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丽  骆飞  刘智强  谢樱  刘彤 《瞭望》2020,(17):52-53
“每天都在招聘网站上不停刷新.但旅游行业的招聘信息太少,心里有些慌。”受疫情影响,贵州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贫困大学生刘小霞原本紧张有序的毕业节奏被打乱,最近她用“海投”方式在网上求职,但回复寥寥。开学延迟、招聘萎缩、信息分散……今年高校毕业生求职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记者在贵州、湖南、陕西等多地采访发现,一些地方的贫困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2.
男女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就业起薪差异广受关注,但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却尚未有统一的研究结论。本文以陕西部分高校大学毕业生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性别和专业两个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起薪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起薪总体不存在性别歧视,性别因素对就业起薪的影响不显著。专业类型对于大学生就业起薪影响显著,不同专业之间的起薪存在显著差异。对大学生就业起薪影响最为显著的是专业成绩、专业实习、行业常识等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宇鹏 《学理论》2013,(20):317-318
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严峻,就业工作已经引起社会、政府和高等学校的普遍重视。建立高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新模式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重要任务。高校要通过就业信息网建设、合理规划专业设置、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在就业指导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对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凤  何显辉 《学理论》2012,(17):219-220
高校毕业生近年来就业现状日趋严峻,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对接问题提出四点建议:依靠校友资源;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政府下放高校专业设置权;减少劳动力市场分割,促使大学生通向西部和农村.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和高校招生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逐渐在“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毕业生就业机制下,初步形成了国家宏观调控、各级政府和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步伐加快,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高校毕业生是国家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的专业人才,积极培育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问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又是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胡明  闫振宇 《学理论》2012,(32):214-215
地方高校毕业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引导地方高校通过设置特色专业、专业能力培养等方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这是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潘自影  李磊 《学理论》2009,(14):186-187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大幅度提高以及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难题日益凸显,这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高等教育与市场脱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与市场需求矛盾、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有关。本文分析了这些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12)
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研究,首先应从对其含义的正确理解入手。通过分析整理近年来吉林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统计数据,笔者尝试通过三个层次九项指标构建高校毕业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阐述,提出建议如下:协调"质"与"量"的共同发展;国家增强政策力度,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专业设置紧扣市场生活,加强大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高校开设相关教育平台,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国家教委高校学生司的文件中频频出现了“就业计划”的提法,上千所高校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门上陆续加了“就业指导中心”一行文字,两百多万在校生日渐从容地面对一个走向社会择业的大趋势,成千上万家用人单位越过政府“分配”环节把择优的视野投向高校……仿佛在人们不经意间发生的这一切,无不从各自的侧面共同反映出我国在高校毕业生中淡化“分配”、强化“就业”的改革足迹,有关专家认为,这不是一种提法的置换,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改革,它导致今年89万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出人预料地顺利,从“分配”走向“就业”,说明高校毕业生就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8)
"特殊群体"作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跨越式的发展呈现逐年递增的状态,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以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个人访谈,从学校角度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家庭经济就业困难群体、少数民族就业困难群体、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与心理障碍就业困难群体给予相应的援助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就业教育:高校德育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使得就业教育的地位日显重要。大学生的很多错误思想观念与不良行为都与就业问题相关,这些问题不解决,极大地制约着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业教育成了高校德育的“瓶颈”。本文描述了就业教育之为“瓶颈”的具体表现,对高校就业教育现状予以扼要评价,并提出了今后高校就业教育的基本思想,以期使高校德育突破“瓶颈”,走上通途  相似文献   

12.
就业岗位不足与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仍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近期招聘市场反映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瞭望》新闻周刊连日来就大学生就业问题采访了一些用人单位、毕业生和高校就业中心负责人。他们认为,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国家应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13.
易善芝  张华 《学理论》2014,(4):118-119
由于大学生成为就业主体,是否到基层就业需要大学生自身的理性思考,政府只能引导不能强制。通过河南省6所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发现阻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14.
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敏 《民主》2006,(6):16-18
高校招生制度包括招生政策、选拔形式、入学考试、录取方式等方面,它是高校招生的目的、方针和实施办法的总称,是各个国家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一)我国大陆高校招生我国大陆高校招生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高校统一招生制度。1、高校招生机构设置。我国大陆各个省市都设有招生、毕业生就业委员会,由其制订招生、就业政策,协调各方关系。同时在各个省市设立教育考试院,在教委的领导下组织统一的高校招生考试,制订具体的招生录取办法。各区县教育局设招生办,负责处理本区县的考生报名和组织考试…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的难题与焦点。中央和各级政府已经把大学生就业提高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台政策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基层人才匮乏的问题也得到解决。然而,当前高校毕业生出现不愿基层就业,必须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基层就业观教育。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扩招,全国总体就业情况严峻,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以及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上升,使得大学生失业率开始增加,一些大学生摒弃了就业带来的压力,选择创业。对于各大高校来说,能够很好地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才能很好地指导毕业生顺利就业,并为未来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7.
社会生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高校招生工作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招生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上涨,高校毕业生就业态势看好,教育结构、教育体制渐趋合理,长期存在的激烈升学竞争有所缓和。这是加快招生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国家为了解决由于招生过程中两类计划形式所导致的两种收费标准、两种录取分数线的“双轨制”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的困难而提出了“并轨”。所谓“并轨”,是指以建立科学的收费制度为标志的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它在招…  相似文献   

18.
如果把高校比作一座加工厂,则招生和就业,一方是原材料,一方是产品。过去,这两头国家都“包” 了,高校只管加工。如今,国家的包的程度一年比一年弱,“统包统配”这把保护伞将被彻底打破——生源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在发育,这一根本性的变革必将对旧有学校格局产生强烈的冲击。最终将以独立法人代表的身分出现在市场上的大学校长被告知:除了竞争,你别无选择。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有相应动作。 动作之一:招生体制 改革取得部分突破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工作搜寻途径、就业信息获取评价、就业歧视等问题,最后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市场选择下人际沟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应华 《学理论》2009,(9):101-102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从“分配制”到“双选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出现结构性的“就业难”现象,很多大学毕业生无法在市场选择下实现就业。要改变这一不利局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人际沟通,使大学毕业生能够自觉地实现有效就业人际沟通,避免无效就业人际沟通,最终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