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娟 《人民论坛》2024,(5):96-98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全面推进国际传播工作。通过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鲜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问题的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际化势在必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国际传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国际传播的必要性和主要障碍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际传播中必须把握的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3.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把牢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传播话语权,讲好融贯中西的"中国故事"对于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有重要意义。中国面对东盟国家的话语国际传播存在明显短板,需要通过正视差距、加强顶层设计、调整传播战略、完善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等路径进行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明确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预期目标,是进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活动的思想前提。把国际社会看作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对象,大致有三个层次的预期目标:一是国际社会承认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客观性;二是国际社会理解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合理性;三是国际社会吸纳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人类性。  相似文献   

5.
在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实现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汉语传播对象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是一种跨文化认同,是在认同母语文化基础上对异文化的认可和接纳。培养跨文化意识、克服跨文化冲突,是汉语国际传播中实现中国文化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徐平 《人民论坛》2020,(1):64-6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在国际重要场合强调要建构对外宣传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信息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关切到一个立体、全面、真实的中国能否被国际社会了解和认同。习近平同志灵活运用“言—象—意”“赋—比—兴”“气—韵—味”“譬—喻”“隐秀”“情景(境)”等古典诗学手法作出了许多经典比喻,对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具有指导意义。启示我们要建立中国特色全球共通话语体系,正视差异精准化传播,实现中国元素的国际化表达。  相似文献   

7.
国际互联网是对外传播的重要平台,因此,利用好国际互联网平台进行对外宣传工作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关键路径之一。当前在国际互联网对外宣传工作创新方面,应创新国际公众参与门户网站、推动互联网宣传的语言转换、开发多样化网络文化产品,以及积极介入国际知名网站。  相似文献   

8.
话语是观念权力与物质权力之间的媒介工具,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做好中国政治话语的国际传播是其中关键。在提升中国政治话语的国际传播效能过程中,需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内在支点,以多模态的话语表达,形成中国特色的价值话语体系。在此基础上,还要链接各政治话语主体实现对国际话语霸权的突破,探索政治话语文本的社会共写来力避官方话语独白,从而形成有效的协同传播机制。此外,还要成为中国政治话语构建与流通的主导者,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政治话语精准译介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9.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在当今中外经贸紧密合作的背景下,我们要积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是展现新时代我国国家形象的题中之义。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应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通过积极推进经济贸易交流、构建多元化的全球合作平台、创新方式方法讲好中国故事,多角度、全方位地彰显中国担当、传递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