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民工群体内部已经悄然发生代际更替,新一代农民工正逐渐代替第一代农民工群体而成为农村流动人口的主力。相比第一代农民工,他们具有年龄轻、受教育程度较高、对城市生活有更强烈的憧憬和向往等特点。本文将从实证角度进行“80后”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状况和就业收入的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2.
朱曼 《学理论》2010,(20):21-22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逐渐摆脱了农村人的传统消极因素,向着现代人、城里人的特性靠拢。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产生极其复杂的心理、情绪,这对社会的稳定极为不利。深入研究这一群体的思想状况,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崭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7.9%。近些年退休或正考虑退休的农民工,大约是5000万人的群体。其中不少是改革开放初期进城务工、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第一代农民工"。在深圳一家五金厂打工的李秀梅是其中一员,她代表了"第一代农民工"的退休尴尬。她从1996年到深圳工作,2004年起工厂给她买了"当年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的养老保险,如今已缴12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民工群体。相比较第一代农民工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和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工作需求甚至人生态度等,与他们的前辈有着很大进步。但也突出存在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收入普遍偏低,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参保率低,生活满意度低于工作满意度,融入城市困难等诸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应从制度、机制等方面入手解决。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择业意愿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丹丹 《学理论》2010,(12):91-93
出生在1980年以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取代第一代农民工,成为进城务工人员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年龄较小,多数人未婚,受过较高的学校教育。在职业选择上,新生代农民工更加倾向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在择业或就业中遇到挫折时,新生代农民工也更具灵活性;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新生代群体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新生代农民工在择业和就业时,会遇到来自社会、用人企业、自身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的进城方式与职业流动——两代农民工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社会关系网络结伴外出、依靠"亲友介绍"工作是两代农民工初次外出与求职的共同特点,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主要追求经济利益,新生代农民工则主要追求个人发展,农民工外出倾向于低龄化,童工现象比较严重。农民工进城之后,"跳槽"频繁,就业层次低,多数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只是一种"平移",并没有带来职业地位的提升。相比较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层次比第一代农民工高。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农民工社会流动的时序着手,分析现阶段农民工的社会分化,通过比较第一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工的差异,用新型农民工的概念诠释第二代农民工,进而分析新型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之道——“新生存主义”,并对新型农民工通过再教育途径实现新生存主义转向进行了概括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民工荒"的形成不是因为农民工数量不足,而要从影响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的微观机理上寻找原因。收入、成本、预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民工的劳动供给行为。第二代农民工的劳动供给行为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户口保留在农村却在城市(镇)从业的人,习惯中也称第二代农民工。据2010年国家有关部门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农民工总数为2.42亿,按新生代农民工约占农民工总数60%推算,我国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总量达1.45亿,这是一个庞大而十分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子女渴望“归属”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入不了城市,也回不到老家。必须让农民工第二代同样成为城市的主人他们踟躅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少人眼神狂躁迷茫。他们是农民工流动人口第二代,一个在城市化进程与城乡分割体制难以调和的矛盾之中日益扩大的城市边缘人群。在城市里,这个特殊的群体愈来愈庞大,但是,他们如何能够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1.
柯仲甲  桂晓书 《学理论》2012,(11):73-75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是由农民工群体中分化出来的群体。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该群体的学术研究也趋向多样化和专业化。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该群体融入城市的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如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的描述,对近年来相关有代表性的研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推进应当从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和城市融合三个环节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30多年后,第一代农民工已经逐渐老去。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工人口已经突破2.7亿,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再创新高,达到17.9%。在这批农民工中,大多早已返乡种田养孙。但还有一批人,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成才与自我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要为新生代农民工成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从政策上让新生代农民工转化为新市民,并且主要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在18岁到25岁。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新生代农民工有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城市生活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七省区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并通过建构回归模型探讨了影响农民工城市生活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对文章提出的四个基本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第二代农民工的城市幸福感要弱于第一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优势很难带来城市幸福感上的相对优势。研究结果证实了社会支持因素和婚姻家庭因素对于农民工城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在本文区分的微观层次社会交往因素和宏观层次的福利保障因素上,都能看到它们对于农民工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 ,在市民化之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他们逐渐摆脱了农村人的传统消极因素 ,向着现代人、城里人的特性靠拢。但在这个过程中 ,农民工在社会认同、价值标准、职业技能等方面存在着种种发展的困境。因此 ,必须在工作机会、职业培训、社区服务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之一。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其群体不断演进既是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结果,又是我国农民工相关政策驱动的结果。论文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群体产生发展的动力,演进过程中的基本特征,以及农民工群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工会农民工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13)
90后农民工是新一代农民工,他们的生活追求、价值观念与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代农民工完全不一样,与70后、80后的农民工也有许多不同。对90后农民工的生存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特别是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有借鉴意义。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90后农民工的生存及生活状况进行分析,并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工自身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引起社会重视,提升其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城市工作并逐步摆脱农民身份是二代农民工实现城市融入的主要有效途径,以"工作耐受力"为准将二代农民工与一代农民工,城市80、90后居民进行对比,重新分析二代农民工的特点从而探索一条农二代城市归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上海市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面临建国以来最大的生产事故高峰,因工伤亡人数排名世界第一。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事故高峰最大的受害群体是农民工。导致农民工在劳动过程中付出惨重的生命代价的原因很多,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农民工缺乏起码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唐斌 《理论导刊》2014,(4):70-74
政治信任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黏合剂,农民工在我国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会群体,其政治信任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民工整体的政治信任水平偏低,并且具有在不同层级的政府间差异较大、认知基础比较模糊和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信任度低于第一代农民工等特点。对此,我们需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其政治信任度:以提高最低工资为基础逐步增加农民工的收入;充分发挥网络在农民工中的政治传播功能;适度加强对农民工信任网络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