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艺 《求索》2013,(12):186-188
道德与法律这两个不同的范畴一直都处于有争议地带.看似没有关系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复杂的关系使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作出研究以解答和诠释法律与道德内涵.并且重新为这两个不同种类的范畴下定义。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这种长久让人存疑的议题的研究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意见。本文就法学三大学派对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观点探究二者之间的现实矛盾。  相似文献   

2.
现代法学从应然与实然、语言与现实、规范与事实以及现代逻辑的发展和法学主张等几方面考察了建立在经典三段论基础上的法律推理的功能限度,司法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并不在于将确定的法律适用于相应确定的事实,而是作为法律推理前提的法律和事实本身的相对不确定,即法律规定与相对的事实之间完全可能不存在确定的对应关系。法律推理依赖于实践理性而非纯粹理性,以此来克服制定法逻辑体系的僵硬。法律推理已经超越形式逻辑领域的固有意义,进入实践推理和价值判断范围,推理在法律领域与逻辑视角间产生了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双重变化,必须在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法律价值与逻辑赋值之间重新建构法律推理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何晶 《求索》2013,(8):177-179
法律多元是当今法学界较为先进的理论,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形成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法律格局。我国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多,引入先进的法律理念成为迫切需要。在全球化发展形势下,多元化是法律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对中国法律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可以开阔研究视野,解决机制上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跨文化进行法律资源的整合,能促进法律语境的提升,使纠纷解决机制多样化.促进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是法律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司法领域中的语言问题是法律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一般来讲,法律语言研究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两个范畴。中外法律语言研究侧重点存在着较大不同。中国法律语言研究重书面语研究而轻法律口语研究,范围多局限于语言本身,很少涉及到语言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国外法律语言研究对国内法律语言的未来研究与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言 《中国人大》2011,(19):28-38
所谓法律体系,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根据不同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门类,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括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相互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法律体系的构成必然涉及到法律的分类问题。我国在实际工作和法学研究中,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6.
探究土地整理监管法律关系既可拓宽法律关系理论的研究范畴,也可为土地整理监管活动的切实开展提供必需的规范指引。可运用形式逻辑分析方法逐次解析土地整理监管法律关系的定义、特征、构成,并在其基础上从价值、体制、内容三个方面探究土地整理监管法律关系的适用路径。土地整理监管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权力责任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关系、协作关系和自治关系的总和,其具备法律关系的普遍性特征,同时,又基于土地整理监管的自身特点而具有独有特征。这些独有特征具体通过土地整理监管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显现出来并随其客体之不同而表现各异,进而可从共同体与利益分配机制两方面分析其于立法精神领域的适用,可从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视角分析其于立法形式领域的适用,可从法律规范设计方面分析其于立法内容领域的适用。  相似文献   

7.
法律冲突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论争往往始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定义。法律冲突概念的界定对于研究法律冲突问题至关重要。各法学流派因对法律概念理解的分歧而在法律冲突概念界定问题上难于形成共识。出于法律统一这一研究目的考虑,可以将法律冲突界定为法律规范之间的相抵触和不一致。同时,不同学派对于法律冲突的认识并非不可通约,无论对法律冲突的定义有多么不同,其核心含义是显而易见的:同一法律关系经由不同的规则(不论是实证分析法学派的国家法,社会法学派的民间法,还是自然法学派的自然法)调整而在这些规则之间形成的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8.
监狱的空间封闭性和人员聚集性特点决定了其疫情防控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暴露了我国监狱疫情防控中存在诸多问题,由于解决这些问题缺少相关的法律依据,监狱疫情防控成为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应认识监狱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和重要性,加大这一方面的法律研究,确保监狱疫情防控有法可依,从而实现我国疫情防控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张学森 《前沿》2012,(13):83-85
近年来,我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融资担保业目前存在的一些系列问题,诸如相关法律和信用体系不健全、担保机构运作不规范、非法经营等,阻碍了其政策性放大功能的发挥和融资性增信效应的实现,需要通过厘清法律关系、完善相关立法和监管措施予以规范。本文在对企业融资担保的法律基础和规范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该对融资担保业从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视角进行法律规制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电子货币作为支付系统的一次革命,是九十年代以后才出现的新事物。许多人预测.21世纪将是电子货币的世纪,传统的现金将逐渐消逝。同时电子货币的出现也产生了诸多法律问题,但目前调整电子货币的法律却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只有从法律的视角阐释电子货币的概念及分类,分析电子货币业务本身存在的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才能构建和完善我国关于电子货币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其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监狱工作法制化,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只是基础性工作,落脚点是必须要认真去遵守.这种遵守不但是针对监狱工作本行业的法律制度,而且是针对整个法律体系.法制化应包括法律制度的形成,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程序和法律文化的建设.监狱工作法制化的终极目标应是监狱工作法治化.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将于2013年7月1日起施行,但由于我国出入境管理法律规范繁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刑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冲突,行政法规范相关条文之间的冲突等法律适用冲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法律沿革并对现行法律的冲突之处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法律冲突解决原则、制定统一的法律和法律解释等意见建议,以期为解决出入境管理法律规范冲突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在押服刑人员开展法律援助,符合法律援助为维护处于贫弱地位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根本目的。这不但有利手提高服刑人员的改造质量,也有利于维护监管安全大局,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公平与正义。如何正确认识监狱法律援助现存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实施策略,对监狱法治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服刑人员监所内再犯罪是犯罪恶习的延续,严重破坏了监所正常秩序,必须依法惩处。但目前,对服刑人员监所内再犯罪的处理面临着具体法律规范缺乏、狱内侦查措施缺少法律支撑、相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服刑人员中特殊群体再犯罪的处置缺少规范等诸多问题。为此,亟需完善监所内再犯罪案件处理的相关立法,明确狱内侦查措施的具体内容,依法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针对特殊群体再犯罪问题的特别规定,从而实现依法治监,确保监所安全。  相似文献   

15.
人类学是以研究文化的现象为主的一门学科,如果将法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那么法律人类学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法律人类学有其特殊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它的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视频观察法对法律现象的探讨的帮助是很大的。完善法律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也是对监狱这一特殊领域进行学术深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认为当代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是以淡漠为特征的判断是不准确的和不合理的,这种研究没有触及问题实质。农民法律意识淡漠表象的背后是农民通过法律的利益诉求不足,以及农民可用社会规范的多元性。农民对法律的淡漠态度,有其现实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17.
论行刑法治     
随着我国法治理念和法治事业的深入推进,尤其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监狱行刑领域的法治问题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和国家治理创新议程。依法治国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凸显,其对于监狱活动的影响也日益加深。"行刑法治"既是对于行刑活动规范化要求和法治化构建的重要概括,也是我国现代监狱实践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前提。因此,我们有必要立足于监狱行刑的基本理论,着重从学理层面探讨行刑法治的基本内涵、具体内容和重大意义,为监狱领域贯彻法治思想和法治理念寻求理论支撑和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程序法律责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总和。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仰赖于国家司法机关和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对刑事诉讼程序规范的遵守。目前我国刑事诉讼程序违法现象较为严重,其原因除了“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外,刑事诉讼程序法律责任制度的缺失也是重要的原因。刑事诉讼程序法律责任的存在有其正当的哲学根据、宪法根据、逻辑根据及现实基础。我国必须确立以程序性法律后果为主体的刑事程序法律责任基础,以司法审查和程序裁判为责任实现途径的刑事诉讼程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且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在地域和文化不同的背景下,一部成文法很难解决生活中各种法律问题。民间习俗和国家法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国家法因国家制定而产生,民间习惯则缺乏法律根据。解决民间习惯与国家法的冲突问题,改善我国法律规范,构建合情合理的法律体系是当今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警察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警察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双方当事人,它由警察机关和对方当事人构成。警察机关是否具有法律上的主体资格,即能否构成警察主体,则是警察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文章正是从这一研究角度出发,对警察主体的概念、特征等予以界定,并将与警察主体相关的警察法律关系主体、警察机关、警察人员概念予以阐述和区别,以期加深对警察主体本质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