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历史上各个时期,“先生”这个称呼的对象有所不同。 《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一“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2,(23):80-81
日前,有网民在某网络论坛上曝料,称浙江省桐乡市公证处某领导年薪有80多万,而普通员工只有三四万;领导们去阳澄湖吃了次螃蟹,居然报账十多万元。该网民的依据是一份盖有“桐乡市审计局”印章的“审计报告”。  相似文献   

3.
(一)今年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生115周年。先生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在万家墨面、风雨如磐的暗夜中,用手中紧握的如椽大笔·奋战到1936年10月19日逝世.至今已经60个年头了。先生病逝后遗体上覆盖着“民族魂”的大旗·集中表示了一切具有良知的中国人对先生无限的景仰和永恒的祭奠。(二)毛泽东同志以其横空出世的气魄,博古通今的学识和精辟独到的见解,经常评论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而对于鲁迅先生.他连用了三个“伟大”一个“空前”。这个最高的赞誉,在毛泽东评价的杰出人物中是绝无仅有的。毛泽东毫无保留地说,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  相似文献   

4.
何小军 《学习导报》2013,(12):41-41
20世纪3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写了一首赞扬某小学的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有个八九岁的女生却提出“大孩能教小孩,小孩就不能教小孩吗?我看应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陶行知惊喜不已,逢人便夸:“这个小孩可真是我的‘一宇之师’呀!”  相似文献   

5.
放弃错误主张积极追随孙中山在日本留学时,杨度认识了孙中山先生,并同他辩论过如何救国的方法、道路。在一次孙中山主办的宴会上,杨度曾对孙中山说:“我主张君主立宪,我事成,先生助我;先生号召民族革命,先生成,我当尽弃自己的主张以助先生。”并举起酒杯,当众立誓:“我失败而先生成功,我当尽力以赴之!”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这一诺言。辛亥革命后,杨度曾先后支持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但均遭失败。从此,他从错误中清醒过来,放弃君主立宪主张,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受到孙中山的高度信任。在《孙中山全集》第八卷刊登有1923…  相似文献   

6.
不知人们注意到没有,最近在.中国大地上多年不见的“劳资矛盾”一词开始频繁地见诸于报端。去年年初,一家颇受欢迎的报纸在头版刊载了《发生在三资企业的劳资纠纷》一文,披露了其著名合资企业的鲜为人知的内幕。同年11月19日在深圳某合资企业发生的一场大火,造成81入死亡。当日失火时,全厂工人因被老板反锁在厂房内而逃生无门,导致多人终被火海吞噬。这一严重事件的发生把人们进一步引向对“劳资矛盾”的关注和思考。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外企员工大都是些西服革履、收入丰厚、时常出入于宾馆饭店的翩翩先生和白领丽人。而实际上这仅仅…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震后,某中学教师范美忠发帖详述自己在地震中弃学生而逃的经历,被众多网友斥责,从此得名“范跑跑”。不久,安徽省长丰县某中学两名学生上课时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而授课教师杨某某选择站在三尺讲台上充当“看客”,并不加以制止,被称为“杨不管”。从“范跑跑”到“杨不管”.引发了社会舆论对道德伦理的大批判和对教师师德的热烈讨论。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以此为话题,对新时期的师德规范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马寅初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后世学人的精神风标,成为北大校史上与蔡元堵齐名的校长,正是缘于他敢怒敢言敢坚守,“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胡适语)。  相似文献   

9.
张岱年先生的“天人新学”中的根源意识,既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又不是生成论意义上的,他所谓“天人本至”的“本”,只是“统一”和“包含”,他又将之化约为“物质”和“气”,认为是客观世界中的“最基本”存在。张岱年先生的“天人新学”包括:非本体主义的“本”和线形过程,人同自然的双重关系,“合群”的“社群哲学”。  相似文献   

10.
偶然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某先生忽一日浑身奇痒难忍,继而出现黄色水泡。水泡越起越多,越起越大,迅速漫延,大有侵占全身之势。此先生就近到一家个体诊所就医,医生告之:“此乃三期梅毒。若在此治疗,1500元包治,且绝对保密。”此先生反复琢磨:自己行为检点,讲究...  相似文献   

11.
购“减肥产品”被忽悠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一年过六旬的夏先生因其觉自己肥胖,一直想减肥。一次偶然机会看到北京某台的电视购物称购买某产品能减肥,并称该产品效果如何好,于是夏先生按照电视购物中的提示方式购买了该减肥产品,共计人民币1800元。没过几日,夏先生收到了4盒电视购物中提到的减肥产品。夏先生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服用几个月后,发现自己的体重一点都没减轻,产品的效果并没有电视购物中所说的那么神奇,于是夏先生就电话联系到商家,接电话的人自称是一位老中医。夏先生把他服用产品后的情况告诉“老中医”,老中医态度很好、很耐心地跟夏先生解释说因各人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效果也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修养与人生     
《前线》1999,(1)
王得后先生有篇文章,谈及了中国的“父为子隐”和“子为父隐”的问题。读后暗自高兴,觉得是看到了中国文化中的某些顽症的。其实,何只是父与子间的暧昧、自欺呢,推而广之,在友朋、上下级、师生之间,亦有许多“面子”问题吧?为长者讳,见错而置若罔闻,是古而有之的...  相似文献   

13.
刘利 《探索》2002,(4):88-89
本文简要分析了鲁迅先生“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个性主义”和“自我”精神与宗教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人是精神”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重点分析了鲁迅先生所追求的“自我”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及其在当今社会对重新获取失落的价值尺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日前,某省会城市机关报二版上有条消息令人眼前一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会见某跨国公司客人。消息只有108个字,外加13个标点。已经习惯了“党报头版找领导”,在地方党报二版发现主官“行踪”,感觉既新鲜又亲切。真希望这能成为地方党报常态,而不是偶尔为之。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七月一日,中共衡阳县委召开了近千人的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77周年大会,表彰了一批被省、市、县评为先进的党委、支部和优秀党员。颁奖仪式上,一列衣着整齐的“礼仪先生”一次又一次捧着奖牌、奖品出场,会场爆发出一阵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和开心的笑声。我和大家一样,极力为“礼仪先生”叫好。不知何时起;在全国各地兴起了凡属庆典非请礼仪小姐不可之风,我也曾冒充过几次业余“礼仪小姐”,尽管是业余的,单位或国家对每个礼仪小姐每天都得花上百余元公款,请10余人就得花上千元以上,用于化装、服装和补贴,于是“礼仪公司”应运而…  相似文献   

16.
爱满天下     
1986年10月18日,上海的天空阴云密布。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基金会的理事和委员们分组乘车,驶向延安西路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下车时,老天下起雨来,这可是为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40周年而洒下痛惜的泪水! 人们冒雨急匆匆地走进会场。 主席台上排列了几排座次,上方悬挂两条红色横幅。上条写着“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下条写着“中国陶行知研究、基金会第一次理事、委员会”。主席台背后是一幅灰色丝绒天幕,陶行知画像挂在天幕正中央,台前摆一列盆花,两头挺立着两棵生机盎然的青松,整个会场布置得简朴而肃穆,…  相似文献   

17.
著名爱国“七君子”之一的王选时先生,解放后背着沉重的“反苏’电袱,1957年被打成大右派,文化大革命中被整致死。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组织上为王选时先生彻底平反,他的“反苏”真相才阳白于天下。王选时是江西安福县人,1930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他拒绝从政,在上海光华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王造时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那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他曾两次被捕,两次坐牢,一次遭暗杀,多次失业。但他为真理而战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建国后,声名中外的“七君子”,除…  相似文献   

18.
某杂志上刊载了一起特大典型案例:深圳市城建集团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李育国为当上副市长,四处伸手索贿,积聚“活动经费”,甚至不惜借钱,多次携带巨款进京,托一自称能量极大的“神秘人物”为其“买官”,而他周围的“哥们儿”也各怀鬼胎,纷纷登上这列荒唐而又疯狂的买官“战车”,积极出钱出力。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他寄予厚望的“神秘人物”,竟然是一个江湖骗子,豪掷1000万,落了一场空。  相似文献   

19.
张岱年先生一生,为学为人,均堪为世师表。他创立的“兼和”哲学,以及“综合创新”文化观,不仅在学术界,而且在中国思想解放和文化转型的道路上,都是一盏思想的明灯。岱年先生诲人不倦、关爱晚辈、奖掖后进,鼓励创新,大德无私,他的崇高品德,永远值得后人奉为楷模。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06,(4):57-57
吴佩孚,祖籍山东蓬莱,文化程度秀才,活跃于清末民初,官至直鲁豫巡阅使。一般人只晓得他是反动军阀,很少知道他的高风亮节。单从吴佩孚批示过的公文来看,有三件值得一提——一是某先生曾在别处为官,名声不怎么样,得知吴佩孚主政直鲁豫,便托关系欲到河南谋个官职。报告呈上,吴佩孚批曰“:豫民何辜?”意为河南老百姓有什么过错,要承受因他当官而带来的祸害。二是某“下岗”军佐,获悉吴佩孚帐下有一旅长空缺,经政要介绍拟了自荐书,里面大谈理想抱负,然后言归正传,索要官职,最后不忘写上“愿为前驱,功成解甲后退居故里,植树造林福泽桑梓”云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