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编辑同志: 我是新疆兵团农七师一二九团场八连的一名普通农工。和众多一线的劳动者一样,在农场那无垠的土地上耕耘了三十多年。我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这些年来,我在连队大田收获了财富,也在自家那一亩来地的庭院里收获了希望。我要说:大田种植粮棉是我们农场人的根本,是柱石,庭院经济则是我们尽快脱贫致富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2.
正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一名光荣的"垦三代",这个"垦"不是"啃老族"的"啃",而是军垦人的垦。最初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朋友,大家都不是很理解,好不容易考出去为什么还要回来呢?我说我就像风筝,飞得再高再远,只要线的那头轻轻拉扯,我就会舍弃广阔蔚蓝的天空回到我起飞的地方。当年爷爷奶奶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沿海来到了边疆,在这里屯垦戍边,后来有了爸爸妈妈,继续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奉献着青春,再后来有了我。我生在这片土地,长在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承载的历史深深影响着我。常常听老人们讲当年刚进疆的  相似文献   

3.
我是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整理中心一名青年职工,一个9个月大孩子的父亲.2015年12月,我又多了一个身份,成为丹巴县半扇门乡阿娘沟四村的第一书记. 阿娘沟四村地处大山深处,是一个偏远山村,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人均耕地仅有0.8亩,平均海拔有2600米,是汉、藏、回三个民族的共同聚居地.第一次踏上那片土地,连绵的大山、散落的民居带给我的是满目的荒凉,让我感到了第一书记肩上的重担.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援黔干部周灵:"来到道真的两年,让我知道农村工作的不容易,只有踩在这片土地上,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有深入到基层,沉下心踏实工作,才能有所收获。""长势怎么样?""下一批蔬菜运往哪里?"8月28日,道真自治县委副书记周灵在赶往阳溪镇的路上,一直与当地的乡镇干部通着电话。被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卖菜书记"的他,前一天刚从三桥镇的蔬菜基地回到县城。  相似文献   

5.
家住筲箕湾     
宋永清 《学习导报》2013,(12):61-61
筲箕湾这地方穷,这地方土,这地方又偏僻,根本谈不上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文化底蕴。事又凑巧,我偏偏又出生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我的祖宗躺在这片土地上;我的爷爷奶奶安息在这片土地上;我的父母也长眠在这片土地上;这片土地上现在还有我的亲人和儿时的一群铁杆朋友。当年的筲箕湾的确太小了,一听这个地名,就让人产生联想:"筲箕大个湾,簸箕大块天。"解放初期,听说没有干部肯来这里工作,都说这里人野莽。再说,佤乡人属苗族的分支,历朝历代受人歧视,于是佤乡大多数人有反抗精神,最容易冲动,惹怒了,胆子大得不得了。所以说,几百年来,苗家佤乡没有出过大人物。  相似文献   

6.
家乡有一片土地,叫三不拉。这是一片充满神奇的土地,又是一片苍凉却孕育着生机的土地,失落却憧憬着希望的土地,洪荒却幻想着绿色的土地。  相似文献   

7.
正乌蒙山腹地,贵州西北部的赫章,这是一块苍茫而厚重的土地。在两千多年前,赫章可乐曾是夜郎古国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公元前135年,汉使唐蒙出使夜郎,在赫章可乐设置汉阳县,从此,汉文化与夜郎文化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共生繁荣。而今,在贵州赫章,在一个叫可乐的地方,沉默的土地为我们保存着夜郎文明的碎片。  相似文献   

8.
正三代人守护一片林海:他们用双脚丈量过林场的每一寸土地,青山印证了他们的艰辛,树的年轮铭刻着他们的坚守。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国有沙子坡林场的护林员巡山归来总会相互问候:"你那片树子还好吧?"3月27日,记者到达威宁观风海镇境内的国有沙子坡林场沙子坡工区时已是中午,山林里仍是雾气霭霭。8位护林员刚巡完山回来,衣衫、鞋子,裤腿沾满泥巴。大部分人还有些腼腆,他们说话的开头几乎都是这样:"这片树子是我们上一辈人栽下的。"  相似文献   

9.
正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省发改委帮扶郊纳镇以来,争取各类项目45个,总投资8284万元,已完成建设项目36个,完成投资4201万元。"我也要拿土地入股了"阳春三月,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郊纳镇邮亭生态高效蔬菜基地里,罗小房正在收割最后一茬蔬菜。"你这蔬菜都开花了,还能吃吗?"。"只能收回去喂猪了,人不吃这个的。""今天你来收菜有工钱吗?""没有呢,我家这块地还没有入股,我收完这些菜就把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哦?这一片不都是合作社的吗?"  相似文献   

10.
喻丹 《当代贵州》2014,(18):25-25
正"乌江源"、"贵州屋脊"、"毕节试验区发祥地"、"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试验田"、"海雀模式"、"拉开当代中国扶贫攻坚的序幕"、"中国农村扶贫攻坚的‘范本'"、"反贫困典范"——是哪一片土地,将这些词汇集于一身?"高"是这片土地的关键词:海拔2900米的小韭菜坪,使得"贵州屋脊"实至名归。海拔之高地,同是精神之高地——天高地阔、高山大川孕育了英雄人格,英雄意志谱写了历史传奇,哲庄坝红军战斗、野马川会议、席大明烈士……英雄的精神长途跋涉,在野马川抗洪烈士群体身上得到重现,在文朝荣的脚步里得到现代诠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造福子孙",这精神的海拔无以用数字来度量,却高高矗立,成为永久的典范。英雄的精神延续着,发扬着,成为这片土地时代精神的原始内核。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7,(2)
<正>2012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怀揣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来到准格尔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成为一名乡镇基层工作人员。从刚刚走出大学满怀激情与梦想,到现在慢慢适应、熟悉并胜任基层工作,我注定要将青春奉献在这片土地上,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实现我的青春梦想。面对基层工作赋予的重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从一开始我就暗下决心时刻铭记党员的使命,既要做到  相似文献   

12.
一 热爱一片土地,倾其毕生精力而不渝。这就是40余年,父亲对新疆的情感写照。 40余年,父亲的足迹走遍天山南北。他事无巨细地呵护照料着这片土地,俯首孺子牛般地耕耘着这片土地。今日,在这片土地上他的音容笑貌仍鲜活如昨,却不想天山已伴他长眠12年!  相似文献   

13.
张勃 《前线》2019,(10)
<正>"国庆节,你在北京吗?"这句国庆节期间流行的问候语,貌似简单,实则饱含情谊,蕴藏着对北京和祖国的一片深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逢国庆,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够像首都北京这样成为亿万人心中向往的地方。国庆节的由来国庆节作为举国欢庆的节日,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现象。在我国,一般认为"国庆"一词出现  相似文献   

14.
<正>每当我爬上集装箱眺望北大西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向东方望一眼,在海的那头有我的祖国,我的家。正如艾青诗中所写: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组建的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140名队员返程回国,仅有的4名女队员宛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利比里亚这片特殊的维和战场上,她们就像一朵朵绽放的玫瑰,散发着无比的芬芳。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从省直研究部门到地方工作,脚踩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身肩近6万人的生计问题,丝毫不敢懈怠。所以,从甩开膀子开始工作的那一刻起,我就时刻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廉洁之人,决不辜负我脚下的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因为平时忙里忙外,每天"文山会海",没时间学习,所以只能晚上  相似文献   

16.
情系黄土地──记临汾市土地管理局党支部书记、局长樊克俭任引贵,景界为什么我的眼睛里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著名诗人文青的名句。樊克俭经常说,这一句诗最让他动心、动情。这不仅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祖祖辈辈和这一片黄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更因...  相似文献   

17.
商溪行     
“金仙阳,银渡水,有钱难买商溪水”,这是一首石门县商溪乡的娃娃都晓得唱的歌谣。不知是猜疑,还是向往,我踏上了商溪那片人杰地灵的土地。走进商溪,就被这里的景色深深地迷住了。溪中款款摆动的青草,仿佛是在招俫远方的游人;晨风里摇曳着的野花,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我沿着九曲回肠的河道向前走,跟前展现的是一幅壮丽的画卷:奇峰耸起,乱云飞渡,被浓雾拦腰紧锁着的五座山峰,就象是惊涛撞击中的几个小岛。这便是商溪第一大景观——“五峰插天”。难怪明代才子周彦伦徒步于此,吟出“高山几千仞,一径入云中;  相似文献   

18.
正爱国,是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一出生就开始伴随着个体生命的崇高情怀。这片土地默默地养育着在这里生活的儿女们,也许在我们都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这种依恋就深深的扎根在我们心里,渗透进我们的骨子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开始意识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意义,因为我们的命运与祖国是连在一起的,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给予我们爱,我们也应该爱这片土地、这个国家,因为只有每个人都热爱我们的国家,尽力贡献  相似文献   

19.
彭真怀 《学习导报》2013,(19):47-48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是雷锋的故乡,是一座现代化公园式城区。在工业化日新月异的大环境里,这里坚定地守望着美丽望城,一幅以湘江为画轴的蓝图,在这片山山水水浓墨重彩地铺染开来,随手可以触摸到美丽机关、美丽校园、美丽企业、美丽集镇。这里就是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  相似文献   

20.
回望故乡     
很多时候,我慢步于林间小道和无垠的田野里,孤独地迎着清风,遥遥地回望着那片土地;而更多的时候,我又确确实实地在默默地想念,真诚地想念着那片养育了我的土地。因为故乡的土地曾赋予了我那么多惨烈和凄迷的故事,也给予了我那么多的乐趣,在那里我生活了35年,高高的山清澈的泉水永远是我的故乡! 然而,最终我还是带着妻小离开了她。 在农场的一段日子里,我几乎不敢面对这个问题,很多时候听妻儿说起我还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