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易靖茗 《台声》2013,(1):78-81
1995年,离开家乡来到东莞打工寻梦的她没想到,自己能在这个城市找到一个温暖的依靠,而这个可以让她依靠的除了这座城市的坚实,那就是来自台湾的他,是他使她能在这里安居乐业。如今他们结婚已15个年头了,说起自己和先生的故事,爱笑的她如此形容。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出现了到城市中经商打工的农民工群体。短短十几年时间,这支队伍像滚雪球般不断壮大,已经在农村社会中分化出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农民工阶层,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安土重迁”的格局。农民进城打工,用自己的辛勤劳作丰富了城市的生活,给城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宽阔平坦的柏油大道,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无不浸透着农民工的汗水。同时,进城打工也使他们看到了更加精彩的世界,在为城市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家乡开拓了一条富源。在乡土社会的变迁中,他们是…  相似文献   

3.
邓圩 《就业与保障》2010,(10):38-38
他们想要的生活什么样? 更加丰富多彩,不做赚钱机器 在广东省广州市夏茅工业区一家工厂打工的贵州女孩李梓瑶是个典型的"90后",1991年出生的她几个月前满怀着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来到了广州。  相似文献   

4.
磊磊的都市生活 江西姑娘磊磊今年刚满23岁,她对我说,从17岁那年出来打工,至今已整整6年了。  相似文献   

5.
农贸市场的边角上有两台IC卡电话,白天人来人往,但夜里,特别是9点之后,就冷清得像地狱。因为这里曾发生过一起凶杀案,熟悉这一带环境的居民,夜里是不会轻易到那儿打电话的。但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打工妹尤清妹,还有一个常牵狗出来溜达的少妇。小尤是我忠实的读者,她常会告诉我一些她身边发生的事。小尤在那附近与他人合租一间房子,白天在一家服装店里做工。她有个男友,在很远的广州读大学,她和他都是从闽西乡下打拼出来的。他们在高三的最后一天,在一片茶树林里第一次拥抱。因为小尤家穷,没钱上大学,便来福州打工。她与男友相约,一周打一…  相似文献   

6.
磊磊的都市生活   江西姑娘磊磊今年刚满23岁,她对我说,从17岁那年出来打工,至今已整整6年了.   ……  相似文献   

7.
他们有着花儿一般的年龄,他们本应事受阳光和雨露的恩赐,纵情歌唱、开怀大笑,然而过早担负起家庭重任的他们,脸上却写满了与年龄极不相称的艰辛和苦涩。痛,在角落里蔓延许多在外打工者都有这样的经历,他们都是从很小就开始了打工生涯,家住四川农村的张玉珠就是这些打工者中的一员,她告诉记者,当年她离开家打工的时候只有十五岁。因为家里的贫困使她不得不放弃学业,挑起生活的重担。在有些工厂的角落,有这样一群人,他  相似文献   

8.
云鹤 《中国保安》2008,(5):41-41
案例:李秋弟是名女保安员,今年还不满20岁。但是在5年前她就已经从老家出来打工,这期间她曾作餐厅服务员、工厂小工、私人客车的售票员等。现在这份保安的工作是老乡介绍给她的,在一所中学执勤。每当看到教室里上课的学生,她的心理就会酸酸的。曾经她也是名学生,而且还是班里的三好学生,但她只读完了小学便在父母的要求下辍学了。她是家中的老大,下面还有  相似文献   

9.
正他们是候鸟,迁徙在农村与城市之间;他们有点"被边缘",生活在城市,却又不完全属于城市。他们的名字叫农民工。漂泊在城市里,心中都有一种温暖的渴望,这种温暖就是这个城市的"温度"。在南宁打工5年多,黄海碧真切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温度。来自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黄海碧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忠厚善良、耿直实在。与建筑工人、服务员、清洁工等一些低  相似文献   

10.
春节刚过,一批批民工紧随着节后返城高峰,踏上属于他们的打工旅程。在北京站的出站口,可以看到大批因一时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滞留在此的民工。他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其中许多是从甘肃、山西过来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北京,刚刚下了火车,还来不及到天安门广场看上一看。记者在北京火车站采访民工时发现,那些出站后东张西望、一脸茫然的大多是第一次出来打工的“新人”,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较弱,记者问他们时有多半不知如何对答,而那些下车后直奔公交车站的多是有打工经验的“老人”,在这些人的眼里,你看不见丝毫的慌乱,而且他们说起话来更是…  相似文献   

11.
张宁 《就业与保障》2011,(10):48-49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一批经过基础教育之后就进城打工的80后、90后。面朝城市,跻身于流动性最强的一个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概念不那么熟悉;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生活,而城市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贫困地区农村校外青少年出路和生产技能需求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10个省份贫困地区1843名农村校外青少年的问卷调查发现,干农活、做家务和外出打工是贫困地区青少年辍学或初中毕业后的主要出路;对城市的不信任感成为他们进城打工的最大障碍,正确引导势在必行;他们学习生产技能的需求有较大缺口,需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贫困农村地区信息资源相对匮乏,亟待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5,(8)
<正>喻静,20岁出头,是一位年轻的妻子,今年和她的丈夫第一次一起出来找工作。虽说企业用工荒,但由于丈夫之前没有经验,找工作处处碰壁。加上对于未来家庭、生活的考虑,喻静说出了很多外来务工者的心声。2015年3月,记者在广州某场招聘会上遇到了与丈夫一同找工作的喻静。与数以千计的外来打工者一样,他们忙碌地穿梭于各种企业招工场地。喻静,20岁出头,是一位年轻的妻子。她曾在增城等地的服装厂工作过,算起到外地打工的日子已有两年。喻静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寻找的工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初.揭红云一家正式办理了入户广东省中山市的手续,由“打工妹”成为中山市市民,实现了她的城市梦。中山市曾获联合同人居奖、全田阳林城市、全同最具幸福感城市等一系列荣誉。  相似文献   

15.
六年前,主人突然扔下了她收养的一对双胞胎孩子悄然失踪,小保姆毅然决然地担起了抚养这两个孩子的义务。从此,她在这个城市租房子,靠打工挣的钱养活没有血缘亲缘关系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740条政策措施。一年来,2亿多到城市打工农民的生活因这一政策而悄然改变着。一年间,他们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劳碌奔波,靠自身的努力收获着笑声与眼泪、呼声与企盼、命运和权蠡。这里选取的是3对打工夫妻的生活片断。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农民工正在加速走向城市,投身城市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02年3月中旬,福建警方接收了一批日本遣返的福建籍偷渡者,其中一个捧着骨灰盒的少女格外引人注目。她叫陈云霞,福建省长乐市人。死者是她的男友崔宏海,原福州一家广告公司的美术设计。在拘留所,谈及他们偷渡到日本打工的往事,陈云霞泣不成声——  相似文献   

19.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符号:民工。他们.有一种共同的经历:进城打工。他们是农民的后代。他们因长年累月在林间田野躬身扶犁而变得黝黑壮实的身躯里流淌着淳朴善良的天性,也流淌着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在无数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他们锲而不舍,用他们的智慧与勤劳的双手,为城市的建设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为城  相似文献   

20.
<正>打工文化正通过在文化上自主发声,来促进声音、信息的公平流动,同时也建立打工者的文化自主性融入城市不仅是打工者的渴望,现在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多年来,他们并未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这种"无根"的状态造成了打工者身份和自我价值的缺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打工文化"应运而生,而蓬勃发展的民间组织成为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