维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是整体思维或相关思维,而后者是形式思维或逻辑思维;但这并不是说,两者是完全分离的,不相容的。经历史考察表明,这两种思维形式不仅由同一源泉——整体表象发展而来,而且在后来的发展中并未真的截然分开,而现在的发展似乎还表现出某种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