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时期新阶段,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建设—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而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同样也面临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的重大课题。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既要高度重视执政党自身建设,也要高度重视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要坚持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
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是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从当前政治生态环境来看,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必须切实实现"两个政治自觉",即执政党的政治自觉和参政党的政治自觉,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建设中国政治文明建设需要的参政党,解决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政党制度不仅体现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推进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加强参政党建设:要按照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准则,坚持参政党的进步性和统战性;锁定参政党建设目标,把握参政党建设原则,创新参政党建设途径;完善多党合作的机制和方式,强化制度理念,完善制度设计,优化制度环境,建设适应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趋势的高素质参政党.  相似文献   

4.
中国参政党因其固有的特殊内涵成就了其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也形成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之"特色"所在。现阶段,保持参政党之特色是适应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政治参与的新期待,实现参政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应努力将参政党建设成为具有自身代表性,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习型、民主型、创新型和服务型的新型政党,实现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参政党制度建设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参政党制度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动力和困境。只有紧紧抓住参政议政能力建设这个中心环节,推动参政党制度建设,才能够保障参政党履行职能、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和体现自身价值,实现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是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当前,参政党自身建设存在一些问题.系统推进参政党自身建设,要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做好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参政党人才的培养力度,强化参政党职能,发挥参政党的智力优势,加强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参政党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是顺应当代世界发展潮流、适应中国政治发展的需要,也是各民主党派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必然要求.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要树立合理目标、设计科学内容、开拓合适路径,需要自身重视,也需要执政党在政治范围内的支持和国家有关政治制度的完善,为各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提供政治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论断,当前我国参政党所面临的困境有:人才匮乏,智力优势、人才优势式微;政党意识淡薄,政治素质偏低;参政议政能力不足,民主监督尤为欠缺;政党之间趋同性日益严重,影响政党关系可持续发展;组织领导力、动员力不强,凝聚力、吸引力不足,社会知晓率和认可度低。依据"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探讨了我国参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对策:要实现"长期共存"的目标,就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政治信念和理论自觉;就必须大力开展民主监督;就必须致力于参政党的自身建设;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开展"同心"实践活动,加强参政党领导班子建设至关重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参政党推进政治交接、继承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参政党的政治交接,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是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提高参政党履职能力、更好地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要。坚持与中共"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参政党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的灵魂,制度化、规范化是参政党领导班子建设的基础,队伍建设是参政党领导班子建设的关键,服务大局是领导班子建设价值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10.
建设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参政党建设,首先要抓牢思想政治建设的"根"和"魂"。本文在分析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试图把握民主党派成员思想现状、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而探讨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的路径,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