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工业战线一面旗帜”的大庆油田,历经40多年开发建设后,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大庆油田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使大庆这座因油而兴的城市避免因油而衰?这是摆在新一代大庆人面前的严峻课题。“二次创业”,就是铁人的后代们为此进行的可贵实践。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油田之一。在40年开发过程中,大庆油田创造过一项又一项世界石油开采史上的奇迹。经过1999年重组改制,于2000年1月1日成立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2.
大庆,由松辽盆地3号基准井喷油得名以来,创业至今,会战至今,已为国家生产原油13.5亿吨,约占国同同期原油产量的一半;1976年以后,曾一度上升为三分之二。当今世界上几万个油田中,能生产10亿吨以上的油田只有11个,而和大庆一样的同类油田只有5个,能够连续稳产5000万吨20年并继续稳产的油田只有大庆,独占鳌头。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大庆油田不仅为中国石油发展史开创了新的纪元,而且在世界石油交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共和国之初.石油工业几近于零。960万平方公里广阔国土,仅有三部钻机,这与百业待兴的国民经济恢复,是…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3,(4):34-36
国内最大的油田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是国内迄今为止开发建设的最大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砂岩油田之一。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北部,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等52个规模不等的油气田组成,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大庆油田为大型背斜构造油藏,自北而南有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等高点。油层为中生代陆相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基地,创造了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的奇迹。辉煌镌刻历史,开创缔造未来,如今在大庆油田二次创业的征程中,大庆石油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创建百年油田的宏伟目标,这就要求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创新,为创建百年油田的每一步保驾护航。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基层党委书记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坚和灵魂,决定着各项工作的落实质量,也决定着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的大小。就其岗位特点而言,工作对象是人,工作要素也是人,要强化其素质与能力,就要增强党建工作五种意识,提高自身五种能力。  相似文献   

5.
《求是》2010,(18)
<正>1959年9月,我国在东北松辽盆地找到工业性油流,建立了大庆油田。从1959年到2009年的半个世纪里,大庆油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累计生产原油20.4亿吨,上缴各种税费1.3万亿元,实现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的高产稳产,孕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走出了一条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吉林石油集团是一个有37年历史的特大型国有资源型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克服老油田开发进人中后期产量递减及沉重的体制和社会负担等不利因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企业工作中坚持抓政治、抓改革、抓管理、抓科技、抓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发展之路,实现了产量效益的连年增长。1995年以来,连续两年增产原油超30万吨,】996年以370万吨的产量登上油田原油生产历史的高峰,成为全国陆上油田东部地区增产幅度最大的油田。固定资产总值迅速突破100亿元,职工人均年收人也由1993年的3900元增至1996年的9300元。在1997年的…  相似文献   

7.
王永春 《求是》2012,(12):29-31
大庆油田是1959年发现、1960年开发的。50多年来,累计生产原油21亿吨,上缴各种税费近2万亿元,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油田各级党组织始终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10月8日,华泰集团全球最大120万吨新闻纸基地建成暨中芬合资20万吨sC纸项目开工庆典仪式在华泰工业园隆重举行。山东华泰集团引进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年产45万吨新闻纸生产线,仅用了11个月的建设安装时间就成功投运,创造了世界造纸企业项目建设的奇迹。至此,华泰新闻纸年产能达到120万吨以上,标志着华泰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
大庆油田在共和国十年庆典的礼炮声中诞生,历经半个世纪风风雨雨的考验,走出了一条党领导国有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48年来,大庆油田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累计生产原油19.1亿吨,上缴国家财政及勘探开发基金9734亿元,创造的价值是国家投资的数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09,(9):19-21
我们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是在原石油部松辽石油勘探局地质指挥所的基础上于1964年正式成立的。建院45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广大科技人员以油田发展为己任,立足油田,自主创新,挑战极限,攻坚克难,在创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理论、取得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成果的同时,也创造并形成了“三超”精神等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刘庆波 《新长征》2013,(3):56-57
<正>新民采油厂是吉林油田公司所属的原油生产单位,开发面积158平方公里,年产原油30万吨。近年来,该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握导向、创新载体,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力,助推企业发展,先后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模范单位,中国石油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企业文化50强单位",连续9年获得吉林省"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2.
刘福臣 《奋斗》2009,(5):22-24
一、魅力大庆 自1959年开始开发建设的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陆相沉积油田,位于松嫩平原中部,幅员2.1万平方公里,人口273万。  相似文献   

13.
马钢作为我省最大的工业企业,近年来创造出令人瞩目的“马钢速度”,生产 规模从2000年的400万吨连续迈上500万吨、600万吨、800万吨三个台阶;销售 收入从2000年的81亿元跃升到2004年的271亿元,钢铁巨龙正在腾飞。  相似文献   

14.
“零点一”精神,一个曾经震耳欲聋的响亮口号,一段曾经难以忘却的永恒记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青海油田“进行二次创业,实现三个翻番”发展目标的鼓舞下。冷湖油田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此时的冷湖油田管理处继承和发扬当年石油人创造的“零点一”精神,在具体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厉行节约。艰苦奋斗。使“零点一”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 斗转星移,进入21世纪,油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油田”的战略构想。为此,一个怎样既要产量、又要效益的重要课题摆在了油田各级领导的面前。 2002年,正式更名成立的边远油田开发公司,以继承创新“零点一”和弘扬柴达木石油精神为己任.依靠科技领路、管理创新、安全先行、技能提高和文化铺路,不仅在油气生产上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而且原油年产量由2002年的38200多吨上升到2005年的81100多吨。3年间原油产量翻了一番多,在创建能源节约型企业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任重道远。借鉴边远油田开发公司的经验。通过实践探索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的科学发展之路,是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之必须,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及长远需要。  相似文献   

15.
王为衡 《湘潮》2010,(7):9-11
<正>1959年9月26日,松嫩平原上终于喷出了人们翘首以待的石油。此时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这个新发现的油田被定名为大庆油田。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建设、生产过程中,周恩来曾三次视察,  相似文献   

16.
<正>勇于探索,开创出一条中国石油开发建设新路在迅速探明大油田的同时,康世恩和会战领导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怎样开发建设一个世界级的特大型油田。1960年5月,康世恩组织近2000名地质专业工作者与会战职工相结合,经过无数次分析化验和油层对比的综合研究之后,搞清楚了大庆油田的基本地质规律:大庆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6,(5)
正纵观大庆油田开发建设50多年来的历程,石油人凭着"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为建设我国现代石油工业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庆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蕴含的崇高的政治信仰、高尚的道德追求、科学的价值观念诠释了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是大庆之所以取得辉煌成绩、巨大影响的力量之源、精神支柱和发展之基,  相似文献   

18.
姜万春 《奋斗》2011,(7):43-44
大庆是党的大庆,共和国的大庆,全国人民的大庆。大庆油田在长期开发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发扬“两论”起家基本功,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实践,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物质财富和宝贵精神财富,为维护国家石油供给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走出了一条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9.
《前线》1987,(7)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是以石油为原料的大型化工联合企业,年加工原油能力为700万吨,现有47套大型炼油化工装置,是国内最大的企业之一。燕化公司自1979年以来,连续八年增产不增能耗。1979年,公司工业总产值20  相似文献   

20.
青海青稞酒集团公司是以青海青稞酒厂为核心组建的集科、工、贸、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经过15年的发展,从原来产量不足1000吨、利税不过100万元的小企业,一跃成为年产酒20000吨、利税7200万元的大型企业,成为目前我国最大的青稞酒酿造企业和青海省利税贡献大户。公司的蓬勃发展除了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集团公司党委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增活力促发展注入了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