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周末,笔者与女儿去图书大厦购书。结账时,笔者提醒收银员购买购物袋时,她看到我们买了八九本书重量不轻,便问到:“您要一个大袋子装一起?还是两个小袋子分开装?”点滴间,她读懂了一名顾客的期待。  相似文献   

2.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一字之改,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由"建设"到"建成"的目标,在全国人民面前把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呈现地更具体、更生动,也把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信心展现出来。形势在发展、事业在开拓、人民在期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3.
正问计民生、体恤民情是党的优良传统,可以说,一部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探寻有效解决民生问题道路的历史。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到江泽民同志的"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情怀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历来高度重视解  相似文献   

4.
正"零距离调研"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体会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和人民群众在一起,或者说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有什么稀罕的呢?任何单位、任何工作都有调查研究,这和支部党建有什么关系?有一年,我们支部提出了"零距离调研"。所谓"零距离",就是在物理空间上尽可能和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业务工作的调查研究不  相似文献   

5.
正以史为镜,鉴往知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波澜壮阔、包罗万千。党员干部要善于"拨云见日",强化对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把握,读懂党史的"大逻辑",从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观大势、明大道、思大局。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郭平 《实践》2013,(5):14
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指出:"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它深刻地告诫我们,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事业的胜利之本。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们不仅来自人民,而且要植根人民。时刻牢记"自己也是百姓",这是组工干部应有的心态。我们一定要始终把作风养成当作终生的课题和追求,锤炼党性、修炼人品。做工作办事  相似文献   

7.
正十八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它在今天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只有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党才能充满活力,党的事业才能充满生机、蓬勃兴旺。我们必须从生命根基的高度,深刻理解"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不变的坚守。  相似文献   

8.
<正>咬住"精准"不放松,把"四大片区"作为"主战场",汇聚"正能量",啃下"硬骨头",把人民的期待变成实际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现实如火的7月,四川扶贫开发工作持续升温。7日至8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为新阶段我省扶贫开发攻坚提供了行动指南。全会充分肯定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750万人减少到497.6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7.7%。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坚持群众路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首要的是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群众观。坚持人民的地位至上,心中装着人民。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坚持党管媒 体的原则",作为各级党委如何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 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新闻媒体的重要性,增强坚持党管媒 体原则的自觉性 我们的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鲜明的党性原则;我们的新闻媒体是党、政 府和人民的喉舌。"喉舌",既说明了新闻媒体的性质, 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3,(10):1
<正>今天是党的生日。站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回望中国共产党92载风云岁月,迎着中国梦的瑰丽前景,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人民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根本依靠,人民是我们党担当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力量源泉。一部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从建党之初的几十个人,到今天的8500多万党员;从民主革命时期"唤起工农千百万",到烽火岁月人民战争的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告诫全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其言谆谆,其意殷殷,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必须做到"三个始终不忘"。始终不忘立党承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向全中国人民庄严承诺:"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为劳苦大  相似文献   

13.
<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近年来,扬州市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守以人为本的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这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我们党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军队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武装,能否做到"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取决于军队党的建设是否坚强有力,而军队党的建设是否坚强有力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相似文献   

15.
正信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回顾我党90多年的风雨历程,因为有信仰,革命时期的共产党人高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前仆后继;因为有信仰,和平年代的共产党人"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鞠躬尽瘁;因为有信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走向民族复兴,砥砺奋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  相似文献   

16.
正"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5月22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  相似文献   

17.
<正>那是1995年秋天,农七师一三○团三连从事机务工作的朱绍奎,秋收时到棉花地里帮助农户拾花。在一块棉田里,朱绍奎为了排棉花行子和一名陕西拾花工高蕊娥起了争执,俗话说,"不打不相识",他俩从此相识了,经常一起拾花,朱绍奎帮她扛袋子,高蕊娥则帮她打饭、缝补花兜花袋,一来二去,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意,  相似文献   

18.
这次,我和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一起到西柏坡来,主要目的是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从自身做起,并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大,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总结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  相似文献   

19.
《求是》2015,(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胸怀天下、情系人民,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讲得最多的是人民,倾注最深的是民生,反复强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在人民",鲜明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明确要求"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  相似文献   

20.
张效廉 《奋斗》2013,(1):5-6,13
正党的十八大,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对文化建设部署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项战略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奋斗目标。我们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就要按照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八大工程",努力完成十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