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古代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非常崇拜太阳神。相传在远古时代,勤劳勇敢的印第安人过着渔猎和采集的生活,被他们艰苦劳动精神所感动的太阳神就把金犁和种子赐给了他们。印第安人就用金犁开垦了沉睡的大地,  相似文献   

2.
浅议拉丁美洲印第安人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第安人问题是拉丁美洲主要的民族问题之一,本文拟从印第安人的定义和识别,拉美印第安人的现状、拉美各国政府对印第人的政策和拉美印第安人问题学者的主张等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印第安人的定义和识别“印第安人”这一名词来自一场误会。当1942年哥伦布第一次到达美洲时,误认为他所“发现”的新大陆是印度,所以将当地土著称为“印度人”。为与真正的印度人相区别,中译者把它译为“印第安人”。其实,不论从哪一方面说,“印第安人”与印度人没有任何关联。我们现在所说的印第安人一般是指美洲主要土著及其后裔。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  相似文献   

3.
一月二十五日是泰国军队节。这一节日来自393年前的一场奇妙的战斗。 公元一五九二年的一月十八日,暹罗军队与入侵的缅甸军队在泰国中部素攀府农沙莱古战场上展开了激战。中午,大城王朝第十九代国王拍纳黎萱乘坐御用象率领皇家军队,冲进了正不可一世追赶溃散暹军的缅甸战象阵中。暹王乘坐的是一头参加过战斗的战象,正处发情期,性情暴烈。它载着国王率先向缅军横冲直撞,只见沙土飞扬,烟尘迷漫,竟使暹军看不清国王和战象的去向。直到“土雾”消失,拍纳黎萱国王发现在不远的大树荫下,缅甸统帅即缅甸副王和他的战象以及好几头护卫象已经把自己团团包围了。形势万分危急。拍纳黎萱国王机智、沉着地驱象来到缅甸副王乘坐的战象面前,高叫着向他提出挑战:“老兄,你为何站在那  相似文献   

4.
中外学术界对拉丁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和拉美国家“民族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大体说来,人类学家多强调土著印第安人的文化特性,将其看成是同拉美国家社会完全水火不相容的成分;社会学家则强调土著印第安人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将其看成是国家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主张“民族一体化”,意欲将其融进国家社会总的发展进程。笔者基本同意后一种意见。作为一个种族群体来说,自哥伦布首航美洲起的500年来,拉美土著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已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我们拟从历史发展角度,对土著印第安人的过去与现在、他们在拉美国家民族形成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民族一体化”的提出与实践、发展情况作一阐述,并以玻利维亚土著印第安人问题为例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5.
拉美印第安人运动兴起的政治与社会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原住民,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美洲古代文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拉丁美洲范围内,印第安人争取社会经济权益和政治、文化平等权利的斗争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即所谓“土著人的崛起”。印第安人社会运动的崛起反映了印第安人新的觉醒。尽管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某种有利的变化,但是,印第安人问题既与主流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对印第安人的种族偏见联系在一起,也与造成拉美国家普遍性社会分化的制度与政策因素联系在一起。拉美国家对印第安人问题所表现出的比以往更加强烈的政治愿望表明,人们已经把这个问题作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理解,正在从积极的方面逐步采取措施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在患难中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 △在水中要谨防剪刀鱼,在陆上要谨防谄媚者。 △把知识传授给别人,知识不会离开你。 △要懂得真理,就得有耐心。 △随时当心的人,就有加倍成功的可能。印第安人谚语@王渝舟~~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拉美印第安社会运动的崛起和信息社会的发展,拉美印第安传播事业呈现区域性和专业性发展态势。印第安人以影像和互联网为主要媒介发展自己的传播事业,阐释自己的理念,展现印第安人的价值观和民族特性,增强外界对自身的认知,发挥影响社会和政治进程的重要作用。印第安传播事业的发展面临经济、政治和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局限,但它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传播模式有利于印第安人表达经济和社会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8.
印第安文化与印第安政治运动的新崛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丁美洲印第安人问题的历史与殖民主义的历史同样古老。印第安人的抵抗运动一直没有止息。随着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推进,印第安人的利益尤其是土地权益受到更大的侵犯。近20多年来,印第安民众逐渐成为民众运动的主体,其斗争规模和组织程度有很大提高。与以往的左翼运动不尽相同,印第安人的政治运动带有印第安文化的底蕴。印第安政治运动的内容不仅反映了反对殖民主义掠夺行为的正义要求,也代表着“现代化”讨论中的进步方向。印第安人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深刻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其本质不是种族问题,而是政治和社会问题,其核心指向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征服新大陆。他们以火和十字架为先导,屠杀印第安人,毁灭印第安文化,把印第安人的宗庙社稷、田园家舍化为焦土瓦砾。西班牙殖民者在古代金字塔、神庙和宫殿的废墟上,绘制了重建墨西哥城的蓝图:最大的广场、教堂、纪念塔以及其他教会和民用建筑等。殖民者驱使被征服的印第安人从事繁重的劳役,几年之内就重建了墨西哥城,成为新西班牙总督辖区的首府。  相似文献   

10.
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带来的社会危机,在1992年反对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运动中崭露头角的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近年来逐渐发展壮大。在今天的拉丁美洲,尤其是在安第斯山地区,印第安人已成为当仁不让的历史主角。印第安人知识分子的出现也是近十几年以来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什么力量造成了这一历史性变化呢?我们可以分析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国际背景,欧洲民主势力对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的某种支持,拉丁美洲进步运动的上升趋势,等等。但是,最本质的原因是印第安人长期受到极端不公正待遇这一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1.
墨西哥的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五千年,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就把野生的大刍草培育成人工种植的玉米了。玉米的种植奠定了印第安文化的基础。他们依靠这种物质基础,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因此,墨西哥人民常常把自己的祖国骄傲地称为  相似文献   

12.
缅甸大象     
在缅甸,问人们最喜爱什么动物,回答几乎是一致的——象。缅甸人从小喜爱象。小朋友们在家爱听老奶奶讲象的故事,在学校里爱画骑象的勇士,在动物园里爱看大象表演吹口琴、摇铃、拿大顶、蹬木辊,要是乘上象拉的花车转上一圈,那就更美了。缅甸民间有一种“象舞”,跟中国传统的“狮舞”相仿,由两人扮演,舞起来喜气洋洋。 缅甸是产象历史悠久的国家,据公元九世纪一波斯旅行家记载,当时缅甸国王有象  相似文献   

13.
厄瓜多尔     
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临太平洋,东北与哥伦比亚接壤,东南同秘鲁毗邻。面积二十八万一千三百四十一平方公里,是南美洲较小的国家之一。在全国八百六十四万人口中,印欧混血种人占41%,印第安人占39%,其他人种占20%。国语为西班牙语,山区印第安人讲克丘亚语。山川地貌纵贯南北的安第斯山脉把厄瓜多尔分为  相似文献   

14.
范蕾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3):15-19,30,80
印第安人问题是拉美国家的普遍问题。随着拉美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意识逐渐增强。在以新制宪主义为理论根据的拉美宪法改革中,对印第安人的权利保障是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印第安人权利得以实现的制度保障,因而是解决印第安人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拉美地区现有四万个印第安部族。印第安人最大的聚居地在中美洲,危地马拉有二百六十万。其次在秘鲁和玻利维亚。许多散居的印第安村社分布在亚马孙地区。印第安人是种族主义的牺牲品,广大的印第安人事实上仍然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农村,他们的土地是最贫瘠的;在城市,他们只能从事小贩、木匠、侍者等最低贱的工作。1932年在萨尔瓦多的一次农民暴动失败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政治民主的发展,经济和社会交往的增加,印第安人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走上前台,影响力逐步扩大。同时,拉美大陆正在经历着西方学界提出的现代化与印第安传统文化间的博弈。当工业化社会面临诸如环境、资源等瓶颈时,印第安文化中蕴涵着解决现代发展中各类问题的切实办法。今天,印第安学者与其他拉美学者以文化多元性为基础,从法学、社会环境学、发展学等现代学科出发,客观认识印第安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他们正确看待印第安历史文化中的"宇宙母亲"与古柯文化,并对基于印第安文化提出的"新十诫"观念、社群社会主义思想、负责任旅游观念等印第安文化中的新内涵给予足够认识。  相似文献   

17.
独立之后的墨西哥政府充分认识到教育在国家认同形成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教育创立国家认同成为不同党派遵循的共同理念。在经历近百年的努力后,墨西哥政府成功清除了教育领域内的殖民势力与宗教势力,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教育体系。早期的墨西哥政府将印第安人视为国家认同形成的阻碍,意在通过推广国家教育、禁止使用印第安语等政策将其同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否定造成了国内印第安人的持续抵抗。20世纪90年代,执政党重新调整了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赋予地方社会参与族群教育的空间,促成了当前墨西哥印第安国民教育与族群教育的共荣。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的政治生活异常活跃,这主要得益于其政治内部广泛的新型反体系运动。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反资本主义和反体系运动中,印第安人运动的作用尤为突出,成为该地区社会斗争和抗议运动的核心。本文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当前拉丁美洲主要印第安人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征。其次,基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在很大范围内发挥了巨大的主导作用,文章尝试回答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事实上,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发展的历史进程与世界资本主义在长达5个世纪的经济生产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直接相关。最后,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运动为全球广泛的反资本主义斗争作出了特殊贡献。这些重要贡献丰富了全球反资本主义运动,使得对世界资本主义的批判更加全面、尖锐和深刻,预示着向建立非资本主义世界的目标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9.
巴西民族主要是由印第安人、葡萄牙人、非洲黑人和由这三个种族混血出生的姆拉托人、卡博克洛人和卡富索人组成。巴西的民族意识,也就在种族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经过复杂和漫长的道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巴西民族文化必然带有形成这个民族的各个种族文化的特点,是融印第安文化、非洲文化和葡萄牙文化于一体的具有多种文化特点的综合性文化,其中,黑人文比对巴西民族文化的影响比其他南美国家要大得多,广得多。在葡萄牙对巴西进行的殖民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新大陆财富的掠夺和对当地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来自非洲的黑人的奴役。由于当时巴西广大土著印第安人刚刚处在石器时代,过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第安人运动在拉美政治舞台上愈发活跃,成为拉美社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两个代表性国家为例,从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构建的相互关系分析拉美印第安人运动与政府关系演进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20世纪50—70年代,政府主导了拉美印第安人运动的组织化进程,双方为主导—从属关系。然而此后,民族认同开始觉醒的印第安人运动渐趋独立。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印第安民族认同复苏,拉美印第安人既要求领地、建立多民族国家和实现民族自治,又成为反对新自由主义的主力军,与政府的关系转变为对立、对抗。2006年以来,印第安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构建的融合度差异使得拉美印第安人运动与政府的关系出现两种不同走向。只有承认并尊重印第安民族认同,赋予并保障印第安人平等的公民地位和权利,才能处理好印第安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构建的关系,从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