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7,(1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基本方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践行人民中心理念,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描绘了民生愿景,开启了为民谋福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2.
刘昊 《理论导刊》2021,(2):53-57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这一制度自信蕴含于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认同中,内在地包含了历史选择的认同、利益认同、价值认同和国际认同的维度。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制度探索过程中自觉选择并实现认同的结果,这是制度认同坚实的历史根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显著绩效,奠定了制度认同的利益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蕴含了制度认同的价值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的比较优势及获得的高度肯定,彰显了制度认同的国际维度。从制度认同视角分析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坚定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集中体现在新起点、新特征、新目标、新途径四个方面.新起点即中国将踏上国家强盛与民族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活力焕发与境界开辟、在世界舞台为人类未来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这一新征途;新特征即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转变,社会发展必将进一步表现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统一;新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分两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途径即基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而推进的理论创新、全面从严治党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思想是对新中国政治发展历程的系统总结,是对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实践的深刻提炼,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这一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根本坚持,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时代坐标、经济基础、社会主体、总体主题、宏伟目标、系统动力、本质规定、推进路径和评价标准,形成了系统的政治发展理论体系。就其基本特色来看,这一思想具有多方面辩证统一的理论特质,其集中体现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统一,坚持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有机统一,坚持国家有效治理与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发展战略的有机统一,坚持强化顶层设计与重点推进的有机统一,坚持制度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坚持核心价值与扬弃吸收其他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20,(5)
关于人民"获得感"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人民"获得感"是我们党治国方略的重要目标。其深刻内涵彰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目标。系统梳理人民"获得感"的发展理路,把握其内在意涵、探寻其提升路径,不仅有利于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而且对于探索如何在新时代条件下更好、更充分地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1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唯物史观的正确把握,肯定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人民主体思想注入了新内容。这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现实价值表现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践途径是发挥党的核心引航作用及其所坚持的共享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7.
<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贯穿到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更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和工作遵循贯穿始终。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足点这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所以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最根本的就在于这一先进社会制度具有产生、完善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基本原则与具体实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生命力;坚持制度的民主本质与民主实现形式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活创造力;坚持"不变"与"变"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推动力;坚持社会差距的客观性与社会公正的必然性的有机统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深刻影响力;坚持主体选择与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包容力。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研讨会"于2017年12月27日在中央党校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深刻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议题作了发言。与会专家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也是新时代统领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则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详细地解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的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不仅从认识论的角度进一步实现理论层面、制度层面和组织层面的高度统一,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从实践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新时代社会发展各领域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工作中。深入学习和把握这一重要理论的渊源与内涵,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学员党性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芳  陈慧 《理论探讨》2019,(2):38-43
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正是对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人本法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包括一切为了人民的目的论、一切依靠人民的方法论以及一切实践成效由人民来检验的效果论等三个层面的理论核心要义。新时代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从坚持立法合民心、执法顺民心、司法服民心、普法向民心等四个具体层面来开展实践。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精准扶贫"思想,并对怎样"精"、如何"准"做出一系列部署要求。六年来,精准扶贫稳步推进,在增进人民福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精准扶贫的提出和实施突出人民主体性,彰显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性。精准扶贫不仅为推进扶贫攻坚事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而且为世界减贫事业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发展。它在发展阶段论中坚持了"变"与"不变"的统一,在观察坐标上注重"全球视野"与"中国道路"的统一,在解决矛盾上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价值导向上坚持人民利益、民族利益与人类利益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相结合的哲学意蕴。而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我们大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凝聚人民大众的力量共识,并提升"中国方案"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中国经济建设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经济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思想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不同于西方国家主导的传统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是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科学的历史定位,为振兴中华民族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他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甘落后、追赶先进的雄心壮志和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逻辑起点,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建设,发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按其特有的实践逻辑依次展开,反映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整体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一条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理性之路。中国梦是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价值理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理性,二者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6.
刘泾 《理论视野》2020,(7):32-3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进程,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新要求。新时代的实践特征主要体现为价值取向: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方式:注重实现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改革重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展动力:更加注重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战略思维:更加注重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民生保障: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包含哲学智慧的顶层设计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在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动力等方面。具体而言,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顶层设计,是邓小平在政治勇气与理论勇气相结合、历史眼光与世界眼光相统一、以实际为出发点的真理性与以人民利益为追求的价值性相一致的基础上,率先对时代主题作出新的判断,对中国具体国情作出了清醒的认识。从社会发展战略上看,"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如何发展的顶层设计,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过程性与阶段性以及社会发展的重点论与两点论的有机统一。从发展动力上看,改革是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顶层设计,它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自发动力和解决基本矛盾的自觉动力"的有机统一,改革动力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人的动力与物的动力"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发展。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在国家领导体制理论方面,彰显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面领导思想和"三位一体"统一领导思想;在国家权力配置理论方面,形成了横向上"四权分设"的新架构模式和纵向上关于央地关系的新运作机制;在国家治理理论方面,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和具体的国家战略目标执行落实体系;在民主政治理论方面,赋予了代议制民主和协商民主理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内容。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1,(1)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步,是以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为根本目的。人民群众作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检验其成效的评价者,面对新形势下主要矛盾的转变以及自媒体网络高度发展的新情况,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实践路径,即规范自媒体平台,健全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制度体系,通过科学高效的国家治理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佟德志 《政治学研究》2022,(1):21-28+156-157
中国的改革开放逐渐由中心走向全面,由“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出发,从“三者有机统一”走向“四个全面”“五位一体”。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民民主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全面发展的道路,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越来越体现出全面发展的趋势。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人民民主在主体上体现为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复合,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复合结构;在过程上表现为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等过程的复合,体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发展人民民主必须注重运用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的全面思维,正确处理人民民主与党的领导的关系、人民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人民民主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