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格斯与马克思一同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革命的辩证法,并加以唯物主义的改造,确立了唯物辩证法的新形态。他不仅将总体性辩证法保持在思维领域,而且拓展到外部世界,在自然、社会和思维等三者之间建立整体的有机联系,凸显出有机论的总体观。进而,恩格斯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辩证法统一起来阐发了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在历史逻辑和劳动辩证法下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之统一问题的讨论;解决了自然科学、历史科学与理论科学以及各门实证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倡导大科学观的科学统一论,使自然辩证法作为科学技术学成为可能。面对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所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以及现代性的种种"急难",在后疫情时代重新考察和理解恩格斯有机总体观及其相关重要论断,既有助于为自然辩证法正名,亦能为"两个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认知提供思想支撑,彰显其之于构建生态文明的当代意蕴。  相似文献   

2.
“异化劳动”范畴的双重向度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劳动"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范畴或"伦理"概念,具有生命向度,它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向度。而生命向度与历史向度的连接点便是辩证法,辩证法超出了方法论的界限,构成了"异化劳动"范畴的"问题结构"。通过对历史的辩证把握,在历史的进程中,生命实现了自身的否定和超越,趋近于生命的自我实现;通过对历史进程中生命现象的辩证把握,历史获得了主体性的意义和价值。二者是本质同一的。只有"总体性"地从这双重视角切入,才有可能窥见"异化劳动"范畴的真实内涵以及其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卢卡奇从批判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出发,把马克思的辩证法理解为批判和改造资本主义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的社会辩证法或历史辩证法。他把总体性作为历史辩证法的核心要素,并通过总体性将历史、现实、实践融合于主客体统一的历史辩证法中。这种对辩证法新阐释的重要意义在于:辩证法不再是自然的变化规律,而成为与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是当今哲学界关注的话题."否定的辩证法"所要解构的是传统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体系的辨证法,所要重建的是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本来面目的批判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法兰克福学派通过将马克思哲学非本体论化转而突显实践的地位,但这种实践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它更多地是强调社会实践。同时强调马克思、恩格斯的区别,以一种社会历史辩证法否定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这些研究使马克思哲学进入到一个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6.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者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辩证法:辩证法不是本体论;自然界不存在辩证法;辩证法只存在于社会领域;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否定.这些观点尽管有不足之处,并未从根本上为人的解放指明道路,但它们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强调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对外在客体的客观性扬弃,为指导人实现自由和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的名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总是伴随着科学进步不断再现,赖泽民先生的"人类历史科学原理"就力图借助耗散结构理论来否定马克思学说的科学性。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的"人类历史科学原理"对以辩证法为基础的马克思学说科学性的质疑事实上是以科学名义对辩证法的质疑。马克思学说就是大写的辩证法,辩证法是马克思学说的生成路径、存在方式、在场保证和发展根据。辩证法与耗散结构理论并不矛盾,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科学化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能以之批判或取代马克思学说本身。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晚年的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思想是"马恩对立论"最主要的抨击目标,部分西方学者在制造出对立的两种"唯物主义"(经济唯物主义与自然哲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社会历史辩证法和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制造出对立的两种哲学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乃至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主义),其背后的思想根源是由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框架与主体性原则所导致的自然—社会二元思维,而这种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极力批判的。实际上,马克思通过阐释人与自然的生产性互动揭示自然与社会的整体性,恩格斯则在更广泛意义上通过分析物质运动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来证明这一结论,因此,两个人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阿尔都塞的结构辩证法,以及奥尔曼的内在关系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辩证法最具代表性的三种解读。本文将对这三种观点作简要的勾画,并力图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分析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2)
在哲学史中,关于辩证法的理解经历着不同的历史演进和变迁。黑格尔在传统"存在论"框架内,创立了完整形态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批判并扬弃此种辩证法,从唯物论的前提出发,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之后,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唯物辩证法,从具体的时代状况出发,构建否定性辩证法。随着时代主题由革命与战争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新时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了否定性辩证法的理解样式,开创肯定性辩证法,并产生巨大的时代反响。  相似文献   

11.
领导辩证法 ,包括领导活动辩证法 ,它是领导活动中总体性的客观辩证法 ;领导职能辩证法 ,它是领导活动中不同时空层面的客观辩证法 ;领导手段辩证法 ,它是领导活动中介于主客观相结合领域的辩证法 ;领导思维辩证法 ,它是领导活动中主观领域的辩证法。以上四个部分构成了领导辩证法体系 ,本文只是纲要性地论及其中的三个部分。领导辩证法与领导规律、领导艺术、领导科学有内在联系 ,古今中外卓越的领导者多是把握并运用领导辩证法的大师 ,因此 ,研究领导辩证法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是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主线,其主要内容和实质包括四个部分: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是"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的哲学根据,分散化和非官僚化是"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的现实归途,美国民粹主义是"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的实现基础,抽象的人本主义是"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的哲学实质.  相似文献   

13.
Т.И.奥伊则尔曼在苏联哲学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体现了从苏联到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连续性。奥伊则尔曼基于哲学史与哲学自身的内在统一及其辩证发展,定向元哲学的研究价值。在比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黑格尔历史—哲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一切哲学体系的积极否定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以及与其他哲学体系在哲学史上的辩证发展关系,奥伊则尔曼拒绝、反思和批判了苏联官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倾向,并尝试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面临的意识形态孤立主义困境以及真理性问题。这样一种努力恰恰旨在使苏联哲学经由黑格尔辩证法环节重新回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基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开启自我批判的环节,构成其获得自我发展的具体方式和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并不单单是作为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或流行的(也许在一些人看来已是过时的)理论而存在。辩证的否定观在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是辩证运动的实质。对于马克思而言"否定"现状的问题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现实的或者说政治的任务。只有从学理上厘清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具体内容,才能在授课中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10)
辩证法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基本问题,从古希腊时期就有着重要的地位与意义。到现代西方哲学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时期,如何理解辩证法、怎么运用辩证法等基础理论的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卢卡奇和马尔科维奇的辩证法理论进行对比分析,汲取二者理论中的合理内核,研究二者关于辩证法理论的分歧之处加以比较分析,从而对现当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将辩证法思想建构为一个完整体系的哲学家.黑格尔辩证法体系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质量律不讲质与量的平衡、矛盾律不讲斗争与和谐的辩证关系、总体与局部只从形式逻辑展开而不讲两者的辩证联系;曲直律只讲曲不讲直,没有提及实践.针对黑格尔辩证法缺陷,联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借鉴中国传统辩证法思想丰富的资源,找到中国特色辩证法体系创新的节点.中国特色辩证法提出六大规律:矛盾本根律、双重平衡律、对立和谐交替律、分合互动律、曲直交替律、质量更新律,并以"逻辑历史实践三统一"为体系结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如何看待自然辩证法,成为正统马克思主义同西方马克思主义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争论的意义不仅仅限于马克思主义内部,而且关涉到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历史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重大哲学问题,同时关涉到如何看待哲学性质问题,具体说就是自然观、世界观等是否应该和能够成为哲学的正当论题的问题。站在这一高度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自然辩证法的否定是没有充分论据的。  相似文献   

18.
把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首先要明确它的性质和研究的对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创立以来,它的发展有两种趋势。一是横向的发展趋势,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不同领域如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从而开创了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思维辩证法以及军事辩证法等学科的研究。二是纵向的发展趋势,即在某一领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深入研究,如在历史领域,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辩证法,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当然,这两种发展趋势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正是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深入研究,不仅建立了相应的新学科,把辩证法的研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并不像阿尔都塞所说那样,通过"认识论断裂"彻底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模式,而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断深入批判的过程中,持续地吸收、运用和改造着黑格尔辩证法。马克思从哲学人类学维度、历史社会学维度、政治经济学维度对黑格尔辩证法展开了批判性"拯救"。这三个维度与具体问题视域紧密相关,随着问题视域的不断拓展,马克思逐步"拯救"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张韵唯 《学理论》2012,(29):10-11,40
世纪伟人毛泽东,站在所处的时代哲学思想历史发展的前沿,汲取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的积极内容,深入研究列宁的辩证法思想,扎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形成了伟大的思想内涵。这辉煌思想的很多方面,着重表现在党的建设、统一战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军事思想中,无不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芒,它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