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抗战时期中国出现了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奔赴延安的潮流,他们到延安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陕甘宁边区建设及其取得的显著成效,有力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和社会建设方面同样有能力有办法,这是吸引很多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在延安整风运动的背景下,毛泽东重新厘定党的文艺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并直接指向造就为本阶级服务的“有机知识分子”,进而夺取中国革命的“文化领导权”的政治目标。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整顿文艺队伍、使知识分子有机化以及确立党对文艺工作的政治领导等方面人手,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文化领导权的蓝图和操作手册。他从知识分子文艺家必须做党的事业的“工具”和“螺丝钉”的逻辑前提出发,将知识分子文艺家内心“化大众”的伟大使命转换为“大众化”的现实任务,成功地解构了他们的精英心态,消除了其内心个人主义思想的抵抗,完成了知识分子有机化的塑造过程,从而走出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在延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这一群体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对提升中共干部队伍的知识化水平﹑促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传播﹑推动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及新中国的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延安整风中,中共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延安知识分子进行改造,最终使延安知识分子实现了群体转型,成为具有无产阶级思想意识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在延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这一群体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对提升中共干部队伍的知识化水平、促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传播、推动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及新中国的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延安整风中,中共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延安知识分子进行改造,最终使延安知识分子实现了群体转型,成为具有无产阶级思想意识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为了教育好广大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延安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及干部学校。为了改造知识青年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高校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从思想上改造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出卓有成效又凸显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主要有:理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与当前具体实际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奔赴延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从沦陷区,从国统区,从海外,穿越千山万水,历尽千难万险,来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投身抗日斗争,接受革命的洗礼。当年奔赴延安的壮举,给我们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迪。 奔赴延安,首先碰到的是“择路难”。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犯,每一个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特别是血性青年都具有抗日救国的强烈愿望。可是救国之路在哪里,并不  相似文献   

7.
马冬 《党史文苑》2016,(4):20-23
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为代表的,抗战时期延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时代化和民族化的教育宗旨,政治化和生活化的教育原则,灵活化和丰富化的教育方法,专家化和多样化的教育师资,实用化和精品化的教育内容的教学实践,独辟蹊径地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学途径,事半功倍地解决了抗战紧缺的军事和政治干部,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我们党坚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抗战服务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基本教学内容,创办各类学校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时期,我们党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覆盖的教育对象较为全面、教学内容服务于抗战、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培养了一大批为抗战服务的优秀军政干部和知识分子,解放了妇女的思想,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为当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关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助力青年成长成才,继承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作风的教育,同时要把握时代动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大批知识分子奔赴延安。边区对知识分子的尊重,最终落实在两个方面,一是要让他们有事可干,二是要有相当的物质待遇。虽然物资匮乏,生活异常艰苦,但边区对精神劳动的尊重,绝不是停留在口头的赞美,而是通过有差别的供给制,外加专门针对知识分子的稿酬制,给予切实照顾。这种特殊照顾,出发点当然是为争取更多的知识分子投入到中国革命事业当中来。它还说明:第一,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向往、追寻、融入进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政党。第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就已奠定的优良传统。第三,在经济收入和物质待遇上,我们党从来反对自己的干部去攀比其他高收入者。第四,知识分子投身到为人民和民族的大事业中去,并作出贡献,就会得到理所当然的尊重。  相似文献   

10.
孟红 《党史文汇》2012,(5):16-24
1942年春,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动了全党的普遍整风.毛泽东恰好分管延安文艺界的整风.由这样一位有着远大政治眼光和深厚文学功底的人来主持文艺界整风,势必产生空前的轰动效应和久远的历史影响. 其时,随着奔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增多和革命文艺运动的深入展开,人们对陕甘宁边区文艺的许多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杨秋凤 《求实》2006,3(Z2):35-36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廉政建设的举措 (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廉政建设的根本.抗战时期党根据当时的复杂形势,有针对性地在全党范围内进行如下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2.
从1949年初北平解放到1950年底,全国开展了以大学教师为主要对象、兼及中小学教师的政治学习运动。这实际上是革命胜利后党发动的第一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作为建国后政治运动的源头,它上承延安整风,下达从批判《武训传》到“文化大革命”的历次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党在运动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起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成为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色,也为我们今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带来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对毛泽东的思想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政治建设思想、经济建设思想、文艺和知识分子思想、党的建设思想、外交工作和国际战略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新形势下,总结学术界对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取得的成绩及其不足,对深化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知识分子"三性"也即知识分子的阶级性、革命性和人民性一直是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中的核心话语。在延安时期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再次对其作出了深刻的理论解读。其中包括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的政治属性、知识分子先锋和桥梁的革命作用以及知识分子文艺创作应坚守的人民性方向等。这些思想对于指导党制定知识分子政策、开辟文艺工作新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志勇 《求实》2000,5(8):34-36
知识分子问题贯穿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处理知识分子问题的一个优良传统。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代背景下,新情况、新问题、新思维、新观念层出不穷,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这使我们不得不再次思索这么一个问题如何加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将从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为什么、怎么样改进和加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彭飞 《党史纵览》2004,(4):18-22
20世纪30年代末,延安是进步青年和左翼知识分子向往的革命圣地.各地青年和进步人士激情满怀,或孤胆上路或拖家带口,形成了奔赴延安的滚滚热潮.至1943年12月底,"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就文化程度而言,初中以上71%,其中高中以上19%、高中21%、初中31%,初中以下约30%."(任弼时语)当时延安的知识分子在地域上主要有三个来源:大后方、沦陷区和根据地.这三类知识分子被毛泽东形象而笼统地归纳为"上海亭子间的队伍和山上的队伍".  相似文献   

18.
人文关怀视域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达到“应然”状态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有效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难以达到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由“实然”到“应然”的期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因此,走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之困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之效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在价值定位、目标制定、内容设计和方法实施上更多地融入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全面抗战爆发后,大批胸怀理想信念的爱国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赴延安之路各异,有的顺利到达延安,有的比较曲折,有的一路上备尝艰难。研究分析这几种状况,有助于进一步挖掘青年知识子理想信念,把握国共关系状况以及深入理解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不易和艰辛。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管理功能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新庚  罗雄 《探索》2006,(6):110-112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趋向,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管理功能越发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渗透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它通过思想整合与价值导向减少社会成员、组织间的沟通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思想政治教育以“柔性管理”弥补制度化管理“刚性过度”的不足,提高复杂环境中社会管理的柔韧性与应变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的内心和精神的关注,真正实现社会管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