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国庆6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们试图搜集了一些反映中国、印度、日本、古巴、以色列等5个国家发展速度的一些数据,与大家分享。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五个国家,一是因为它们都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建国,或是发生了国体与社会制度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印度1947年独立:日本从1945年起,由近代天皇制向现代天皇制转变,逐渐从一个封建集权制国家转变成民主国家;古巴是1959年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以色列1948年建国);二是特意选择了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三个非社会主义国家。看看社会制度对发展速度的影响;三是既包括了人口大国,也包括了人口小国。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人口接近9亿人。印度人口的年增长率是2.2%,也就是说,每年增加近2千万人。据估计,现在的印度人口已经超过了10亿。印度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虽然印度政府不承认在印度存在着不同的民族,而只承认不同的语言和宗教集团,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印度拥有80—200个民族。这些民族分属欧罗巴人种、蒙古人种和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等三大人种。三大人种在印度的居住都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印度是亚洲南部最大的多民族国家。印度人社会生活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力量,一是宗教,二是种姓。这两种力量…  相似文献   

3.
印度共和国,古称“天竺”,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南亚次大陆,系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重要通道。面积297万平方公里,有25个邦和7个中央直辖区。人口约10亿,由10个大民族和数百个小民族和部落组成,其中印度斯坦族占46%。印度是世界上使用语言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179种,宪法规定的就达14种,印地语为国语,但英语也很广泛。印度是世界上主要宗教发源地之一,印度教、佛教、锡克教等均发源于印度,全国有99.4%的人信教,其中约有83%的人信仰印度教。印度在17世纪沦为英国殖民地,直到1947年才正式宣布独立。印度为不结盟运动的…  相似文献   

4.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亚最大的两个国家,对该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由于历史原因,两国关系一直不睦,积怨甚深,多次兵戎相见。印巴分治55年来,长期尖锐的矛盾使两国都把对方看作对自己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这种威胁感至今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印度一直以“南亚第一强国”自居,其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保障印度“争当世界一等强国”。近年来,印度极力发展战略导弹和核武器,常规军备也稳步发展,军事力量不断加强,三军总兵力已达117.5万人,其中陆军98万人,海军民5万人,空军14万人。巴基斯坦则把积极防务印度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记者在中国的南部邻国尼泊尔工作多年,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尼泊尔始终有两大潮流,一股是尼中潮流,一股是尼印潮流,尼泊尔人对印度感情复杂、有爱有恨,对中国则一片赤诚;尼泊尔是个非政府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极为活跃的国家,据报道,两者的数量曾一度超过3.6万个,但中国研究中心是唯一一个尼泊尔人自发成立的、明确以国家为研究对象的组织。  相似文献   

6.
叶海林 《时事报告》2013,(11):42-43
对于21世纪的中国来说,印度意味着什么?有人认为,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大国,是中国寻求建立多极世界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有人认为,印度是阻挡中国进人印度洋实现蓝色海洋梦的主要障碍之一;还有人认为,印度是与中国有着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争端,并始终不肯放弃对西藏不恰当想法的重大安全挑战。  相似文献   

7.
正战后全球有两个海平面,一个是发达国家组成的高海平面,一个是发展中国家形成的低海平面。从低海平面往上走很开心,但高海平面的国家就陷入麻烦了——他们的资本都外流出去了,投到中国、印度去生产汽车等。现在其实存在.着三个海平面,我们升上来了,后面还有一个海平面起来了,越南的人工费用比我们低,印度的工资比我们低,非洲的工资也比我们低,  相似文献   

8.
项兵 《时事报告》2012,(9):23-23
我在参加一些国际性会议的时候,尤其跟印度人坐在一起,几乎每次印度都成了被表扬的对象,中国成了被批评的对象,这真是怪事。我们国家在开放程度上远远超过了印度,甚至超过了美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9.
语言在民族身份认同中具有识别、 构建和强化的作用, 对民族国家往往具有统一和分裂的双重作用。 当代印度独特的语言问题和语言政策对其国内的族群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属印度时期, 英国殖民者力图通过语言霸权达到同化印度的目的, 但却催生了现代印度民族主义。 印度独立后的国家语言规划面临极大的挑战;建国初期推行的印地 语国语化政策加剧了国内的民族冲突;原殖民语言 英语地位的恢复起到了平衡内部族群冲突、 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三语模式 ” 的确立体现了国家语言政策对复杂民族关系 的再一 次妥协。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两股潮流的冲击下, 印度的语言政策和族群关系仍将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0.
印度的富人     
印度是当今世界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有一半左右的人口饱受缺衣少食之苦。无数的穷人沿街行乞,露宿街头。然而,就是这个拥有众多乞丐的国家也拥有很多富人,他们当中有商人、实业家、建筑师等等。特别是近年来,印度从事软件业的人更是积聚了巨额的财富。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04,(7):17-17
东南亚各国民族众多,长期受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中国文化、西方宗教文化等外来宗教和文化强劲的影响,所以其文化是多彩多样的。如果从宗教和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东方的儒家传统文化。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4个国家,地理上它们连成一体,均是以佛教为主的国家。11世纪上座部佛教从印度、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再到泰国、老挝、柬埔寨,大约在13~15世纪上述国家完成小乘佛教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印度洋季风气候和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印度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2%的国土易发生水灾;28%的国土容易受旱灾;8%的国土易受暴风侵害,气象灾害给印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罗洁 《今日广西》2007,(4):14-17
说起东南亚,我们不能不对它表示敬意。 过去的东南亚曾被人称为蛮荒之地。西方人一直以来视东南亚为“远东”的一部分,称这里的大陆和岛屿为“印度与中国之间”和“印度以东的群岛”。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在此建立“东南亚战区”,东南亚才被看作是一个单独的地区。 之后几十年,该地区是世界上战乱动荡最频繁的地区,而今的东南亚却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目前,通常认为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等10个国家(东帝汶暂不算在内),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人口5亿多,除新加坡外,均属发展中国家。独立后的东帝汶也提出加入东盟。  相似文献   

14.
紫萍 《今日民族》2001,(11):9-9
本刊在金秋10月收到的200多份调查问卷沉甸甸的———哇,每位来信的读者都有许多出国旅游的“梦”呢。看看他们都想到什么地方吧: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奥地利、澳大利亚、前苏联、荷兰、埃及、日本、印度、朝鲜、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香港等。(“梦”及的地方还真不少,但不知为什么竟无一人想到非洲国家去旅游,兴许是还缺乏对非洲的了解,也兴许是非洲距我们太遥远,梦都梦不到哩。猜的。———编者)在国内旅游的情况呢?200多位读者中,有7%的没有外出旅游过;约20%的最远只到过昆明;可喜的是,50%…  相似文献   

15.
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以经济腾飞的高速度为世人所瞩目。而新加坡又属四小龙之首。它成功的经验之一:多元文化的民族和教育政策,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一、多元文化的民族政策的成就新加坡是移民国家,国民大多是移民,由四种人组成:华人占777%;马来人占14.1%;印度人占7.1%;其他人占1.1%。新加坡政府实行的民族平等的多元文化政策的精髓是:不给任何民族特殊的地位和权利,也不搞权利和地域分配;但实行尊重各民族及其文化的多元文化的民族平等政策。外界称新加坡是华人政权,实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但新加坡…  相似文献   

16.
菲尼克斯公司是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在中国的子公司,从一个小小的合资企业,六个人筹备起家,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由三个独资企业、一个合资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从六个人发展到一千多人,实现了100%的本土员工,100%的本土管理,没有一个德国经理。尤其是最近一年多以来,我们真正地认识到,优秀的中华文化,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应该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哪怕是像我们这么一个外商投资企业。  相似文献   

17.
相较于往届党代会政治报告,十七大报告论述文化的篇幅更大,体现我们党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文化生产力”是首次出现于党代会报告的新概念。对文化生产力的关注,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一个强盛的国家,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也要有繁荣的文化;不仅要有强盛的经济国力,也要有强盛的文化国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丽萍  李峻 《人权》2004,(2):53-53
多年来,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一直是国外媒体关注的热点,前往西藏采访的外国记者也在逐年增多。2002年,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泰国、印度等30多个国家的记者组成赴藏采访团分别到拉萨、日喀则、林芝、那曲等地进行采访,此次采访使他们对西藏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在推进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化互动的同时,也使民族国家的化主权受到严峻挑战。为此,我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世界化的交往,既坚持化主权,抵制化霸权主义;又坚持民族化的开放性品格,警惕化民族主义。“和而不同”作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既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化解明冲突的良方。  相似文献   

20.
《礼记》中关于君王后宫制度的规定,不应当从君王个人欲望的角度去解释,而应当从当时族群、国家、社稷的生存需要、政治需要和统治需要来解释,也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进行解释;这也是我们今天正确对待历史和文化传统应取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