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彩礼返还纠纷应认定为附条件赠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约是男女双方以结婚为目的而作的事先约定。婚约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当前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相当流行。婚约一经确定,一方往往给付另一方一定数量的聘金、聘礼(以下简称彩礼)以作为结婚的物质保证。一旦婚约解除,随之产生返还彩礼纠纷。对于单纯的婚约纠纷因不属法律调整范围,法院不予受理。但因婚约解除而引起的钱物纠纷法院仍予受理。此类案件法院受理后,该如何定性?目前立法尚未明确,理论上众说纷法,莫衷一是,致使相同的案件,法院竟适用不同的法律,作出不同的判决。目前对此类案件的定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  相似文献   

2.
婚约和彩礼是人们通向婚姻殿堂的不可或缺的两个问题,而近年来农村有关婚约、彩礼的矛盾纠纷不断上涨,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解决婚约彩礼有关的矛盾纠纷,我们必须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法学》1986,(5)
南汇县是上海郊县中婚约纠纷较为突出的一个县。一九八五年我们对该县黄路、三墩、大团和书院四个乡的婚约纠纷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一、婚约的基本情况在南汇县四个乡八五年上半年发生的九十五起婚约纠纷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父母包办的,其余则由介绍人撮合成立,当时年龄一般只有十五岁到十八虚岁。双方家长从门当户对和婚姻论财的旧观念出发,对男方家庭主要看盖了几间新楼房。同时把订立婚约看成结婚的必经程序,把收聘礼和摆酒宴作为婚约的有效条件。一对不谙事理的青  相似文献   

4.
婚约纠纷是基层调解人员普遍感到头痛的一个难题,这主要在于财产处理扯皮不休。我县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去年全年共发生各类民事纠纷六十四起,其中婚约纠纷竟达四十起,占百分之六十二点五。涉及到二万五千余元的财产处理。调处这些纠纷时常把司法调解人员忙得团团转。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举办未婚青年及家长法制学习班,对他们集中进行“破旧习树立新风”的教育。这个乡首先在青林村抓点,组织十八名女青年学习新婚姻法。  相似文献   

5.
婚约财产纠纷是农村地区常见的纠纷类型之一,受民间习惯影响较大。本文结合相关司法解释及规范意见对婚约财产纠纷的类型进行了具体划分,对实践中有争议的两类婚约财产问题进行了细致剖析,为基层司法妥善处理此类纠纷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婚约是男女双方以结婚为目的而对婚姻关系所作的事先约定。在我国,婚约本身并不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但在现实生活中婚约却有着深远的历史。我国法律对于"进入婚姻"以及"结束婚姻"的纠纷的规定日渐完善,却对于"走向婚姻"的纠纷方面只字未提,这不能不算是一种漏洞。也正是因为我国相关法律缺乏对婚约的有效规定,而其又极其具有民俗性和普遍性,所以由婚约而引发的民事纠纷近年来不断攀升。完善法律对于婚约的规定,明确婚约的效力,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秩序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意通过对于我国婚约制度现状以及各国婚约制度发展进行剖析,探究完善我国婚约制度的道路,为我国婚约制度的深化与成熟尽一份薄力。  相似文献   

7.
婚约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在古代社会具有极高的法律地位。虽然我国现行法律未对婚约作出明确规定,但因婚约引发的纠纷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本文从婚约的历史渊源入手,通过对婚约的界定,进而分析了婚约的法律性质及相关问题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8.
王敏 《法制与社会》2011,(29):96-97
婚约问题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是依据风俗习惯而进行的。在现实中,婚约的解除往往会伴随一定的财产纠纷,目前该类纠纷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很有可能激化矛盾。本文将对婚约财产纠纷涉及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研究,并提出本人浅薄的意见,希望对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婚约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现实生活中仍大量存在。我国现行立法对此却未作明确规定。鉴于因婚约而引发的纠纷层出不穷,我国的婚姻法或未来民法典有必要对婚约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婚约制度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在现行法上却没有关于婚约的规定,对婚约采取既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态度。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订立婚约的现象仍大量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随之也会出现许多婚约问题引起的纠纷。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婚约立法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和分析,引发对婚约问题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1.
依据婚姻法,恋爱关系和婚约关系都不受法律保护。然而在恋爱过程中或订婚时,男女双方往往产生一些经济联系,互相给与一些相当经济价值的物品。这些经济往来,当恋爱关系破裂或解除婚约时,一般都自行协商或由亲友从中调解得到解决;但是,因要求对方返还财物遭到拒绝而酿成纠纷甚至矛盾激化的也不在少数。对于这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否受理,依据什么法律原则解决,各地看法和作法不尽一致。概括起来有三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恋爱关系和婚约关系都不属于法律保护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婚约问题探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法律对于婚约问题采取既不禁止 ,也不加以保护的态度 ,笔者认为弊大于利 ,特别是对于因婚约的解除而引起的财物纠纷 ,由于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带来诸多不便。因此 ,笔者从婚约的历史沿革入手 ,阐明建立婚约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13.
人民法院在审理因解除婚约而产生的财产纠纷时,对如何确定这类案件的诉讼主体争议颇多。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意见:1解除婚约的男女应为此类案件的诉讼主体。2解除婚约的男女的父母应为此类案件的诉讼主体。3解除婚约的男女和其父母均为此类案件的诉讼主体。4赠与一方的父母和接受赠与人为此类案件的诉讼主体。5将经手人作为此类案件的诉讼主体。笔者认为解除婚约的男女应是婚约财产纠纷案件的诉讼主体。一、婚约财产纠纷与财产、财物、彩礼纠纷争议的实质不同,其诉讼主体也不相同人民法院审理因解除婚约引起的财产纠纷案件时,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不论是农村还是县城,婚约财物纠纷案件不断增多,虽大部分已经当事人自行和解,但诉讼到法院的仍是上升趋势。据我院结案统计,1986年10件,1987年25件,1988年1至6月份16件。对男女双方或双方家庭之间的婚约财物纠纷如何处理,情况比较复杂。在目前法律尚无明确条文规定的情况下,只  相似文献   

15.
农村婚约财物纠纷案件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法律知识在农村的逐渐普及,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步从世俗中摆脱出来。在婚姻问题上.年轻一代的未婚男女不再单纯听命于“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一纸婚约已失去了它传统的牢固性,由此而产生的婚约财物纠纷案件时有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我院1993年受理这类案件50件,比1992年的37件增加了35.1%,1994年上半年受理29件又比1993年同期增加了20%。1、基层民调组织调解不力.致使这类案件大部分诉至法院。从我院受理的婚约财物纠纷案件来看,85%以上的案件已经民调委员会或司法所调解,但多数调解未果,最后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6.
婚约起源于我国古代,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大力提倡婚姻自由、平等的原则而被废除,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传统习俗的影响,因婚约产生的纠纷仍大量存在,有必要从法律上进行归制,笔者试从比较法的角度提出在我国建立婚约制度的立法构想,希望能作为立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婚约财产处理一直是司法实践的热点和难点,各个法院的做法也不一致。本文根据司法实践,开展对婚约财产的类型解析,分析彩礼与礼金的区别,指出现行婚约财产司法处理的困境及其变通做法,并提出婚约财产纠纷司法处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实行婚姻自由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男女双方只要完全出于自愿,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即可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无须经过订立婚约的手续.我国现行婚姻法并无订立婚约的规定,亦不予以承认和保护.然而由于长期习惯势力的影响,至今在群众中仍有订立婚约的,在农村更为普遍.随着婚约的订立,男女双方就出现了财物交往.例如有的女方(或女方父母)借订立婚约而公开向男方索取财物,有的男方主动向女方赠送财物,有的男女双方互相馈赠,等等.但婚约并不可靠,只要一方不同意就可解除,于是往往会产生财物纠纷,以  相似文献   

19.
买卖合同具有范围广、情况复杂的特点,因此,这类纠纷处理时难度较大。买卖合同纠纷中常见的有质量纠纷、价格纠纷、交货提货误期纠纷、诈欺性纠纷等。根据几年来的司法实践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情况、新特点,有关的劳动争议纠纷也随之增加。由于我国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法律、法规很不完善,现有的一些法律规定又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之中,且各地还存在一些调整这类争议的地方性法规。总之,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法律法规零散、断续,缺乏统一性。这就给争议双方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类纠纷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不利于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作为律师,在代理当事人处理这类争议时,就必须在各个不同的代理阶段,正当、合法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