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乐山城市的发展,乐山市政府以建设"中国第一山"、建设"文化强市"和"国际旅游大城市"为契机,正规划建设一座反映乐山五千年历史的博物馆,以建成乐山的标志性建筑、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那么,如何考虑乐山历史博物馆的选址呢?作为文物工作者,我提出自己的浅见以求抛砖引玉。 一、馆址的选择,对建设新博物馆具有头等重要意义 在选择新建馆址时,除了应符合建设部、文化部《博物馆建  相似文献   

2.
把乐山建设成为四川文化强市,是市委、市政府建设“活力乐山、诚信乐山、和谐乐山”的宏伟目标之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四川文化强市建设,服务和服从于乐山建设“经济强市、国际旅游城市”大局,始终坚持文化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动经济、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把乐山建成四川文化强市和国际旅游城市进程中,对名城历史文物的挖掘和开发,整合城内文物旅游资源,提升增强城市的文化旅游观赏价值,深度挖掘和保护利用历史文化名城内现有的文物景点和古建筑,把名城内保存的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单一的景点整合起来,大力提倡与发展“乐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唱好乐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顶桂冠大戏,力争把“乐山历史文化名城游”这个品牌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4.
乐山旅游从最初的接待型到近十几年的观光型已完成了一个应有的旅游时间段落。但乐山旅游资源挖掘远远不够。游人到乐山就冲着大佛而来,而乐山除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佛文化外,山水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因此,开发潜力巨大的山水旅游资源,使之与佛文化相结合,共同发展,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从旅游的角度来看,乐山的文化主脉主要表现为:山、水、(佛)禅、茶文化,与主脉共生的乐山文化主要是农耕文化、名城文化、名人文化、饮食文化、峨眉武术文化、码头文化、小凉山彝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文化,乐山精神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表述,就是"上善若水,大德如山",乐山的城市口号应该是"山水禅茶,灵秀乐山",要促进乐山文化的繁荣兴盛,就要理清山脉,做强山文章;理清水脉,做活水文章;理清文脉,彰显文化灵魂;弘扬乐山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乐山古称嘉州,嘉州古城历史悠久,早在近三千年的巴蜀时期(约为春秋中期),今乐山即是蜀王开明故都,成为史称“土地活美,人士俊义”的“三蜀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在1994年元月4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乐山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标志着乐山历史、文化地位和知名度的极大提高,说明她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承栽,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正确认识这个定性问题,才能保住历史文化名城原来的文化神韵,才能真正谈乐山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一、乐山历史文物古迹是乐山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实物见证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乐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借助SWOT分析探讨乐山旅游文化演艺市场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提出了乐山区域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策略,以期为乐山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功能的多样化,运用创意产业的理念和手法可以显著地改变传统农业的形态并提高其附加值。乐山的农业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基础为乐山发展创意农业提供了现实条件,要通过农业科技研发、文化融合、城乡互动、打造品牌等手段将已经发端的创意农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9.
运动乐山     
乐山市体育局是乐山市政府工作部门,肩负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相应的贯彻实施意见、办法和政策并组织实施的工作职责。体育工作事关精神文明建设,对我们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乐山市体育工作紧紧围绕乐山建设“双百”大城市,奋力实现“六个跨越、六个美丽”、“三大联动”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寻找乐山文化旅游的两大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为标志的乐山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又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尤其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面前,对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保护开发上颇多周折,更乏新意。乐山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大体情况如下: 一、物质形态的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是历史文化遗存,分为两大类 1、丧失了原有功能的历史文物,如古城墙、城门、文庙、石刻,名人旧居如郭沫若旧居、文幼章旧居,部分宗教建筑如飞来殿、凌云寺。主要作为旅游观光、考察的对象。其中嘉州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现有明清内外两重城墙,共有3500米,  相似文献   

11.
乐山大佛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它的建成,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它同其它文物古迹一样,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同时也是古代乐山地方政治、经济、人文、艺术、美术、石刻、建筑等的综合性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乐山大佛已成了乐山的象征和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的保护,应当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而怎样保护,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作者拟就乐山大佛及其环境保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乐山大佛从它选址动工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乐山大佛及其环境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而不是一个个独立的单位 首先,乐山大佛的艺术感染力及其价值,除了存在于它本身的形象艺术外,很大程度上是同它的自然环境分不开的。仅选址就十分讲究。乐山大佛采用了“借景”的手法,使佛像同周围的环境互相呼应,相得益彰,从而构成了乐山大佛特有的完整性。它凭借规模宏大的凌云寺、九峰临江崖壁、浩瀚的三江流水以及与之呼应的峨眉秀色、离堆和飘不去的凤州绿岛,将佛像开凿在整座的山崖上,巧妙地将山、水、佛、寺融为一体,若远处望去,“如莲花出水、如从天降、如从地涌”,恰似一幅绝妙的天然山水画卷。而理解这独特的匠  相似文献   

12.
古人曰:“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日嘉州”。由嘉州美丽的自然山水和世界第一的乐山大佛以及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内涵,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在21世纪到来之际,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生态风景旅游城市——乐山,在本世纪会怎么样呢?我们的回答是永久地更好地留给后人。借此将保护规划构想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3.
根据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准中关于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中必须设有旅游娱乐场所和旅游购物场所的要求,乐山需要规划建设一条旅游文化街,同时也是适应乐山旅游层次发展的需要。 一、建设乐山旅游文化一条街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市委、市政府提出将乐山建成生态城市、旅游大市和经济强市的跨世纪发展目标,振奋人心,抓住了发展乐山经济的特色,完全符合乐山发展的实际,全市人民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建旅游大市必定要大力发展我市的旅游经济,使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问卷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乐山乡村旅游产品在开发上存在产品单一旅游附加值低、生态性不足及包装宣传落后等问题。今后乐山乡村旅游产品提升对策,即创意农业文化旅游产品、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乡村康体与养生旅游产品、乡村研学旅游产品、乡村夜间旅游产品、乡村体育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5.
丰富独特的文旅资源和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为乐山"美丽人文"建设和"美丽发展"赋予了资源禀赋。在推进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市的进程中,乐山市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当前要继续抓好文化事业惠民工程、文化精品打造工程、文化产业倍增工程、文化体制改革工程,这是实现乐山"美丽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全域文化、全域经济、全域公共服务、全域社会治理方式的全面升级。针对乐山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应激活乐山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场活力,增强旅游市场抗风险能力;推进乐山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以全域旅游新要求引领高质量发展;促进乐山本土文化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融合发展,提升乐山旅游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中共四川省委第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支持乐山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打造“大峨眉”世界级旅游文化品牌的要求。沙湾区因势利导,主动作为,着力打造“乐山旅游新地标”,把世外花香、“峨沙康养休闲走廊”等项目作为增强乐山旅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项目,得到中共乐山市委、乐山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一是深度开发“山水双廊”文化。  相似文献   

18.
建设乐山旅游城市,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跨世纪发展重要战略决策。建设乐山旅游城市,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二、三产业。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需要,更是旅游城市建设的需要。弄清旅游城市辖区的环境质量现状,针对环保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乐山旅游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配套措施,对于加快乐山旅游城市建设和实现全市经济跨世纪腾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乐山电业局不断加强供电优质服务,促进乐山和谐发展。先后被乐山市委、市政府评为“乐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突出贡献企业”、“文明行业”、“文化活动先进单位”;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被四川省电力公司评为“先进基层党委”、“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20.
乐山彝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要促进乐山彝族地区旅游业更快更好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其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彝族地区旅游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