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社区高龄独居、高龄空巢、残障失能、低保特困、重病大病、孤寡失独等"六类"特殊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家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基于对合肥市蜀山区"六类"特殊老人养老方式选择的调研,聚焦城市社区"六类"特殊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症结,从探索多元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构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主体责任与主导功能建设等五个方面,对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政府、社会、家庭、市场和谐共向性的社区特殊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深度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之际,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依据多元福利主义关于多元主体功能分担的原理,分析了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政府-社会-市场-家庭)之间功能冲突的现状。基于此,从多元主体责任分担的视角构建了四主体相互依赖的发展路径:要求政府在养老服务市场的引导中做到放权不越位,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特长,坚持市场在服务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培育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主动消费意识。总之,四主体良性互动和分担的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的培育有赖于服务需求分级分类管理和充分竞争的养老服务市场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社区居家养老通过家庭、社区、专业化服务机构的相互协作和配合,借助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机构在养老方面存在的不足,正在成为一种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新型养老模式。基于2018年的实地调研数据,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环境设施、项目内容两个层面来评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绩效,进一步利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养老服务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社区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居民认可度较高;养老服务供给三个层面发展不均衡,日常生活服务、精神慰藉服务发展较快,满意度较高,医疗护理服务发展缓慢,满意度较低。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个人特征层面的性别、月均收入,环境设施层面的生活环境,养老服务层面的日常生活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等变量显著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老龄化继续深入的背景下,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功能越来越弱化,与此同时更加符合国情的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主要借鉴,探讨目前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路径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各方的角色分担,包括政府主导、服务机构的技术支撑、社区力量的配合与参与评估机构的多维主体,形成了居家养老服务强大的社会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社区居家养老呈现了一定的优势。南京、大连、上海、宁波、兰州五个城市都在社区中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但运行模式不尽相同,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也有着不同的定位和分工。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主办、层级联动,政府主导、中介运作,政府购买、民间组织承办。每种模式都各有利弊,只有明确参与各方的定位,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才能保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传统养老方式受到挑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济南市洪家楼街道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根据洪家楼街道探索经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创新形式,实现灵活化、人性化、个人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特别帮扶困难老年人;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标准化运作;配备多样化、现代化、体系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7.
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弥补了传统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的不足,是我国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养老政策体系框架下,社区居家养老存在多元主体的参与困境,政府、市场、社区以及家庭责权不明、界限模糊。基于此,从福利多元主义框架入手,明晰政府主体的参与边界,平衡市场逐利性与福利公益性之间的矛盾,提高社区参与的主体性自觉,提升家庭主体的参与意愿和能力,可以对社区居家养老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家养老模式符合中国老年人在家养老的养老传统,能有效降低社会养老成本,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改善城市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丰富服务内容,建立高素质的养老服务队伍,培育民间组织,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在当前及可以预期的将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不健全,社会养老产业难以很快发展,居家养老必然是主要的养老模式。但是,新的“居家养老”必须与“社区养老”相结合,依靠社区养老服务来发展、完善居家养老。而要做好居家养老工作,关键在于各级政府应该承担责任,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家庭和社区分别发挥着重要的基础和依托功能。以家庭和社区资源整合为基础的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与重点。纵观国内外经验,制定和完善系统性的、可操作性政策体系是推动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根本保障。因此,为克服由于认识偏差、职能分割等原因造成的政策缺失以及"碎片化"问题,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迫切需要从组织体系、服务体系、资金保障体系、运行机制等四个层面进行通盘考虑、综合施策,不断推进其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时代背景 (一)社区居家养老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议题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社区为依托,整合社会、政府、社区、个人等各种资源,让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接受就近而便利的服务,即社区居家养老日益成为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养老方式。早在1948年英国《国民救助法》就要求地方政府“为所有由于年龄、虚弱或其他任何情况而需要照顾的人,提供居所照顾”,而1977年英国制定出台的《全面健康服务质量》则明确提出地方政府对老人提供照顾和上门服务。自八十年代以来,很多发达国家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及社会发展需要,将大量精力投放到居家养老服务上,进一步发展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如澳大利亚曾推出“社区老年人服务项目”、“高级老人居家照顾计划”、“家庭及社区服务计划”等,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护理、协助购物、维修家庭设施等各项服务;英国在1998年推出《社区照顾现代化》,提出“以社区作为区域结合所有社区照顾资源,整合专业技术和服务,减少管理科层制”;美国在许多社区设立了荣誉公民社区中心、上门送饭服务所、建立针对体弱多病老人的服务性公寓等,可以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成为现代国家的重要养老方式之一。就我国而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我国2012年底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国际标准规定,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那么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国际标准,我国已是一个标准的老龄化国家,而济南市历下区  相似文献   

12.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的养老形势十分严峻,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却日趋弱化,机构养老所能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建设一种新型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十分必要。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制定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服务水平、完善组织协调机制,促使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建设进入良性运行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北京、天津、保定三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的实证调查结论,借鉴国外成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提出我国应构建政府、大学生、高校、社区、老人有机联动的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并提出机制运行的三层面保障制度以及大学生长期参与为老服务的原则、内容及工作流程,保证机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当前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近年来,针对老年人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在矿区为老服务基础上,部分矿区对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了有益探索。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走政府、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养老保障道路。  相似文献   

15.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的满足受到个体社会资本结构和资源多寡的影响。社会资本主要通过社会互动效应、信任效应、互惠效应、规范效应影响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实现方式。实证研究发现,农村空巢老人在经济收入、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卫生、精神慰藉、社区服务享受和社会资本建构能力等方面面临居家养老困境。这些困境可以追溯到养老观念变迁、家庭结构变化、城镇化推进、乡土文化变迁等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社会资本结构及存量的变化。具体而言,农村空巢老人的人际网络不断疏化,信任资源不断流失,所依赖的社会规范不够健全,互惠式能力不断弱化,赖以生存的农村社区发展尚未成熟。改善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困境,需要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社区、政府和社会等多元主体从互动、信任、规范和互惠四个维度构建与丰富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6.
伴随急速老龄化阶段的来临,居家养老作为社会化养老的基本方式而倍受关注。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对合肥市居家养老现状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呈现出几个特点:养老需求方式多元化、发展性养老内容需求较大、对政府财政高度依赖及随迁老人养老需求异于总体需求。这些需求特点受收入、年龄、家庭人口数量、主体特征等因素影响。从供给方面老看,目前合肥市居家养老面临社会性力量供给不足、发展性服务供给较少、内外埠老人待遇不均等及社会性养老金覆盖不足等供给制约问题。建议从增加可支配收入、正视随迁老人地位、丰富养老服务供给、引入社会养老服务及健全社会性养老金增长机制等方面着手,以期实现供需平衡,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7.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 以社区为中心,将社区作为依托,由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提供养老资源的一种养老模式.以Gilbert Specht & Terrell提出的社会政策分析架构为基础对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进行分析,以期深入了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进而对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提出更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人口老龄化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明显,因此,需要紧密结合我国老龄化社会国情、民情、老龄化人口需求,综合考虑政府的财力、物力、社会的供给与服务、家庭的责任与能力,进一步细化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与方法。文中从社会支持网络的视角分析养老保障问题,将其按支持网络内容分为物质支持、精神支持和照料支持,按支持网络主体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构建包括政府制定养老规划、提供税收优惠、创新政府购买方式、完善医疗照顾在内的养老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9.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兼顾了家庭赡养、政府福利和社区服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近年来成为政府极力推行的未来养老模式的首选,各地城市社区也展开了实践探索。但这些探索尚缺乏成熟的理论准备和系统的政策设计,既反映出当下我国社会建设理论尚未成型.又为构建基于中国经验的社会建设理论提供了扎实丰富的本土化材料。  相似文献   

20.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这项工作在全国和湖北省都还处于起步试点阶段.文中结合对武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地调研和访谈,总结武汉市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经验做法,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市的实际情况提出继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