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转型,其实质是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这次转变与西方的现代化不同,它一方面是在具有悠久历史的、颇为强大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展开的,另一方面又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的,进程中又恰逢西方现代化的危机及全球化的挑战.因此,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迫切需要总结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根据这一需要而产生的,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指导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是马克思主义和平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思想价值观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和平理论进行了阐述,邓小平提出的"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平理论的新发展,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意识形态基础.  相似文献   

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次崛起撼动了西方和亚洲大部.然而,作为这一崛起的关键——毛泽东对中苏保持"永久"友好关系的期冀,却在20年内迅速落空.尽管华盛顿没能及时迅速地抓住这一机会,但对西方来说,中苏分裂的确是一笔巨大的战略收益.中国50年代的崛起最终并非一出完全成功的大戏,它因毛泽东拒绝苏联模式从而引起莫斯科的愤怒回应而受阻.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的持续崛起,"中国责任论"逐渐成为西方向中国施压的主流话语手段。"中国责任论"揭示了西方对中国的歧视和偏见,反映了西方对中国微妙的心理变化、复杂的认知调整、敏感的情感波动。中国外交在应对过程中应当区分开绝对责任和相对责任,渐进地承担公平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5.
"中国世纪论"是近年来在西方主流舆论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关于中国崛起的理论认识。其主要观点为:中国在新的21世纪将会持续性地崛起,而美国"单极时代"的终结不可避免;在对中国的崛起怀有忧虑的基础上,劝导中国认同和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为西方如何应对中国崛起并保持对国际秩序的主导地位开药方等。事实上,由于中国崛起的内向性质和维持现状倾向,未来国际秩序的走向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向着更加开放、包容和更加易于融入和参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相互的责任共同的责任——正析"中国责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实现了长期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坚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西方世界观察中国的心态也是千变万化,时下"威胁论"、"机遇论"、"责任论"并存.  相似文献   

7.
萧武 《南风窗》2011,(22):54-55
以往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本身是学习和效仿西方文明的结果,从政治制度到社会文化、经济增长等各个层面而言,本身并不对西方文明传统构成挑战。中国无论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都有一套自己的模式,并不与西方完全相同,从而构成了对西方文明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 近十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国外特别是西方一些国家的敌对势力肆意攻击、丑化、歪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成就,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致使"中国威胁论"在全球范围内此起彼伏,颇有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势头.  相似文献   

9.
"全球治理"的置疑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几年来,"全球治理"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学术领域里最流行的学说之一."全球治理"的理念源于西方,是西方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并试图使其"普世化".中国学术界近年来大量引进了"全球治理"的有关著作和文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比利时工人党异军突起,成为西方共产党普遍发展困境中最具生长潜力的力量。工人党的发展历程颇多曲折。自2008年党代会实现理论"更新"、提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战略后,工人党开始走上逆境崛起之路。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工人党制定了一系列既彰显党的政治立场、身份特征,又严谨务实、灵活多样的行动策略。这些富有特色且卓有成效的政治实践,奠定了工人党崛起的基础,对当前面临战略选择迷茫的西方共产党也具有重要参考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国兴衰及其霸权更替或转移一直是西方国际政治的中心课题。美国将在"去单极霸权",进而"去霸权化"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普通世界大国,欧洲将继续内部的"非霸权化"与对外被迫率先开始的"去霸权化",最关键的是中国、印度为代表的"非霸权化"大国群体的和平崛起,而将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因此21世纪将既没有长盛不衰的美国和西方霸权,也不会出现新的霸权挑战、更替与转移,将是一个霸权终结的世纪。  相似文献   

12.
从美国"十条诫令"看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和深化,文化作为越来越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已经成为西方强国控制世界的新的手段和方式.美国自颁布针对中国的"十条诫令"以来,一直妄图通过文化产品的输出和文化价值观的渗透来"西化"中国,尤其是左右青少年群体的意识形态,而且这种"文化帝国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润物细无声"的基督教传播 许多到西方求学的学子,大都有过去教堂的经历.有的是被当地的基督徒热情引领而去的,有的则是抱着好奇的心态自行前往的.作为长期受过无神论教育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要相信上帝的存在,并非易事,好多人去教堂,也主要是出于了解西方文化的初衷,想对基督教有些感性认识.真正最终成为基督徒的并不多.  相似文献   

14.
"反全球化"运动:当今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新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反全球化"运动(有人称之为"现象"、"行动")在西方不断出现.人们在研究全球化客观进程及其影响等问题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反全球化"问题.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对之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研究为从一个新视角深入研究全球化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的"和平崛起"是21世纪国际政治领域的一项重大战略挑战。中国崛起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有着深刻影响,未来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取决于欧美能否接纳复兴的中国。这里,本人有几点思考。中国崛起是21世纪的国际政治现实这是一个让欧美难以理解且不愿接受的现实,因为中国的崛起有着诸多"居然":中国居然能把市场经济活力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融为一体;中国居然可以在2025年前后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居然能在西方认为"非  相似文献   

16.
<正>2003年底,中国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政策宣示。至今12年来,国内学界通过与西方学者政要反复沟通交流,发现了西方对中国和平崛起存在着三层学术上的猜忌:一是因缺少三权分立的相互制衡而缺失的国内稳定性,二是因中国崛起而引发的周边抵制性,三是由于新兴大国的崛起而引发的大国冲突性。西方学者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猜测是源于文化隔阂、地理隔阂、文  相似文献   

17.
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马克思主义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基础.然而,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方,那里的情况与中国迥然不同,如何用它来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开始就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经过长期的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明白了这样一条真理:马克思主义不是绝对真理,只有把它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科学理论,并指导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①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以中国的话语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精髓概括为"实事求是".正是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走上了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8.
谢正 《当代世界》2022,(2):78-79
"Z世代"通常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被称为"移动互联网原生代""最具颠覆性的一代",其人数占全球总人口近三分之一.以"Z世代"为代表的青少年群体的全球性崛起,成为影响世界发展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变量,也为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21年3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创新举办"我眼中的中国共产党"阿拉伯国家青年征文活动,共收到15个阿拉伯国家共150余份书面或视频作品,取得了积极成效和反响.  相似文献   

19.
西方所谓的"底层阶级"指的是位于社会最底层,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处在劣势和被排斥地位的那部分人,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城市"弱势群体"含义接近.本文对当代西方、特别是英国"底层阶级"的构成和产生原因做了分析,对有关"底层阶级"的争论做了评述,最后从市场和工作处境、生活机会和阶级意识几个方面对当代英国及其它西方国家是否存在一个单独的"底层阶级"做了讨论并得出了否定的答案,认为他们只是工人阶级的下层部分.  相似文献   

20.
国际关系中一个经久不变的现象是:当霸权国的地位受到崛起国的威胁时,它们之间的竞争有可能演变为冲突。现实主义认为这种导致战争风险的权力斗争不可避免,而"和平崛起"理念恰与现实主义这种"霸权易位、战争难免"逻辑相反。中国近十多年来一直承诺要"和平崛起",而且可能在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启动之时就已经奉行"和平崛起"政策。回顾历史,能够声称自己是"和平崛起"的现代大国可能只有美国。中国和美国是仅有的两个试图和平崛起的大国,考察它们各自历史经历的异同是一项有研究价值的工作。美国崛起于1865—1945年,在时间上比当今中国的崛起早一个世纪,虽然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崛起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但如果有经验可供借鉴的话,中国可以从美国崛起之路学到哪些?本文在深入分析"和平崛起"的含义和中美"和平崛起"的案例可信度的基础上,比较当今中国的崛起过程与19世纪晚期美国崛起之路的主要相似点和不同点,得出了可供中国与国际社会参考的六条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