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暴力袭警侵害了人民警察的执法权益,是一种妨害国家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正常管理的行为。暴力袭警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制度和警察自身的原因。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树立执法权威,营造良好执法环境,健全法制,在新的立法中引入袭警罪,明确警察职责,提高民警的执法能力,提高警察职业技能等措施,遏制暴力袭警行为。  相似文献   

2.
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的自我保护是人民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其中,人民警察执法权益法律保障的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保障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的合法权益,不仅是对人民警察自身的保护,更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维护、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对人民群众安全的保护.保障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合法权益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立法来单独设立袭警罪或完善现有法律内容,完善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的自卫权和加大对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出现的袭警、扰警行为的制裁力度.  相似文献   

3.
为改变因法律制度缺陷、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约、政府行政不作为、维权成本过高等原因致使农民工劳动权益倍受侵害的现状,必须扩大劳动法调整范围、明确劳动者权益保护规定、明确用人主体法律责任、简化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建立专业化劳动仲裁机构.同时加强部门沟通合作和社会参与以求严格执法,并通过签订集体合同、健全工会组织、打造责任政府、建立守法信用体系等措施建构一张维权防御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主体和执法相对人之间的冲突事件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事件屡有发生.不仅城管执法部门履行职责受阻,还常常受到社会舆论指责.全面、深入分析城管部门执法冲突的原因,对有效化解冲突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一些企业职工职业健康权益受到侵害,肩负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会因法律责任、诉权以及罢工权等方面的法律缺失,难以履行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以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为着眼点,主张从工会法律责任、诉权以及罢工权等方面改善我国工会在维护职工职业健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广大农民的法律观念和权益意识不断增强,但总体上说,农民所掌握的法律知识不太多,法律观念还不强;同时,一些农民嫌到城里去申诉不方便,遇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便求助于“私了”,为农村的稳定留下隐患。最近听说,河南省南阳市两级法院为方便农民诉讼,设立近百个“流动法庭”。法官们走村串户,在田间地头开庭审案,一年多来共审结涉农案件1831件,执行结案率达96%。 法院设立“流动法庭”深入农村,这一措施至少有两点好处:首先是大大方便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诉讼活动,他们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司法制度和执法不严等诸多原因,农民工权益还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核心,国家应通过立法、司法和执法等方面协同努力,使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体系逐步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8.
董丽丽  王明飞 《学理论》2012,(35):161-162
近几年来,大学生实习权益屡受侵犯的案例时有发生,而我国还没有完善的大学生实习制度,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实习期的法律"真空"地带,作为弱势群体的实习生的基本权益经常受到侵害而无法保障。因此大学生实习中合法权益如何保障成为目前热烈讨论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构建大学生实习权益保护的法律保障体系,积极维护实习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弱势群体由于在权力和权利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尤其是来自公权力的侵害时,由于权利救济途径的不足和失效、权利表达渠道不畅等原因,他们中一部分人选择通过暴力的方式来维权。这种维权方式造成了干群矛盾加剧,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损害了法律权威。因此必须对公权力和私权利进行制约,并且加强化解公权与私权矛盾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要重视犯罪被害人的心理救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法实践中对被告人的权益保护问题已得到重视,但对被害人的权益保护问题还重视不够。从法律的公平角度来讲,受到犯罪严重侵害的被害人权益理应得到保护。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从心理的角度给被害人以救助,从而使被害人的心理得以抚慰,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重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主体和执法相对人之间的冲突事件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事件屡有发生。不仅城管执法部门履行职责受阻,还常常受到社会舆论指责。全面、深入分析城管部门执法冲突的原因,对有效化解冲突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肖婧 《学理论》2012,(35):113-114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纠纷也越来越多,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频繁受到侵害,合法利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仅对金融消费者自身利益有重大意义,对维护整个金融秩序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理论及保护机制方面阐述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完善政府采购的法律监督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采购法律监督机制是实现政府采购良好运行的保障.尽管政府采购法等对政府采购设置了多种监督,初步构建起政府采购法律监督机制,但其监督效果不彰,滥用行政权力、寻租腐败、侵害供应商权益等仍然难以杜绝.  相似文献   

14.
当前警察的执法权益屡遭侵犯,而警察执法权益的保障是关乎公民生存环境的国家大事,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更具有特别的研究意义。保障警察的执法权益不是靠简单地建立一套执行机制便可一劳永逸的,它涉及法律保障、制度保障、社会保障、政策保障等各个方面。应当从警队内部体制、执法环境及法律法规方面入手予以修正,以改变当前警察执法权益保障不力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袭警背后的警察形象危机及其有效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警察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受到执法对象的抗拒、阻挠和袭击的现象屡屡发生,不仅严重侵害了公安民警的人身权利,更是对国家尊严、法律权威的蔑视与亵渎,预示着警察形象危机的出现和加剧.警察形象危机的加深,对公安工作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作用.因此,公安机关应全面把握警察形象危机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以实现警察形象的重塑.  相似文献   

16.
简论警察权益之保障——以公平正义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削弱了警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破坏了警民关系和和谐的社会秩序,背离了公平正义理念的诉求。因而,在全面了解警察权益遭侵害现状的基础上,以公平正义为视角,重新界定警察的角色和职能范围,完善相关的法律和保障制度,提高警察执法水平和人文素养,切实加强对警察权益的保护,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政策强调男女平等,而与政策法律相抵触的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事件却层出不穷。本文聚焦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回顾了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梳理了关于承包经营、流转经营、征用补偿、纠纷调解及妇女权益保障相关的法律政策,从政策文本、执行与监督三个层面分析妇女土地权益受侵的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何宏莲 《理论探讨》2008,2(1):162-164
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农民工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司法救助等方面的权益在社会中均处于弱势地位,很难得到保障,从法律视角来看,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关键应当落在法律法规的完善、法律救助体系的建立以及负责任的执法者身上,只有完善的立法体系,强有力的执法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进程中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辉 《学理论》2015,(3):153-154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明显增多,但是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却呈现出一种波浪式的递减态势。在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下,部分用人单位道德缺失,甚至肆意践踏法律,利用大学生迫切的求职心理,任意侵害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大学生在权益受到侵害后,不愿甚至不敢维权,而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相关的就业法律保护意识所致。基于此种情况,在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针对大理学院医学毕业生就业法律保护意识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必须由零碎化经营转向规模化经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农地集中连片经营、注重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避免激进的土地规模化制度变革模式等,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尤其是制定农地流转激励性政策和法律、严惩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行为、加强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防止土地私有化等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