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新历史主义代表人物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他以转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情节编排模式、论证模式和意识形态含义模式三种解释历史的模式。其中,转义理论包括四种主要转义:隐喻、换喻、提喻和反讽。情节编排模式包括四种不同的原型情节结构:浪漫史、悲剧、喜剧和讽刺剧。论证模式包括四种形式:形式型、机械型、有机型和语境型。意识形态模式包括四种不同意识形态含义策略:无政府主义、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他认为历史话语的潜在过程和深层基础都是"诗性的",他的历史诗学超越了历史与文学的界线,为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开拓了道路。  相似文献   

2.
确保国家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与提高对外话语地位,其关键在于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打造话语内核、寻找现实通路的二重模式,或为这一目标提供可能性路径:在话语内容方面,意大利传统哲学中“集体意志”、“国家精神”与“常识”概念的相互融合,成为话语的言说之物;在话语权实现方面,以“政治-市民社会”关系模型为传播场域,借助政党和有机知识分子两大言说主体开展的阵地战和运动战,成为“权力-权威”的话语斗争主要形式。其理论不仅因哲学深度成为当时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参照,也因方法论价值可为巩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历史主义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在英美文化界和文学界逐渐形成,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诗学流派,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旧历史主义是研究历史(包括文化史、文学史和思想史)的历史哲学方法,其基本内涵是强调历史的总体性发展观,坚持任何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必须建立在关于人类历史的深思熟虑之上。然而,在本世纪初,这种“总体发展”的历史观遭到形式主义的攻击,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法国结构主义认为旧历史主义诗学只重视文学的外部规律,即只注重文学与社会环境、文学与政…  相似文献   

4.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包括:坚持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实践创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内容的重要转换;牢固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坚决抵御和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以人为本,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注入人文关怀精神。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也存在如下的问题:社会意识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与意识形态多样化并存;思想理论领域,理论教育形式化、理论宣传空泛化与理论研究浮躁化并存;日常生活领域,价值取向多元化与大众文化商品化并存;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手段功利化与内容教条化并存。  相似文献   

5.
论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仲崇东 《新视野》2001,4(6):43-45
一意识形态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中,意识形态理论前后也发生了不断的变化,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发展过程。具体讲,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1.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包括意识形态诸形式。它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他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1]也就是社会的物质生产决定社会的精神生产。2.对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对现…  相似文献   

6.
服务型政府是对以往传统政府模式的一种根本性变革。近代产生和发展的人民主权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都支撑服务型政府这一全新模式。我国各地方政府以不同的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总体来说,大体上有四种模式:效率保障型模式、公平促进型模式、民主推进型模式、多中心治理型模式、但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7.
徐广军 《探索》2002,(1):104-106
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政府干预主张具有不同的含义。政府干预思潮的这些历史错位和由此带来的认知错位,导致了我国学者在论证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时产生概念上和政策建议上的争论。同时,西方干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不同的国情和历史背景决定的,因此结合我国国情来阐述我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形式和演化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诗学,主要倾向于美学化研究。这有如邹建军在其《20世纪中国诗学的历史走向》一文中所说,乃是大多数诗论家的努力方向,并成为这一时期所特有的学术风气。究其质它不同于古代诗话中传统的印象式批评,说某某作品的意象、意境或情景如何如何。对印象式批评而言,诗意必须品味,因而是感悟的对象;而美学化研究却立足于美感,致力于系统抽象的学术体系建构。同时,美学化研究也有别于内蕴型论证,即不同于本世纪初以来的拘泥于社会理念与执着于传达哲思的文学观念,而是着眼于诗歌本身所固有的艺术特质,从而使新时期的诗学既体现了…  相似文献   

9.
李淼 《求实》2012,(6):26-30
通过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四个维度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分析,论证了马克思意识形态论不仅仅是批判的理论,其真正内涵是由意识形态批判上升到科学意识形态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早在博士论文中就用了Ideologie这个德语词。拉瑞恩把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哲学阶段、历史唯物主义建构阶段和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分析阶段。帕雷克认为,马克思在两个相互关联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一是唯心主义,二是辩护性的思想体;早期主要在第一种意义上使用,晚期主要在第二种意义上使用。麦克莱伦指出,马克思“意识形态”贬义含义与意识形态与唯心主义、社会资源和权力的分配不均等因素有关,涉及工人阶级有无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是否等同于虚假意识概念两个核心问题。托兰斯提出,意识形态是一种规范理论,其规范性由幻觉引起,而幻觉又是获得知识的社会障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最早提出了“软实力”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虽然没有硬实力那样具明显和直接的力量,但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存在于三种资源中:第一,  相似文献   

12.
作为政治权利和现代治理技艺介入的主旋律纪录片,被赋予了特定的价值取向和显性政治意义,从而获得了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功能。主旋律纪录片的意识形态功能主要表现为必然性论证、凝聚整合、启迪教化等三大现实功能。这就意味着,有必要在“通过自身变革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与‘他者’的斗争中夺取多元文化格局中的社会主义文化主导权—用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造就具有‘共同信念’的历史主体”的现实逻辑中促进主旋律纪录片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论文学的导向功能程王月任何时代的文学都属于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因而也就具有一定的社会导向功能。然而,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的其他部门、意识形态的其他领域,又有着明显不同,故其社会导向功能也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张桂珍  杨德霞 《新视野》2012,(1):98-10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实现机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产机制;二是宣传机制;三是认同机制。它们在时间上存在一种继起关系,在空间上又存在互动关系。基于此,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既要批判、整合和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要注重执政者的自身改造和利益约束,改革和创新意识形态的宣传形式;还要在关注民众的利益与需求的基础上,提高民众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不仅科学地阐释了意识形态的含义和实质,还深刻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认为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系统的理论性、强烈的实践性、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精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认识和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我们应全面理解和认识全球化态势下意识形态的内涵和特性,科学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特征,进一步发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今天仍然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市民社会是马克思建构历史理论、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论证人类解放理想的理论前提,是贯穿他一生的理论研究对象。从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理论探索的历程来看,他经历了对市民社会认识的感性具体、思维抽象和思想具体的三个阶段。马克思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探索具有内在的关联,是他对研究对象理论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从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四重规定性来看,他始终坚持经济学分析与阶级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经济学与哲学等不同学科的内在统一。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彰显了他的理论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  相似文献   

18.
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任何一个政党或集团夺取政权和维护统治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就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在实践探索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主要包括: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的政治自觉;针对性推进党的建设,强化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的主体力量;因时因地发展理论话语,夯实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的思想基础;推进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打造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的有力抓手;始终坚持人民价值取向,厚植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的群众基础;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立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的制度保障。这些宝贵经验不仅推动了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斗争,而且能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前29年的意识形态工作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守,也造成了严重的泛意识形态化.改革开放后,意识形态工作由斗争型转向建设型模式,此时既强烈体现出开放的特点,但也出现了较为普遍的淡化现象.历史启示我们: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考虑,意识形态工作既不能泛化,也不能淡化,而应该在改革创新中强化其地位与作用,优化其内容与形式,促使其在社会主义的方向下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的元逻辑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传统意识形态理论关于意识形态内容的研究,本文另辟蹊尝试以意识形态的元逻辑结构为视角展开对意识形态形式本身的分析。本文认为,任何意识形态均包含思维方式、认识论、价值论和评价论四大结构层面,而且这四个层面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平衡的逻辑结构,处于一种前提与回溯的逻辑动作之中,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识形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