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是指单个资本主义企业实际能够采用的多得剩余价值的方法。单个资本家真正可操作的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基本方法实际上有三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和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响霞 《学理论》2012,(13):91-92
关于对剩余价值的理解,大体主要存在着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产物,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存在剩余价值一说;另一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着剩余价值,而且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一样存在着剩余价值,所以,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其本质其实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甚至存在着比资本主义社会还严重的剥削。分析剩余价值,比较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不同,对于部分人澄清自己的认识,纠正自己的错误,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和集团企业运行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两次转轨变型,第一次是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当前正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发展。认真探索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战略转变,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集约经营,从而加快我国实现现代化经营管理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是值得探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我国企业和集团企业经营的现状我国企业和集团企业(其中主要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在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同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企业处于生产型、速度型、外延型…  相似文献   

4.
剩余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资本论的核心概念,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剥削实质,而且也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宝贵的启示,以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为视域,从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强化金融监管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三个领域进行阐述,旨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初,列宁在考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的发展将导致帝国主义战争的学说,其主要之点可以概括为; (一)在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与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作用下,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各企业、各部门之间不可能平衡发展。与此相联系,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二)这种不平衡必然导致其政治、军事实力的此消彼长。在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后起跃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必然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分割世界,这种  相似文献   

6.
生产关系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关系的理论为指导,必须把货币和资本不是看作物而是看作一定的生产关系,把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看作是生产关系一系列变化的过程。为了说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需要揭示资本流通过程和简单商品流通过程的区别,说明资本流通过程的矛盾及其解决。在此基础上,说明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是以往历史发展的结果和产物,是许多经济变革的总结,要以之前的各种生产形态的灭亡和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榨取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来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在流通过程中实现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正马克思认为,生产过剩将引发资本主义体系的自我坍塌:生产由资本家压榨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得来,价值的"剩余"会进一步引发生产的剩余——生产出来的商品将不可避免地逐步过剩——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无法完全消费掉这些生产。这又是为什么?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资本家获取越来越多剩余价值的同时工人变得越来越贫困,以至于他们无法消费  相似文献   

8.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其生产目的是实现价值的增值,也就是获得剩余价值或利润.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资本有机构成在提高,平均利润率则呈现为不断下降的趋势,实际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最终必然归于零利润.那时,资本发展的极限就到来了.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由资本主义自身所特有的机制促成的.竞争的外在压力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的内在动力,驱使每一个资本家都积极主动地提高个别生产力,最终却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普遍提高.这一典型的"囚徒困境",是资本无法摆脱的一种历史宿命,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和暂时性.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精神是我们认识劳动价值论的总钥匙和基点.作为执政党,要深刻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全部价值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作用;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剩余价值运用的积极意义;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生产受到国有经济的制约,受到法律的规范,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进行的;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所反映的资本-劳动关系与马克思分析的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和对待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信念的大问题。只要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以绝对的优势战胜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这一问题始终就有常谈的必要。但要谈得深入人心,坚定人们的信念,就需要有理有据,抓住实质。因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行全面辩证的、历史的和具体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一、社会主义学说基本内容的科学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理论优越性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这一过程的普遍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人类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上层建设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容观必然性。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质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一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方式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这一切  相似文献   

11.
杜光 《理论导刊》2004,(12):19-21
民有经济即非国有经济,大体有四种类型:已经上了公有制轨道的民有企业;正在由私有向公有制过渡的民有企业;个体工商户;由企业家投资建立,保持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特点的民有企业。笼统地把民有经济说成非公有制经济,是不恰当的。我国民有经济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就能吸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的社会主义因素,因而将会更加快捷地把我国引进一个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民有社会。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经历了从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向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变;从主张实行计划经济向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转变;从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向探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探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寻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这四次转变是历史合力的产物。深入研究这四次转变,为我们在新常态背景下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形势面前,各级领导的思想作风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行新的转变:一是在思想观念上,由封闭保守型向改革开放型转变;二是在思维方式上,由单向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三是在领导方法上,由习惯以行政手段指挥生产向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转变;四是在发展经济上,由只单纯重速度向速度效益并重转变;五是在工作作风上,由坐衙指挥向现场办公转变;六是在工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进行过三次大的调整.这种生产关系的调整充分反映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变化之中.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产物.在这种市场中,私人资本家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价格在市场中自发形成;经济活动的动力是资本家个人获取剩余价值;企业完全受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强制地维持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在这种经济中,如何把分散决策的行为协调为整体的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在消费者获得最大消费效用、生产者获得最大利润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就是自由市场经济调节所要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浅析“乌托邦革命”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对立赵巍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曾经提出,由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这两个伟大的发现,马克思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也就是说,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不...  相似文献   

16.
第一节利润和平均利润一、利润和利润率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资本主义社会所生产的商品,在价值上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组成的,用公式表示:W=C+V+m。C+V+m也是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但是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充满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这“两个必然”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当今的社会现实及所产生的问题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的理论所依据的历史条件有着巨大的差别,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的结论受到严重挑战。现在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历史条件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过程。西方对“两个必然”的研究成果,鱼龙混杂,瑕瑜互见。现从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  相似文献   

18.
浦东开发、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由沿海向长江流域推进、由南方贸易型城市向腹地生产贸易综合型城市延伸;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我们在长江沿岸采访的过程中,各省市的领导同志都认为这是前所未有的良机。对于如何抓住机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只要生产力的发展还不足以消除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不能够消除分工协作基础上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社会经济活动就必然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同时也推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要摆脱贫穷,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也必须努力发展商品经济.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商品经济,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则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由此决定了它们在生产目的上也截然不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完全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赚取由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20.
“养儿防老”是工业化社会以前家庭为依托的养老方式,“社会养老”是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依托社会制度安排的养老方式,从“养儿防老”到“社会养老”是随着生产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的。我国现在正处于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和工业化向纵深发展的特殊时期,与之相适应,就存在着城镇由“单位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转变和农村由“养儿防老”向“社会养老”的转变。面对即将来临的老龄化社会,我国解决养老问题要调动个人、企业和政府多方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