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前,对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及其经验有两种概括:一是官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二是学界的"中国模式"理论.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在理论上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涵义、在实践上全面推进体制转轨与制度创新、构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鲜明中国特色内在统一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模式"成为在学界和民间都引起关注的概念.作为诠释中国发展经验的重要概念,学界一般将对"中国模式"研究的起点追溯至2004年雷默"北京共识"的提出.但据笔者视野所及,其实美国学者詹姆斯·R.汤森早在初版于20世纪80年代的著作<中国政治>中,就分析过毛泽东主义模式的特征与性质,将其定义...  相似文献   

3.
一、经久不衰的研究热点 "社会主义"这个概念自1827年出现以来,就成为研究热点.①各色各样的理论家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界定,其说法可谓是五花八门.1924年,英国社会科学家格里菲斯写了一本书<什么是社会主义?>,书中汇集了近百年中(1827-1924年)出现的260种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从1924年以来,历史又过去了8...  相似文献   

4.
中国选择了并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这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和共同繁荣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期以来,台湾一些政治派别大打"民主"牌,极力吹嘘台湾取得的所谓民主化成果.实际上,台湾民主政治逐渐发生异化和扭曲,如民粹主义盛行、族群撕裂、分裂势力张狂、政客道德沦丧等,严重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深刻认识台湾"民主"的实质,对于我们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动权,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五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划分只是观察社会发展进程的角度之一;社会发展进程还可以划分为人对人的直接依赖、人对物的直接依赖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三大社会形态.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中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开拓了一条建设新的社会主义文明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季正矩:肖先生,十年前您撰写出版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个主义一百年>(人们习惯地简称之为<两个主义一百年>)影响很大,一度是国内的畅销书,而且后来又在曼谷、河内分别被翻译成泰国文和越南文出版发行了.这本书出版至今已过去十年了,您今天怎么看待<两个主义一百年>?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成功走出一条以和平的合作方式崛起于世界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途径。但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诸多质疑,直接关系着中国梦的国际认同。厘清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质疑,深入思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本质、历程和趋势,既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这一视角,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首先系统梳理和准确解读了马克思、思格斯、列宁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和进程的理论,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三形态”的观点,然后重点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笔者不赞同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机械相加作为理论体系,而是试图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一个研究对象”、“十一论”及其“十一条规律”.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就是要完成马克思所论“三形态”中“第二形态”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许多方面已实现了对资本主义道路的超越。消除社会发展中的对抗性,把社会整体利益置于首位,以团结合作的方式推进社会发展,寻求和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超越资本主义道路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道路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话题。在发展道路问题上,一些国家还很迷茫,个别国家陷入困境,不少国家甚至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而比较起来,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则广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孔根红同志的《看清前方的路:国际政治与中国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一书,收录了作者在冷战结束  相似文献   

12.
政治发展问题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问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政治现象。一个国家的民主是发生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所处历史环境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具有内生性。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世界上没有一条普适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依据国情,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政治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在9级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并发生核泄露,此次福岛核泄漏事故会不会继续升级?对中国公众健康和环境是否有影响?中国核工业设施安全性能如何?日本核泄漏给核能开发带来哪些警示?这都是需要我们在重灾过后需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包括路向、路标、路径三个方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阐明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路向"问题;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回答,阐明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路标"问题;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回答,阐明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第三条道路"研究既有政策的一面,也有政治的一面.前者涉及社会民主党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推行的政策,后者涉及政党竞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第三条道路"政治的一面,目的是通过对丹麦和荷兰社会民主党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分析,回答社会民主党为什么走上"第三条道路"和各国的变革顺序为什么不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三代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 ,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系统理论体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取向、价值目标、发展战略和步骤、路径选择及依靠力量、动力机制等方面。毛泽东的伟大贡献是提供了这一理论的雏形、先导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世界大国,在向21世纪迈进的时候,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选择自己的社会发展道路。无论什么样的观点都离不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及其对中国的社会发展道路的影响这一大的框架。 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思路,第一种观点是全球化的观点,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使中国走上了一条与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体系相融合的道路,不管中国走的道路有多么不同,也不  相似文献   

18.
随着1997年英国工党赢得大选并上台执政,所谓的"第三条道路"曾风靡一时.虽然英国学者吉登斯把工党的胜利和第三条道路的提出看作是社会民主主义复兴的标志,但事实上,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由于内部社会结构和国际条件的变化,英国工党已经完全背离了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由于仅仅局限于在现存制度框架内的修修补补,所谓的"第三条道路"事实上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一种"社会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9.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至于中国应该如何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和谐发展思想,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即走和谐发展之路。江泽民的和谐发展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国内的和谐发展和国际的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是社会三大文明的和谐发展,四是国与国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二者之间不仅相互联系,而且有不少相似之处.当年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有其合理性;如果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不是必经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非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简单重复.今天,允许资本主义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不会导致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