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这就是说,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衡量、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2.
权宗田 《求知》2007,(2):4-5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政治问题。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标准,坚持人民利益标准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苗桂山 《理论探索》2004,3(3):13-14
具体地实现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之间的内在统一 ,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通过追求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三纯”来实现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相统一的愿望没有实现 ;邓小平通过区分社会主义制度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 ,提出改革生产关系来实现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力标准就更加具有直接的决定意义。”这里提出的这个生产力标准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理论观点,它贯穿在十三大报告的始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路线、方针、政策,甚至许多措施,都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关。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衡量一切工作的客观标准。所以,正确理解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生产力标准问题,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梁妙荣 《理论探索》2005,3(4):32-34
运用生产力标准来调整人民利益关系,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试图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利益的统一,但却没有成功。其经验教训为我们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重要启示,即党只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最终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潘峰一、两个最基本的标准综观《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邓小平在讲到检验我们的体制、政策、工作及思想的标准时,至少提出了六个标准。这些就是:(1)实现现代化标准(二卷209页);(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准(三卷23页);(3...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一般都认为它的实质是生产力标准,这无疑是有道理的。但这样认识还不全面,应该说,邓小平同志的“三有利”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牢牢把握“人民利益标准”(也可以简称为“人民标准”),才能全面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适应当前新的历史条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求知》2001,(7):4-9
江泽民总书记深刻指出: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是特色理论的价值观李新华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客观关系,即客体属性和主体的客观需要的适合、接近或一致。价值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辩证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虽然没有关于价值问题的系统阐发,但其整个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一个政党的价值就是要看它的理论与实践是否符合客观世界发展规律,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绐人民群众带来利益和幸福。也就是说,能否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检验和判断一个政党价值的根本标准。党的十三大从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出发,把生产力标准提到十分重要的高度,从而从根本上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想的界限。  相似文献   

11.
是否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 ,是判别法律之良恶的最高标准。良好的法律制度应当有利于促进和保障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应当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应当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奉为至上原则 ;应当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72页)“三个有利于”标准有着丰富的内涵,它规范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同时投人民以理论武器,斩除了束缚思想解放、阻碍改革步伐的思想樊篱。一、“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价值标准和真理标准的统一“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真理性认识,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在江泽民同志所阐述的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中,“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最根本的意义,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都要体现和落脚在“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当前,我们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论述,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变成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努力处理好“如何代表”和“如不代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江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论述 ,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这里 ,我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 ,仅就“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谈点学习体会。我认为作为一个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 ,要体现当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种关系。一、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关系我们党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因此 ,…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5.31讲话”强调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论的特点──兼论生产力标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辩证关系张先贤邓小平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对生产力标准作了创造性地论述。从坚持生产力标准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辩证发展过程的一些客观规律。因此生产力标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我们党一定要始终 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其中,首要的是做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 那么,什么是先进社会生产力呢? 先进社会生产力既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又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概念。在当代中国,所谓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就是智能化的生产力、社会化的生产力、市场化的生产力。智能化是指生产力中的科学技术含量愈来愈高,这是先进生产力的突出标志和技术基础。社会化是指生产者和生…  相似文献   

18.
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以往的理解中,人们常常把实践标准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问题,而把生产力标准看作是唯物史观问题,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这种理解是不科学的。诚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通常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讲述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的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劳动实践是认识真理的重要途径,生产实践不仅是检验对自然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也是检验人们对社会认识的真理性标准。    …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宗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到生产力标准问题,并指出坚持生产力标准是在中国建设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因此,研究和宣传生产力标准问题.已成为理论战线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我认为生产力是在这样几种意义上被作为标准来使用的:一是在划分社会形态和历史阶段问题上,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是划分的根据或标准;二是在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上,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是变革的根据或标准;三是在评价各种社会现象问题上,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据或标准.生产力标准的这些含义有着共同的根据,即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