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7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期新阶段藏传佛教工作的意见》,要求把宗教寺院和宗教人员纳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范围,把寺院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2008年,省、地委先后下发了关于依法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院和其他宗教寺院社会管理的意见,使宗教寺院社会管理工作提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雍和宫是北京市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是多民族建筑风格交相辉映的皇室宫院,是庄严肃穆而显神秘的佛教净土,蔚为大观的宗教艺术珍品。由于历史上蒙藏等地区的藏传佛教领袖人物及高僧大德定期到北京向皇帝朝贡,并到雍和宫瞻礼拜佛,  相似文献   

3.
藏传佛教寺院宗教文化的功能及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尕藏加 《学习与实践》2006,(12):137-143
本文以田野调研或个案分析为主要依据或研究方法,对西藏地区部分具有典型意义的藏传佛教寺院的宗教文化功能及其特性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个案描述和理论分析,主要从宗教仪式与信教群众、宗教节日与民间文化、居士传承与村落文化等互动关系的角度作了深度论述。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元代中央政权,和满族统治者建立的清代中央政权,都曾尊崇和扶持过藏传佛教,礼遇高僧,广建寺院。两个政权都通过促进藏传佛教的传播,一方面补充自身的文化,满足精神上的进一步需要;另一方面则用以扩大自身政权的影响,盛京实胜寺是藏传佛教在清政府的支持下在东北地区修建的第一座正式寺院,也是联接藏传佛教在元、清两代传播的一个标志。本文对实胜寺修建的背景、情况及意义作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稳定富强了,佛教才能发达"。在胡雪峰看来,作为僧人首先就要爱国爱教。"在当代,雍和宫更要正确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成为展示国家民族团结和宗教和睦的一个窗口。"在东城区内城的东北角,有一座伫立了300多年、驰名中外的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沿着宽敞的甬道步入这清净的道场,顿感古刹的庄严与藏传佛教名寺的风范,遂令人心往宁静与参悟。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  相似文献   

6.
四川西部藏区寺院丁末约公元8世纪左右,藏传怫教开始在四川西部藏区流传,伴随着文化和宗教的改变,也开始了当地土著民族藏族化的过程。如今,这一地区仍保持着浓厚的藏传佛教氛围,几乎每一户藏民的家中都设有经堂,而无论是在乡间还是村镇,随处可见反映藏族宗教风格...  相似文献   

7.
藏族寺院经济的行为模式初探东噶仓·才让加藏族地区幅员辽阔,寺院分布点多面广,影响很大。因此,藏传佛教寺院在藏族地区一经复兴,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作为从属于藏传佛教寺院的经济活动,未能够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发展上仍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主要通过寺庙民主改革、寺庙爱国主义教育、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及推动寺院教育和学衔制度的发展,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藏传佛教界的调整适应,以寺庙管理由堪布管理向民主管理发展、以寺养寺的经济制度得到确立和发展、僧人培养由传统的寺院教育向多元化教育形式过渡以及僧人生活方式向现代转变等世俗化变革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反映西藏旧时寺院经济和僧人生活情况的文章较多,有国内学者的著作,也有国外学者的文章,但是研究西藏寺院经济现状、僧人生活情况及其它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情况如何,到目前调查研究不够。笔者对西藏寺院经济状况和僧人生活情况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作了初步调查供学者、宗教工作者以及广大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10.
清至民国时期,作为藏传佛教影响波及的青藏高原东缘的杂谷脑河流域,藏族寺院经济实力不容小觑。杂谷脑宝殿寺的历史进程既与藏传佛教演化轨迹密不可分,又与国家话语、区域社会政治生态融为一体。在藏区寺院经济的视野中,宝殿寺对杂谷脑市镇萌芽,甚而青藏高原东缘市场体系的发育,均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宗教组织情况乌拉特前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主要有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现有正式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20处,活动点89处,信教群众11825人,教职人员119人。其中,藏传佛教2处,教职人员25人,包括活佛2人,喇嘛23人,信教群众2459人;汉佛教2处,教职人员8人,信教群众1346人;天主教堂1处,神父1人,信教群众550人;基督教堂13处,教职人员84人,信教群众6270人。现有爱国宗教团体3个,即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基督教协会、伊斯兰教协会。其它宗教都设有教务管理小组等教务管理组织。二、宗教工作开展情况1、切实加强…  相似文献   

12.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大力发展宗教理论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深入研究藏传佛教,对其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开展藏传佛教教义阐释工作,是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地区共举办5所藏传佛教学经班,分别属萨咖教派、混合教派、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目前,我地区举办的各教派学经班基本满足了宗教教职人员的学经需求。  相似文献   

14.
巴彦淖尔市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宗教工作重点地区之一。主要有佛教(含藏传佛教和汉佛教等)、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多种宗教传入该地区历史悠久,且拥有众多的信徒。近年来,由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方针政策,总体上,宗教是稳定的。但也必须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宗教领域呈现出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特点。所以必须分  相似文献   

15.
自藏传佛教"后弘期"以来,藏传佛教与藏区社会之间已结成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着种种问题.究其根源,重要原因就在于宗教问题的存在,有时宗教问题就以民族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因其政治统治需要,元、明、清三朝均"因俗"实施了推崇和扶持藏传佛教的治藏之策:元朝独尊萨迦派,清朝格外优待格鲁派,明朝则以与藏传佛教各派等距离交往为策略.弱势的明朝之所以能保持藏汉关系亲善和睦与"西陲宴然"的政治局面,务实的藏传佛教政策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藏统一战线》2010,(2):34-35
苯教和藏传佛教是西藏的两大宗教,其中藏传佛教是藏民族的主要信仰,也是在西藏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从苯教的产生到佛教的传人,直到四大教派的产生和延续,宗教都深深地左右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和生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雅江县明确提出佛教寺庙稳则信教群众稳,宗教领域稳则全县基本稳的统战宗教工作理念,采取五抓五重措施,率先在甘孜州开展藏传佛教寺庙规范管理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抓宣传教育,重正面引导。通过组织召开30余场县乡干部大会、10次县级部门联席会、17次  相似文献   

18.
罗延焱 《人民论坛》2012,(17):166-167
西夏后期,藏传佛教逐渐传入,成为西夏佛教的重要特色。作为西夏主体民族的党项族有本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这种宗教讲求仪式、法术和诅咒等,它和吸收了藏族苯教的藏传佛教有某些相似之处。加之他们对吐蕃佛教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使得藏传佛教在西夏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19.
正 11月9日至17日,为提高藏传佛教界代表人士的政治素质和寺庙民主管理水平,省委统战部在省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云南省第15期藏传佛教代表人士培训班。来自全省藏传佛教寺庙不同教派的3名"拓然巴"、21名"智然巴"、16名"智然巴"高中初新型三级学衔获得者和22名寺庙民管会负责人参加培训。培训班邀请了省委统战部等部门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系统讲授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时代习近平宗教工作思想、藏传佛  相似文献   

20.
宗教是为封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寺院是宗教性的组织,但到了元代,寺院却成了社会性的组织。僧道的上层人物与世俗贵族一样,拥有广大的资产,他们已变成为元代的地主阶级。本文拟从元代寺院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元朝廷对寺院的优遇保护等方面,说明元代寺院经济发达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