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图     
我不告诉你:未来我是谁早就听说过这世界上有个叫比尔·盖茨的人,什么少年英雄、电脑奇才,还在老妈肚子里,就昕老爸如此夸赞。不过,在我看来那家伙没有什么啊,不就是鼓捣出一个电脑,弄得全世界都争着给他钱吗?我比他厉害多了,你们等着瞧吧。问我是谁?我不告诉你!  相似文献   

2.
正吴承恩写《西游记》的过程,与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过程,应有共同之处,也会遇到"白骨精""火焰山",也有困难重重、写不下去的时候。但吴承恩发扬唐僧的精神,坚守如唐僧一样的信念,硬是把《西游记》写了下去,并最终取得了成功。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给我讲过孙悟空的故事,知道孙悟空能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当时我的想象能力还不健全,想象不出十万八千里究竟有多远,只知道远得很,不是常人所能及。我还听爷爷说过,孙悟空的本事大得很,什么妖魔鬼怪都会被他打败,什么艰难困苦他都能克  相似文献   

3.
付静 《人民公安》2021,(5):20-21
这是一封警察父亲写给警察儿子的家书。孩子: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或许是在紧张工作后的休憩中,或许是在赶赴工作岗位的路上。作为你的父亲,我为我们家庭有你传承我和父辈的事业感到骄傲。受我和你爷爷的影响,你成了一名人民警察。你也许曾为此深深地思考过,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我们祖孙三代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公安工作的道路?你也问过我和爷爷,当警察这么辛苦,这么多年是怎么走过来的?我能告诉你的就是:忠诚!  相似文献   

4.
我想对他说     
胡惜燕 《人民公安》2011,(23):42-43
我想对他说:其实不需要内疚,你没有时间好好的陪我,没有关系,我从来没有怪过你。你没有时间孝敬父母,这些我都会替你做。你顾不上我们的家,你所从事的公安事业却成全了千万个家、守护着千万个家。  相似文献   

5.
林良 《台声》2011,(5):87-87
我爱看青少年小说,自己也写过一些,但当我读完《猪八妹》之后,忍不住赞叹:真是好另类的青少年小说啊!这今书很奇妙的是,没有可以作为曲范的“模范生”。  相似文献   

6.
当我刚拿到《青少年修养》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封面上“修养”这两个字吸引住了。对“修养”这个词我有些耳熟,我经常听大人说起这个词,也知道刘少奇写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本书,但对它的真正含义我却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脑子里只有一点朦胧的意思,有修养的人大概就是指在各方面都做得好的人吧!  相似文献   

7.
曾在1997年第6期《北京政协》月刊上,拜读过苏适委员《书法家写牌匾应允许繁简并用》一文,我很赞成他的意见,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物流公司的法务人员说:“你没有看交警出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吗?那上面清楚地写着肇事司机负主要责任,你儿子陈海负次要责任,我们最多赔偿8万元!”陈建设一看《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还真是那么写的:原来出事那天陈海是无证驾驶摩托车,而且没有佩戴头盔,  相似文献   

9.
吃晚饭时,平常活泼多话的小孙女有些发呆,突然问我:“爷爷,我把压岁钱交给你,带到单位捅给灾区的小朋友好吗?”她说问过老师,老师说学校还没有接到让学生捐款的通知,你们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可是,她做梦都梦见压在楼板下的小同学!  相似文献   

10.
曾在1997年第6期《北京政协》月刊上,拜读过苏适委员《书法家写牌匾应允许繁简并用》一文,我很赞成他的意见,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关于繁体字与简化字的问题,我与熟识的朋友曾多次议论过。每见到报纸、电视等报道有关检查与拆改牌匾上繁体字时,总有些困惑不解:不仅有关部门不断查,还发动小学生查,给搞得好的街道立牌表扬,可是繁体字仍不断出现。媒介也报道过,有的企业因使用繁体字与主管部门发生争执,宁可缴罚款,不肯改繁体字。企业所持的理由只有一个,这是中国汉字没有错。我拥护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既作出了决定命令,就要严格执  相似文献   

11.
申志兴 《乡音》2013,(8):50-50
岁月荏苒,进入大名县政协工作已经10年了。平时,我没有收藏杂志的习惯,但唯独收藏《乡音》,看着案桌上厚厚的一摞《乡音》杂志,我真想发自内心地说一句《:乡音》,真心真意谢谢你!《乡音》,真心真意谢谢你,是你改变了我对政协工作的看法。初进政协,总认为政协工作没有什么事可做,自从认识了你,我对政协工作的看法彻  相似文献   

12.
清明·清醒     
穿过纷纷扬扬的春雨,转眼又到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 清明让人清醒。小的时候,每到清明,父亲总带着我回老家去拜祭先祖。当他合上凝重的双眼,将杯子里的酒洒在坟头的石碑上时,我常用自己稚嫩的双手替爷爷、替爷爷的爷爷……梳理着“额头”上的青发。长大了, 当我读着《孔子》、《孟子》,  相似文献   

13.
罗丹 《台声》2013,(2):83-83
常想起爷爷讲述的那些往事、那些感触,还有他对我的期望和叮嘱 当我年幼还不懂事的时候,经常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您姓门而我姓罗啊?爷爷总是告诉我:“你要记得我们家的根在台湾新竹,咱们家姓罗。”但是却从来没有仔细跟我解释过原因。也许是我渐渐成长,也许是爷爷年纪大了更愿意回忆往事,这些年爷爷常常给我讲述他年轻时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也了解了爷爷达一一代老台胞的坎坷人生。  相似文献   

14.
《今日广西》2008,(17):44-45
我曾经这样问过黄土路:土路,你为什么总是这样伤感!我总感觉你沉浸于一种莫名其妙的忧郁里走不出来,尽管你会笑。黄土路回答说:其实。我内心里一直并不快乐,因为生活和内心里的东西,总是有那么漫长的差距。不过,希望所有的事情变得简单。简单才会给人带来快乐!问这话的时候,我还没有读过黄土路的诗集《慢了零点一秒的春天》。  相似文献   

15.
可爱的祖国     
童年,我也曾听说过“祖国”二字,只是并不知道“祖国”是什么。一颗天真的童心总是好奇的。所以我攀着爷爷问,爷爷告诉我:“你就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我高兴了,跑出了家门,看看“祖国”是啥样。那时正值初春,草坪绿了,树枝发芽了。那些敲开祖国春天大门的精灵在微风中向我招手,江  相似文献   

16.
电话!     
《台声》2015,(11)
<正>话筒才放下,不到一分钟,忽然又响,我整个人跳起来,指着电话机:"说!说我去开会了!"我想买一个血压计,是像心电图那种,有荧幕,可以看到血压升降变化的,然后就可以看到,一接某些人电话,血压立刻九十度仰角上升!电话,我真的怕接电话!从事副刊编辑以来,接过各式奇奇怪怪的电话,可惜没有一一记录下来。"告诉你哦!我是某某某,我写了一篇《XX》,这篇文章如果不刊  相似文献   

17.
重要的在说清真相《新民晚报》原副总编冯英子有一位写过《邓小平嘱托》的日本作家,打算继续写一部《南京大屠杀》,到上海来搜集一点八一三抗战资料,外办为他开了一个座谈会,约了文史研究馆一批老人参加,把我也找去了。八一三抗战,是一次古今中外空前的战争,是表现...  相似文献   

18.
倪萍:陈燕妮,你写了好多本书了吧?我看过的就有四本,还有我没看过的吗? 陈燕妮:五本吧!大概这样,加上新出的这本《美国之后》。 倪萍:你上学的时候,特别是读大学、读铁道的时候,想不到自己还能有一天会写书,而且书很受欢迎,再版好多次了,像《遭遇美国》、《告诉你一个真美国》。《告诉你一个真美国》大概再版了  相似文献   

19.
抒怀邵燕祥     
在当今文学作家中,邵燕祥是成了“作家精“的人物,差不多在各种报刊上经常和读者见面的著名作家要算邵燕祥!我多次与邵燕祥说过,要比较全面地写一写他,他先是笑而不答,后总说不要写我,我不是新闻人物,何必费笔墨!于是,我老老实实听了他的话,十多年过去,几次提笔但都作罢。有时也偶尔在报刊上读到有人写他印象记的文字,但大多不确切。如1999年4月15日《团结报》副刊上《邵燕祥放怀天地大》一文发表后,有人告知邵燕祥,他读后,连忙发表《一点小声明》给《团结报》。他说文中谈“修身养性“两大段,所说都与我无关,熟悉我的人便会知道,我从来没有在口头上或书面上谈过“修身“、“养性“,既不曾以懂得养生之道和“心灵保健“自居,更不会去规劝“大款、富翁“和其他“功名欲望特别强盛的人“。那些意见不是我的,张冠李戴,不敢掠美,这就是我要声明的主要之点……记得1992年7月我去北京,当时燕祥还住在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20.
说“钱”     
魏晋之际的成公绥晋人鲁褒先后做过两篇《钱神论》,两篇诙谐调侃的文字,把个“钱”说得上可以通天,下可以入地,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办什么样的事,没有“钱”万万不行,只要你有“钱”,则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时过景迁,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钱神”重演,横行于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