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辉 《小康》2005,(4):14-16
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中有个重要指标,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小康”概念主要从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进行阐述的。衡量是否小康,必须把“生态小康”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生态小康”的本质是绿色的、是清澈的、是洁净的、是安宁的、是健康的、是和谐的、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中有个重要指标,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小康”概念主要从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进行阐述的。衡量是否小康,必须把“生态小康”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生态小康”的本质是绿色的、是清澈的、是洁净的、是安宁的、是健康的、是和谐的、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3.
颜剑 《小康》2005,(1):38-38
你衣食无忧,或许更重视生活质量;你进入了城市,因而追求发展空间;你挑战未来,是否拥有足够的技能;你面向社会,如何以资信来提升你的高度。《小康》杂志追求小康,请问——你小康了吗?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1,(5):61
2011年4月,《小康》杂志联合有关专家及机构,分别从对周边环境状况评价,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体系评价,环境保护的政府投入、执行和效率认同度,环保意识与参与程度的自评,生态环境保护前景预期  相似文献   

5.
张辉 《小康》2005,(6):12-14
中国人在对寿命的追求、对死亡的克服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与世界发达地区的距离日益接近。但同时,国人也日益追求生命质量,主观的“挑剔”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小康》2008,(8)
2008年7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腾讯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态小康进行了调研。参加调查的人数为9283人,经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07~2008年度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为56.9,比上年的56.6略有提升。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7.
谭畅 《小康》2013,(8):92-93
绿色产业、绿色城镇、绿色消费,2100多位国内外政商领袖,在生态城市贵阳,共同探讨绿色变革与转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说,"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小康》2008,(8):52-55
2008年7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腾讯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态小康进行了调研。参加调查的人数为9283人,经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07~2008年度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为56.9,比上年的56.6略有提升。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9.
《小康》2007,(9):16-18
这一年,中国生态小康指数没有如预期的那样有所提高。 2007年8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态小康进行了调研,并经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06-2007年度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为56.6,与上年持平。 其中,对周边环境状况评价为50.5分,比去年下降0.3分: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体系评价为82.4分,对环境保护的政府投入、执行和效率认同度为44.5分,相比去年略有提高;环保意识与参与程度的评价为54.8,比去年提高0.4分;生态环境保护前景预期为73.1,相比去年稍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6,(9)
正"水十条"发布一年以来,公众的感觉"好多了",在"公众眼中最可怕的七类污染"排行榜上,水污染的位次下降了,而垃圾污染和土壤污染的位次均有所提高,"土十条"实施在即,绿色正跃升为"十三五"发展的主色调。绿色发展,不仅要绿色,还要有发展,既赢得金山银山,又让绿水青山常在,才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生态环境部的成立,未来环保机构的职责将从点源污染防治走向大区域、大生态的环境监管。对此,人们寄予厚望。超六成受访者相信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前景会越来越好。您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如何?在"2018中国生态小康指数"调查中,面对这个问题,30.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好",2.4%的受访者评价"非常好",二者合计32.7%,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0.4个百分  相似文献   

12.
小康社会的第一个标志,就是饮食小康,吃什么,怎么吃,关系到民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命运。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是否能吃饱?是否能吃得安全?是否能吃得健康?政府在吃的问题上管理得怎么样?《小康》将首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为你提供中国饮食小康指数。  相似文献   

13.
正在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中,最让受访者担忧的是淡水资源危机和垃圾成灾。围绕着环境治理的各项工作,我国正构建起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0,(16)
正空气质量关系着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感。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胜之年。通过"2020中国生态小康指数"调查,中国公众对这场"蓝天保卫战"做出了客观评价。"到2020年,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这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胜  相似文献   

15.
盈竹 《小康》2005,(11):15-17
曾经有人唱道:最近比较烦,比较烦。也有人唱道:你快乐吗?我很快乐。还有人则唱道: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是缺乏快乐,还是知足常乐呢?转型期的中国人,是更烦了,还是更快乐了呢?  相似文献   

16.
程衍方  张辉 《小康》2005,(3):44-44
中国曾经有句特色口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宅作为一种社会财富的形态,通过对它的占有、分配及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或间接地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志 《小康》2007,(9):76-77
生态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廖:在中国的辞典里头,从年轻的时候我就喜欢四个字,一个是"小康",一个是"大同"。我对"生态小康"情有独钟,我眼中的生态小康是什么?咱们还是来拆解字,中国字是载道的。  相似文献   

18.
程衍方  潘益杰 《小康》2005,(2):51-51
小康社会的第一个标志.就是饮食小康,吃什么.怎么吃,关系到民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命运。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是否能吃饱?是否能吃得安全?是否能吃得健康?政府在吃的问题上管理碍怎么样?《小康》将首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的你提供中国饮食小康指数。  相似文献   

19.
张辉 《小康》2005,(7):14-1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今天,中国从计划走向市场的历史进程中,民众的消费欲望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并不断发酵、膨胀,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妙景色。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07,(2):14-15
2007年1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饮食小康”进行了调查。《小康》主要从恩格尔系数、食品供应、饮食安全、营养结构、政府监管体系及力度等五个方面来衡量饮食小康指数。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饮食小康指数为72.7分,比上一年度的71.5分提高1.2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几年中国饮食小康指数总体趋势将会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