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党人》2011,(4):20-22
<正>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总体思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条例的  相似文献   

2.
政策     
明确取消行政强拆 1月19日 1月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条例草案明确规定了对被征收人的补偿、征收范围、征收程序、房屋征收与补偿的主体等细节,并明确提出要取消行政强制拆迁,对于被征收人超过规定期限不搬迁的,由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3.
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于2011年1月19日国务院第141次常务会议通过,由2011年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0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共5章35条。第一章总则,共7条,包括本法的适用范围、原则和有关部门的职责。第二章征收决定,共9条,包括征收补偿方案要征求公众意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征收补偿费用要专款专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有哪些主要内容?答:《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于2011年1月19日国务院第141次常务会议通过,由2011年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0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共5章35条。第一章总则,共7条,包括本法的适用范围、原则和有关部门的职责。第二章征收决定,共9条,包括征收补偿方案要征求公众意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征收补偿费用要专款专用等内容。第三章补偿,共13条,包括补偿  相似文献   

5.
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条例经过两次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行政法规出台前两次公开征求意见,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由于有了广泛的民意立法基础,综观条例有六大亮点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6.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城市房屋征收工作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规范。分析《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可以看出拆迁改为征收所体现出的重大变化和意义。结合当前房屋拆迁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征收与补偿条例》还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修订:提升城市房屋征收的法律依据,科学界定公共利益,适用公开透明、平等参与的规范程序,建立公平合理的补偿制度,进一步畅通法律救济渠道,规范"司法强拆"。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10,(4):12-14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正式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1月29日在其网站上公布征求意见稿的全文。征求意见稿共五章四十一条,分别对适用范围、征收  相似文献   

8.
冯准 《新视野》2012,(1):90-93
国务院新近出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征收与补偿作了更为具体、细致的规定,使该条例更具实践价值。然而现实中围绕拆迁的权益纠纷不是靠几个"条例"或"规定"就能解释清楚的,在政府"侵权"与公民"维权"的表象下,往往还隐藏着诸多利害关系。针对这些方面,需要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发掘真实境况,努力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颁布是构建以国家为主导,政府、市场和社会多中心治理的征收与补偿秩序的制度创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涉及多方利益相关主体,充分实现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之间的互动合作,才能有效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使征收与补偿制度获得预期的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10.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是一部规范公权保障私权的重要行政法规,它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提供了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更有力的法律保障。全面落实奈例的规定,不仅是依法行政的要求,还直接关系到我市的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成败。  相似文献   

11.
房屋价值的评估,关系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什么样的评估机构对房屋价值进行评估至关重要。日前,省建设厅公布《甘肃省2012年度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机构名录》,要求有关部门和被征收入严格按照公布的全省2012年度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机构名录自行选定评估机构并开展评估工作。这14家评估机构是: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7,(3)
<正>基本案情2011年8月11日,A市人民政府做出征收决定,对市白酒厂以西、水利路以东、光华街以北、铁路专用线以南范围内国有土地上房屋进行征收,陈某某的房屋在征收范围内。2013年7月18日,陈某某与A市人民政府签订了《非住宅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约定了补偿方式及补偿数额,但未约定补偿款的领取时间。陈某某的房屋经市人民政府验  相似文献   

13.
姜琳 《新湘评论》2010,(5):40-41
刚刚公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印象。与现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相比,从名称到内容的修改,均体现了国家对民意和百姓权益的高度重视,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摒弃了“拆迁”概念,用“搬迁”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4.
姜琳 《学习导报》2010,(5):40-41
刚刚公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印象。与现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相比,从名称到内容的修改,均体现了国家对民意和百姓权益的高度重视,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摒弃了“拆迁”概念,用“搬迁”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5.
法治的核心就是规范公权力、保障私权利。无论是《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抑或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无不彰显私权保护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法治本身的核心要求。重视私权保护是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法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界定了何为公共利益、取消了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补偿决定条款、确立了司法强制搬迁,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三大亮点,在这三个亮点背后存在公共利益内涵缺失依旧、诉讼期间是否停止执行补偿决定不明确、司法强制搬迁效果令人质疑的隐忧。为此,描述式公共利益内涵的引入、诉讼期间停止执行补偿决定的明确、司法强制搬迁的制度保障是克服《条例》亮点中隐忧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1,(11):48-48
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的征收范围有哪些?答:有以下六种:一是国防和外交的需要;二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三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防止物权法实施后我国城市拆迁出现无法可依的状况,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审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正案草案,授权国务院就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房屋与拆迁补偿先制定行政法规。  相似文献   

19.
一、《物权法》视野下的房屋拆迁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物权法》对于拆迁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物权法》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根据这一规定,城市房屋拆迁属于国家征收行为的一种。既然属于征收,就要符合征收规定的条件,根据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由此得出征收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首先征收的主体是国家,其次征收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物权法》中规定的房屋拆迁制度与我国《宪法》的相关规定完全吻合,但却与我国原有的房屋拆迁制度截然不同。二、《物权法》实施前的房屋拆迁制度在《物权法》出台以前,我国原有的房屋拆迁制度主要指的是2001年国务院通过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在这一条例中房屋拆迁目的与拆迁主体的规定与《物权法》的规定相悖。1.拆迁目的规定的缺失。《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3条规定,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有利于城市旧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改善,保护文物古迹。这个条件十分宽松,实质上只要符合城市规划基本上就可以拆迁,因为几乎所有的拆迁...  相似文献   

20.
王树平 《求实》2006,(Z1):108-109
城市房屋拆迁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古今中外,早已有之。但对它的法律属性的认识却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它是民事行为,有的认为它是国家行为,有的又认为它是民事行为和国家行为兼而有之。而本文认为:一、城市房屋拆迁的本质是征收,非经法定程序并给予合理补偿不得进行。城市房屋拆迁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对此,我国《宪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规划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后文中如不明确注明,均简称《条例》)均无明确规定。但从城市房屋拆迁活动涉及到的两个标的来看,一是土地(又可分为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收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