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属于薄弱环节,社会上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而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却出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象,近日部分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其实就是“技工荒”,特别是高素质技术工人尤其紧缺。个别高科技人才可以引进,高科技成果可以购买,而数以千万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无法引进的。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08,(14):57-57
宁夏化工技师学院(宁夏化工技工学校)具有30年的办学历史,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及业余学习共存的一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是隶属于自治区经济委员会的一所化工技师学院、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是化工行业专业技术工人的培训基地,也是化工行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3.
冷珊珊 《求贤》2014,(3):30-35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正>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向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建设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对中国人民来说,这个劳动节具有特殊的意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劳动者素质问题研讨会”与会者认为,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素质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转移,而要加速这一过程,就必须在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同时,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使广大农村劳动者成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与当前的社会变革尚不适应,解决“三农”问题应着力提升农民素质,特别是现代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一是综合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促使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适当向农村倾斜。二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  相似文献   

6.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山西煤炭综合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教兴晋”、“人才兴晋”的战略,是实现把山西建成新型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然而,山西目前从事煤炭综合利用产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应从加大投入、政策支持、加强调研、校企联合等方面入手,解决山西煤炭综合利用产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曾礼 《探索》2002,(4):81-83
我国自1956年底“三大改进”结束后,大陆地区消灭了剥削制度,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就进入了无阶级社会。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私营企业主,是劳动者阶层的再分化,不是与工人、农民等劳动者阶层相对立的剥削集团,因而他们不是新生的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稿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争取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将给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重视普通劳动者、不尊重技术工人的片面认识。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学技术,一些家长不愿意孩子长大后当工人,一些学校也不重视培养技术工人。技能人才短缺的状况开始影响到大中型企业的经济发展。不少企业由于高级技工的短缺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革新,许多企业招不到合格的技术工人,引发“技工荒”。针对“技工荒”的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技工队伍建设,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快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必须健全体制,构建技能人才的成长和激励机制。要从培养、选拔、评价、交流、激励、使用等环节入手,积极做好高技能人才的引导、支持、管理、服务工作。要加强企业职工培训,使技能劳动者早日成才。要引导职业教育培训,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形成有效的培养体系。尊重技术工人就是尊重劳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企业部需要更多的技工。全社会应齐心协力,加强技工队伍建设,广聚优秀技术工人,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责编:原野  相似文献   

10.
农民素质问题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素质问题,是一个集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因素,并影响和制约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农民,根本谈不上新农村.没有农民的现代化,也谈不上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培育造就高素质的新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宝富 《求实》2006,(Z2):259-260
“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即技能型、工艺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应由高职院校完成,要完成历史赋予高职教育工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9,(11):38-39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就十分重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党又长期处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环境下,因此,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黄树东 《学习月刊》2012,(19):23-25
最近,关于私有化的讨论比较多,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笔者认为,对中国而言.私有化这个药方开错了。它不仅解决不了其提倡者希望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不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即结构性问题。它无法增加总需求.也不能有效刺激供给.还不利于提高经济的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春意浓浓、生机勃勃的美好季节,迎来了"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向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建设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劳动光荣,工人伟大。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中,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觉站在时代的前列,与祖国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懂技能的劳动者,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不仅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懂技能的劳动者,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不仅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农业要恢复,要有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政策。一个方面是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农民能够极积发展农业生产,多搞点粮食,把经济作物恢复起来。另一方面是工业支援农业。  相似文献   

18.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个时代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要求普通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不但要具备渊博的文化知识,而且要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而要培养这样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就要求教师彻底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落后的教育观,尤其要改变对人才的认识观念。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1999,(12)
党的一大、二大,党章没有规定预备期。三大、四大,党章规定:候补党员候补期,劳动者为三个月,非劳动者为六个月;但地方委员会得酌量情形伸缩之。五大,党章规定候补党员候补期:劳动者(工人、农民、手工工人、店员、士兵等)无候补期;非劳动者(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等)候补期为三个月;但地方委员会得酌量情形伸缩之。六大,党章没有规定候补期。1945年召开的七大,党章规定:工人、苦力、雇农、贫农、城市贫民、革命士兵候补期为六个月:中农、职员、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候补期为1年;其他成分的人及脱离其他政党的人加入中…  相似文献   

20.
“劳动光荣”这个口号,在五六十年代十分流行。它的流行和被推崇,曾激励了千千万万在生产第一线辛勤劳作的工人、农民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然而,近些年这口号不那么响亮了,劳动似乎也不那么吃香了。 据调查,城市青年中相当多的人不愿意到生产第一线工作。新疆某矿务局曾公开招收120名采煤工,到截止日期,仅有2人前来报名。农村青年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不安心务农。早在数年前有人就调侃,说现在种田的几乎全成了“3861部队”(指妇女、儿童),以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