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魏屹东 《理论探索》2001,3(6):40-41
从人的需要这一内在动因出发 ,考察生产科技化的整个过程 ,认为人的需要是产生科学技术的内在动力 ,科学技术则是人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生产力系统和科技系统的发展在经历了古代浑然一体、近代分化和现代融合三个阶段后 ,形成了科技化生产力。科技化生产力是生产力和科技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1,(10)
自人类步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一方面,在数次工业革命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科技发展初期,人作为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控制者自身的主体性也逐步增强;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人对科学技术产生了过度的依赖,科学技术由原初的"人类工具"反过来控制和奴役人类,致使人的主体性地位日益丧失。在科技异化的背景之下,坚持科学技术的工具性地位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以"求真"为向度的科学性和以"向善"为准则的伦理性的深度融合就成为确保人类在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承的人文精神以及通过物质来表现的各种形态的总和。科学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及方法手段的总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仅有潜在的可能性,而且还有内在根据的必然性。探寻两者融合的实现路径,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推进我国科技创新进步的重要举措。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大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与科技强国战略,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任倩  任好 《学理论》2013,(24):63-64
先进生产力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现代生产力-科学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两面性,究其原因在于科学技术的不独立性,知识分子作为当代先进生产力代表必须避免科技使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也应当指引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朝着生态生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的管理与培养问题胡孝礼姚秋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推动一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各种高科技企业的不断创立,科技人才的管理与培养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高科技企业中的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6.
王敏 《理论导刊》2002,(6):62-63
科技伦理问题涉及到人类以什么样的伦理道德标准对待科学技术。它包括人类发展科技的动机,人类使用科技的手段、方法,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勿庸置疑,科学技术已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的能力。但是,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工业的发展带来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放牧造成森林与草原的生态破坏。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身尊严、健康、遗传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伦理问题。譬如,基因工程可能导致基因歧视,网络技术涉及国家安全、企业经营秘密以及个人隐…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既与艺术思潮的转变,又与科技、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艺术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促使一些具有开拓精神的艺术家勇于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得当代的艺术与科技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为艺术提供了手段和资源,从而推动了艺术的创新和新媒体艺术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是对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及推动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敏锐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努力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文苑仲 《学理论》2009,(18):178-179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既与艺术思潮的转变,又与科技、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艺术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促使一些具有开拓精神的艺术家勇于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得当代的艺术与科技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为艺术提供了手段和资源,从而推动了艺术的创新和新媒体艺术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怎样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兼谈“科教兴国”周兆勤科学是千百年来人类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知识成果。技术是人类在改造客观环境的漫长岁月中发展起来的手段和活动、早在原始社会里,当先民们根据石料的特性有目的的砸制石头,做成满足他们需要的各种石器时。应该...  相似文献   

11.
杨明 《理论探讨》2006,3(3):152-154
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正经历从经典科技向伦理科技的转向。与科技发展相适应,文化示范也从价值性示范向协同性示范转化。科技发展与文化示范的互动过程,就是文化示范价值性与协同性的耦合过程。人类科技发展历史正处在经典科技文化示范价值追求向伦理科技文化示范协同和谐的转折时期,伦理科技的人本、协调、和谐的文化示范内涵,揭示了科学技术进步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回归古代哲人,其实就是重温人类的历史,恢复已经失去或被玷污了的人类智慧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生产力水平达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急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空前规模的经济全球化本应像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的哲人们所预言的那样,给全人类带来平等、自由、民主、博爱,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安宁。但是,人们所经历的和所看到的却是相反的情景,科技越发达,生活越富裕,人类越不健康,越不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趋势,是当代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这种趋势不仅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在科学、技术、生产出现一体化趋势的今天,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命题存在着缺陷.他们的理由是:科学是知识形态,是精神性的东西,不是现实的生产力;技术在没有转化为生产之前,也不是现实的生产力.而生产力只能是容观的物质力量,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那未,在生产力中就同时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种因素,因此生产力也就不再是容观的了.以此引伸,其一是说,知识形态如果可以作为生产力,那它就和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一样成为物质力量了,这样一来,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就无从划分了.其二是说,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  相似文献   

14.
张莉 《学理论》2012,(35):47-48
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了现实和潜在的影响。就医学领域而言,人们在肯定医学科技所产生社会正面效应的同时,对其产生的伦理价值提出质疑与反思。通过揭示医学科技伦理的内涵及其正确认识高科技领域医学手段和伦理的关系,形成有利于医学科技发展、人类进步的伦理道德共识,进而对人类未来命运做出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12)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不断推动着人类向前发展。然而,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全国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事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绿色科技也应运而生。促进绿色科技发展的具体举措是:坚持绿色原则,建立绿色科技监控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绿色科技意识;加强交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推动绿色科技走向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卫生事业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兴起,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卫生事业进入公益性质时期,标志着卫生事业是特殊生产性的重要事业。认识这一问题,是有利于指导卫生事业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沿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前进,也有利于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姜岩  毛磊 《瞭望》1994,(5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以空前的力量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一场全球性的、全方位的产业革命正在到来。 如果说以往的科技发展使人类从宏观上认识了地球、太阳和宇宙,从微观上了解了分子、原子和电子的话,那么目前的科技发展正在使人类的目光投向生物,投向人体,投向宇宙最神秘现象之一的人类智能。如果说以往的科技革命解放了人类的体力的话,那么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科技革命将解放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同志在纵观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发展进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1992年初,他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一科学论断,是对当代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特征的高度概括,是对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第一位变革作用的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它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人类与社会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深化认识科学技术革命的来龙去脉及其影响,认识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科技革命的本质、内涵,对于我们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作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强 《理论导刊》2003,(6):32-34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生产力首要的是一个自变量,而不是一因变量,生产力系统自我运动的最深刻的源泉是来自自身内在的矛盾运动,即生产力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