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乡镇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在“后农村税费改革时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理论界出现了多种多样撤销乡镇政府的理论解释。笔者认为虽然乡镇政权体制改革不可避免,但撤销乡镇政府面临理论与实践的质疑。现阶段乡镇政权改革的首要问题是职能归位、财事权统一、建立正向问责体制。  相似文献   

2.
转变乡镇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政府作为基层的政权组织,近几年来已经成为全国改革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乡镇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本文将通过对乡镇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定位以及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而得出机构改革的必要性结论,并且进一步探索改革的一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乡镇政府面临着合法性不断弱化的危机,追问乡镇政府合法性弱化的原因,必须着手于乡镇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的利益取向及其公共利益失落的后果。首先,在对待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问题上,乡镇政府重视国家利益,忽视了社会公共利益;其次,乡镇政府以掌握的权力为后盾,按照理性“经济人”的思维方式来拟定计划措施,选择自己的行动,追寻自身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如何维护和加强“合法性”,是任何一个政权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更是执政党需要面对的问题。毛泽东党群关系思想不仅为建国之初执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对新时期强化执政合法性具有重要启示:党群关系是执政合法性的根本;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执政合法性的源泉;执政的历史方位是执政合法性的依据;有效监督是防止执政合法性资源流失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历史上 ,条块分割式的乡镇政府构成形式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迄今这一组织结构特点仍然十分明显。但是 ,乡镇政府的条块分割性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经济形势 ,增加了乡镇政府的管理成本 ,直接影响到我国基层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这一问题的顺利解决 ,需要从多方面考虑 ,进一步进行资源的整合利用 :重新界定县级政权和乡镇政权的关系 ;正确处理乡镇政府与乡镇直单位 (部门 )的关系 ;逐步调整乡镇境内的专业部门或单位管理权限和层次。  相似文献   

6.
<正> 乡镇政府是指设置在农村和城市郊区最低一级行政区域里的地方政府,因其处在地方政权向下延伸的基础,它需要对社区内的各项事务进行微观的直接管理,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负担较重.围绕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级政府都有一个职能转变的问题,因此,怎样加快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减轻政府负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乡镇政府必须抓好行政环境建设和政府机构改革两个互相联系的重要环节,培育健全的行政机制,才能比较稳健、顺利和彻底地完成自身职能的转变.一、转变职能要先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村税费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乡镇政府的收入规模,进而影响到乡镇政府能否有效地承担其责任。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导致了乡镇政府的责任困境。为了摆脱困境,政府在伦理价值选择上采用了一种无为而治的价值取向。然而,在历史上曾经是维系和延续中国传统皇权的无为而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却显得不合时宜。中国政府在推动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在制度上要保证农村公共财政足以供给农村政权的正常工作,并能为农村地区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此外,在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后,还必须改革公共物品的投入体制和方式,使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并在机制上保证不会反弹。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农村税费改革中建立起乡镇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8.
农业税取消以后,乡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剧减,使乡镇财政在"后税费时代"陷入困境,同时也使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行面临着新的考验。因此,要保持乡镇政府的合法性,乡镇政府的职能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这既是乡镇政府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的呼吁。本文在对鄂、皖、渝三地基层干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促进乡镇政府转型 构建惠农型政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政权结构的基础层联结国家-农民关系的纽带,乡镇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居于关键地位。文章论述,农村税费改革标志着“汲取型政府”的终结,这为乡镇政府转型提供了历史机遇。然而,乡镇“悬浮型政府”的存在,又为乡镇政府转型设置了巨大的障碍。乡镇政府转型的目标,就是在农村建立一个“惠农型政府”,实现乡镇政府“汲取型政府”的到“惠农型政府”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0.
合法性是任何政权维持和存在都需要的,合法性资源是使合法性得到实现、维护、发展的手段和途径,所有的执政党都要创造和利用合法性资源使自己的政治意志得到贯彻,政权得以巩固。当前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中共的执政合法性资源面临多方面挑战,中共应该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开发更深层次的资源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的的提出赋予了乡镇政府新的职能和要求,也促使乡镇政府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无论是"取消论"还是"虚化论"在目前都不适合乡镇改革的发展方向,而"保留论"有其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乡镇政府改革要在乡镇合并规模适度的基础上进行体制创新,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伴随农村综合改革的全面推进,迫切要求基层政府职能发生相应的转变;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是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目标;而从目前改革实践来看,转变基层政府职能要从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自身建设等多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局部执政时期之一。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进行意识形态合法性、绩效合法性、法理型合法性建设,获得了边区群众的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巩固了陕甘宁边区政权。党在陕甘宁边区执政合法性的建构,对于今天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只是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先导和必要环节,这样的改革是乡镇政府出于财政压力的应急性改革,治标不治本。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既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的难点,各地乡镇政府一定要因地制宜、抓住优势、突出特色,政府职能转变才会成功。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有利于乡镇政府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农村、农业。  相似文献   

15.
合法性是政权得以运行的基点,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冲突。冲突有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之分。内部冲突能整合政治系统、激发新制度的产生、能促使统治者重视统治绩效;外部冲突也能加强内部的凝聚力。但如果冲突处理不当,冲突将会起相反的作用。内部冲突的扩大会挑战政府权威、破坏政治秩序;外部冲突的激化也会影响政权的认同度,对政权合法性构成很大的威胁。因而,要维护政权合法性就必须合理控制冲突。  相似文献   

16.
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是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我们以河南刘乡为个案,通过对刘乡政府建设的实证研究,分析刘乡政府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的若干建议,即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促进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增强乡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改革和完善县乡关系体制,增强乡镇政府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等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政府公共服务功能不断萎缩,导致居民公共服务水平相对下降。这种状况将严重影响社会的 稳定和发展,也势必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削弱政府合法性基础。因此,必须对贫困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进行创新,促使地方政府 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政绩观,不断增强公共服务意识。要对市(地)、县政府机构进行重组与改革,精简、压缩政务管理部门,加强 公共服务部门,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把经济落后地区的乡镇政府改组为乡公所,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将其从职能错位、财力不 到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要积极促进民间公共服务与合作组织的发展,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个政权都必须拥有一定的合法性资源。在苏共执政的 70多年历程中 ,苏共执政的合法性模式也历经变革。列宁时期 ,苏共执政的合法性主要依靠意识形态来证明 ;斯大林时期 ,苏共执政的合法性处于一种矛盾状态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 ,苏共执政的合法性出现了危机 ;戈尔巴乔夫时期 ,苏共欲寻求新的合法性资源 ,却导致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否定 ,并最终导致苏共丧失了政权。  相似文献   

19.
政治合法性分为规范主义和经验主义两个基本的研究范式。政治合法性的规范主义范式强调政治秩序的“价值”而非认同的“事实”;而经验主义范式则强调,由于无法证明价值体系以及价值体系之间所存在的冲突关系的真实性,所以在合法性问题上没有真理可言,只要政治共同体成员在忠诚的基础上对政权能够支持,就有合法性,而不管政权的性质如何。从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拥有巩固其执政地位的坚实基础。但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巩固其长期的执政地位,必须在规范和经验两个方向上做出努力来获得更深刻的执政合法性。因为从短期历史来看,通过政治社会化的过程,由经验的政治认同获得的政治合法性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从长期历史来看,规范的政治合法性对巩固执政地位具有更持久的支持力。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业税全面取消、乡镇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的情况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强弱,事关农村发展大局,农民群众安康富足,国家政权稳固.当前,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