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陕西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消费品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消费品零售增速放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农村流通业态及经营方式陈旧、消费品市场的供求结构失衡、市场的外部环境较差且流通渠道不畅等问题。为此,要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农村消费市场建设,激活农民消费欲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农村居民支出预期;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奠定基础;努力开发新型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扩大我国农村消费的制约因素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年一遇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国内经济平稳增长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当前,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存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逐年增长,但消费规模偏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所改善,但消费层次仍然较低、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相对趋降等特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消费预期不稳定、农村消费信贷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农村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为此,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农村消费外部环境建设等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消费和出口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居民的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但内需不足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较低,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稳定性,因此,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观念、消费环境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阐述制约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的因素。提出引导我国农村居民良好消费行为的措施: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加有效需求,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开拓农村信用市场,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消费是扩大消费需求最大难点(一)回顾历史,农村消费增长缓慢,地位下降,份额减少,"启而不动"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落后城镇居民和政府消费。1978年到2008年农村居民消费的平均增长率(11.2%)落后城镇居民消费的平均增长率(17.1%)近6个百分点,落后政府消费的平均增长率(14.0%)  相似文献   

5.
于浩  张园 《学理论》2013,(12):112-113
我国既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农村人口为674 149 546人,占50.32%,农村依然是个庞大的市场。同时,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迅速提高,收入的增长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改变了消费结构。通过运用E—views软件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进行分析,以便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及消费行为,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和学艳 《学理论》2013,(17):111-112,117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比较落后的地区,又是地域范围广阔的地区。现阶段,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西部民族地区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对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进行定量分析并针对如何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如下:加大财政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继续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适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居民人情消费的名目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周期越来越短。这不仅助长了乡村不正之风,扭曲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加重了农民负担,而且加剧了农村腐败的滋生蔓延。农村不合理的人情消费主要源于传统习俗、攀比心理、盲从心理和"后路"心理的影响。为此,要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树立文明的人情消费观念,实现农民的自我约束,抵制不良的人情消费,使农村人情消费理性回归,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8.
加快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转型的现实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快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是刺激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消费政策;加强时农村消费者的教育,引导农民的消费行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9.
内需不足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顽疾。国民经济下行、增长回落是内需不足在经济运行中的直接体现,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以及中产阶层消费需求不足是内需不足的两个重要表现。内需不足根本原因在于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必须从"供给侧"发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完善基本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体系,提高农村居民、中产阶层以及普通劳动者的消费水平,适度合理消费,增加和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获得感"与"幸福指数",满足其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平衡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NGO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有利于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农村文明新风的树立,从而能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NGO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认识不够、资金不足、环境不优、管理不善等问题,对此,必须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健全筹资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内部管理等措施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毳 《行政论坛》2004,(4):81-82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农民也将面临着市场风险和生活风险,而现行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功能已随着形势的发展大为削弱,以家庭和土地为基础的传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对保障的需求。因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消费价值观影响和支配信教群众的消费行为。当前,宗教对工布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价值观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提高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需要工布地区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本文梳理相关文献,并对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工布地区,信教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部分信教藏民存在信仰的盲从性。宗教信仰对工布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消费重点以及消费对象等四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对农村市场的全面认识首先,农村消费品市场是巨大的,根据对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1997年农民整体收入和消费水平与2000~5000元组比较接近。这一层次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仍处在温饱有余阶段,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3244元,人均购买力水平达到2...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农村居民的续保难、保险产品难以适应农村市场、成本高影响保险企业的积极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具有挤出效应等,在当前我国政府财政能力有限不能对保险公司和农村居民提供补贴的情况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破解农村小额人身保险面临的困境:提高农村居民的保险意识、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保险企业建立运行机制、行业组织健全运营监管等。  相似文献   

15.
如何开发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对于解决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需求萎缩问题将起到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比较权威的消费理论主要有马克思的消费理论和凯恩斯等为代表的消费函数理论,这些消费理论,尤其是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为我们研究农村消费市场开发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但是从我国实际出发,以往的消费理论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中国勤俭节约的思想根深蒂固,如果单纯依靠现有理论很难有效激发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因此,本文在依据主流经济学的前提下,结合非主流经济学的思想,激发农村一些传统的消费和改变消费陋习以达到开发农村消费市场的目的,以此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17,(5)
<正>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私家汽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交通工具发生了可喜变化,小汽车已进入寻常农家,新一代的农村青年开着小汽车在附近城镇务工创业已越来越普遍了。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度城乡居民收支情况调查,2016年农村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17.4辆,同比增长高达31.3%。但随着农村汽车的增多,农村道路安全畅通也面临着日益增大的压力,农村堵车问题越  相似文献   

17.
交通运输业是联系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纽带,是社会再生产和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经济要发展,运输必须先行,这一点已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得到一致公认,但是在当前改革搞活的形势下,如何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我认为首要的一个问题是应抓好交通运输管理涔制的改革。从职能上讲,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是匡家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配套和同步进行。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在继继放宽搞活的同时,实现行业管理,加强和改善对交通运输经济的宏  相似文献   

18.
青年消费五大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预测,“十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将达5%左右,消费结构的恩格尔系数进一步降到40%以下。青年的消费需求将发生较大变化,追求生活享受和自身发展的消费必将大幅度上扬。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正话语下的城乡社会性公共服务统筹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为国家公民的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却享受着差距甚远的政府公共服务。我国城乡社会发展的明显反差,凸现社会公正在政府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上的严重缺失。城乡统筹发展必然要求全民共享公共产品供给。统筹城乡社会性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0.
柴林  王锁柱  高英 《求知》2010,(9):28-29
<正>"城中村",是指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原先位于城区边缘的农村逐渐成为城区范围,但是在行政管理体制、农民身份、土地权属等方面依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村庄。这些"城中村"和城区形成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