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余翔  李红  罗玲 《学理论》2012,(26):209-210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学生的道德水平也显得参差不齐.近年来,作弊这一有违学校规章的不诚信行为在大学校园里愈演愈烈.在高校学生的诚信缺失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时,大学生首先需要加强自身的诚信意识,将其内化为自我坚定的信念,从容减少考试作弊.高校也应从诚信制度建设方面来减少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同时提倡以预防为主,惩戒为辅的理念来指导行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这不仅是因为学术界急功近利,也是因为有关法律制度缺失、监督和惩治的力度严重不足.对此,必须用法律手段来规制,才能改变道德谴责的弱势效果.立足现实,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路径选择主要是依据我国国情,遵循特定的治理原则,健全法律规章体系、设立专门机构及确立科学的实体与程序规范.  相似文献   

3.
作弊是一种不良道德行为。它是少数学生在某些外部原因影响下,通过一定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作弊意识和作弊行为的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儿童产生道德意识并用来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是从小学初期才逐步开始的。这时,学生开始接触考试。对考试在学习上的意义和考试的道德原则,他们还缺乏了解。尽管教师要求考试时不得作弊,学生也知道作弊是错的。但是,有的学生仍然有作弊行为。例如:看邻桌同学的考  相似文献   

4.
汤小红 《学理论》2010,(19):235-237
考试是测度和甄别人的各方面个体差异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检测、量才、选拔和激励等多方面的功效。考试作弊作为考试行为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对考试方法的消极否定,对教育功能的直接破坏。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存在偷看、代考、夹带、暗示、换卷、传递等多种形式和合谋型、个人准备型、临场起意型等几种类型,并呈现出范围普遍化、动机公开化、人员复杂化、行为群体化、手段现代化等多种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考试作为学校检验教学质量、体现教学水平、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考试,学校可以对老师、学生一个阶段的教学和学习做一个相对合理的评估.但是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成为大家都知道的"秘密",考试没有任何公正公平性可言,同时考试的意义被完全抛弃.因此,针对大学生作弊现象提出一些管理建议,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作弊之风的蔓延.  相似文献   

6.
<物权法>的制定,是宪法确定的"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的一次真正落实,也划清了公民(社会)和政府各自行使权利的界限.然而,由于政府拥有任何个别公民都无法拥有的强制力量,公民私有财产受到政府权力膨胀或滥用侵犯的危险最大.因此,为了贯彻实施好物权法,真正落实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有必要采取措施对政府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7.
诚实守信是"无用的别称"?上海市社科院最近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有90.2%的人认为诚实守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吃亏.上海市社科院青少所做过的另一项调查显示,部分青少年在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时,过于强调实惠实用,导致道德界限的模糊不清.在对待考试作弊的问题上,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只要能考得好成绩就可以"或"无所谓",23.8%的学生承认"如果其他人作弊,我可能也会跟着作弊".  相似文献   

8.
乞讨行为从来都不是一种被社会道德或国家法律所倡导的行为."行乞权"既不是公民的生存权,也不是一项"穷人的道德权利"或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权利.在"行乞权"之争中,暴露出长期以来法理上,以及近些年来人们在人权理念上的种种误区.逻辑上和实践中,从法无明文禁止之处不能必然地推导出权利.人权不是一种排除义务的绝对权利,或可以凌驾于一切社会规范之上不含界限的一种特权.  相似文献   

9.
姚继冰 《理论探讨》2003,1(4):31-3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概念一般是在"异化劳动"的意义上被解读.而实际上,劳动概念在<手稿>中是一个多重含义的复合体.青年马克思以古典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为思考的出发点,以劳动为其关注的核心概念,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由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引发的劳动的悖论,并在试图解决这一悖论的思想进程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与此同时,由于现实的历史的逻辑思路的介入,最终导致了<手稿>在深层的理论逻辑上呈现出多重逻辑交织并行的复杂局面,作为外在反映,劳动概念也呈现为多重含义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10.
一、政府规制的内涵 "政府规制",又被称为政府管制、政府渊节等名词,都是来源于英文的"government regulation",由于regulation有规则、规章、法规、管理、控制、调节、调整等多重含义,学者们出于对regulation理解的不同,所以也被译为规制、管制、调节等.日本学者植草益将它译为"规制"."政府规制"凸显了它是在法治背景下的有规可循的管制活动,必须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而不是随机的、自由裁量的任意行为.  相似文献   

11.
现实的政府在运转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偏离"制度和法律规定的行为和状态,仅仅研究法理上的政府很难客观解释和评价这些现象。政府过程的研究视角可以对政府作动态的考察,在理论上提出"偏离"假设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分析现实中政府的行为,从而有机的连接了政府学说的理论与实践。政府行为中的"偏离"不完全是一种应该否定的现象,某些政府行为与法律制度的差别也许正是制度创新的起点,在这个意义上,实践与规定是一个双向激励的过程,它们在动态平衡中保持着我们政治体系的活力,激发着政治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自主选择权"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兴运 《理论导刊》2005,3(4):63-65
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主观自愿,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所享有的自由选择商品或者服务、实现其消费利益的一种手段,它由主观自愿权和客观自由权构成.自主选择权作为消费者的一项重要权利,应该受到保护和尊重.消费者在行使这一权利的时候应该坚持"依法行使"、"相对行使"的原则、应该有一定的限度.立足现实,要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相似文献   

13.
陈思燕 《学理论》2012,(35):243-244,262
在新形势下,学生从网络、电视等信息平台中获得许多不良的资讯,导致学生的作弊思想越来越复杂化,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学生考试作弊,不仅严重损害了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还不利于学生的诚信建设。独立学院作为一个新兴的办学体,其学生考试作弊有其特点和成因。新形势下学生考试作弊的思想教育的工作对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指导工作;考试过程加强管理,尤其是过程监控。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越来越具普遍现象。不管是知名学府,还是一般的专科学校,都不得不为大学生的考试作弊大感不妙,痛心疾首,更有些莫可奈何。 (二)国家教委每年明令再三,而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未见多大的收敛。连续七年,针对学校的考试舞弊风,国家教委要么发传真,要么开电话会,下指示,打招呼,希望各高校以教风促学风,以学风正考风,严加管理,可考试作弊仍然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特点、心理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对当前高校中的考试作弊现象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提出了减少作弊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奖励应依法进行,但现实中违背法律规定进行奖励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从应然和实然层面看,应从行政奖励的事前规制、程序规制、实体规制和事后规制等角度进行规范,以完善我国的行政奖励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国上下特别是在党员干部中,掀起了一个严厉打击赌博活动的专项政治高潮。对此,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但在禁赌的过程中,各地似乎只注重打击"大赌"、"豪赌"行为,而对普遍存在的"小赌"现象却往往视而不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漏、一种疏忽、一种遗憾。 赌博,是一种严重败坏社会风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9,(12)
有所敬畏是人作为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伦理遵循。道德敬畏作为人性本质规定,是人的心性秩序的自我建构和自律自约,其表达的是一种对于社会规则、法制规章、伦理规制、社会崇高与神圣等的敬重、诚服、慎行的价值态度和道德感情,于人、于己、于社会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具有不可或缺性。道德敬畏的实践切点根本是敬畏生命,关键是敬畏,归宿是敬畏社会。唤醒和培育道德敬畏之心,需要主体的道德修为锤炼,社会优良风尚的孕育,以及法治规制的跟进与维护。  相似文献   

19.
在近年来的反腐败斗争中,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两面人"现象颇为引人注目。"两面人"行贪腐之实,却要给自己披上廉洁的伪装,具有信仰与现实要求分离、实有道德与从政道德悖离、认知与践行分离的典型特征。而掩盖从政行为的失范、干部选任管理中"明规则"不张与"潜规则"盛行、组织的过于信任与监督的缺位、党组织和公众的知情权不足与官员隐私权过大是助推"两面人"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有效防治"两面人",必须持续不懈地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大党纪政纪国法的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20.
政府行为是一种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其行为结果涉及到所有人的利益,不仅要求政府在其行为中遵守道德原则规范,而且要求政府不断地根据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来合理地调整其应该履行的职责,主动地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并通过履行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来积极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