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3月11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乔晓阳、胡康生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中央电视台记者:据报道,从1979年到现在,我国已经制定了300多件法律以及与法律有关问题的决定,为什么到这次代表大会才制定规范立法活动本身的立法法,是否可以说中国这20多年来的立法活动是在没有法律规范的情况下进行的?乔晓阳:并不是在制定立法法之前我国的立法活动完全处在没有规范的状态。我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如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两个议事规则、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组织法,其中对立法权限、立法程序、立法的备案  相似文献   

2.
欧修权 《人大研究》2006,(12):30-33
大量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使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两个问题,即如何保持法规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立法工作,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400多件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900多件行政法规,地方各级有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根据宪法、立法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所有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机构,法工委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不可或缺的参谋助手。过去的2020年,法工委奋力服务保障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9件,修改法律12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2件,正在审议的法律案18件。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1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德国《商报》驻京记者彼得·塞德利茨的采访,就中国的立法工作、政治体制改革、廉政建设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乔石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订了立法规划,加快了立法进程,提出要在本届任期内大体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框架。一年多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经制定了31件法律和15件有关法律问  相似文献   

5.
加强立法工作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和首要任务,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成立伊始,就把立法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在第一次常委会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就指出:本届人大立法工作的思路,就是要实现一个目标,突出一个重点。一个目标是,争取在本届人大任期内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个重点是,提高立法质量。过去的一年,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共审议了12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通过了10件,其中制定法律7部,修改法律2部,作出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1件。多部法律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好评,可谓亮点频出。  相似文献   

6.
2005年是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落实五年立法规划,为在本届全国人大任期内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而积极开拓并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了25件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通过了18件。审议通过了反分裂…  相似文献   

7.
舒颖 《中国人大》2023,(2):46-47
<正>立法,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和主要任务,是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重要政治活动,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释1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51件。”这是一组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最新数据,也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自2018年履职至今的立法“成绩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立法,有法可依,是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是我国立法工作最辉煌的时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立法经验。一我国立法工作全面恢复、进入新的时期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二十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完全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来进行的,并且一直把立法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到1998年12月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共制定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是前提。从1979年初至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440多件(现行有效的200多件)法律、法律解释和相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960多件行政法规,再加上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48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样,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依法治国,还有一个前提中的前提。这就是,其所依之法必须是良法。恶法非法,或者说,是非法之法。恶法之害甚于无法。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为人民立法,所立之法自然应是良法,不容打任何折扣。因此,提高立法质量,已成为立法工作的当务之急。地方立法由于其立法资源的相对不足,提高立法质量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平稳过渡,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同样没有现成的模式。这些都要靠我们去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达200多个。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至今,已通过法律13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11件,今后将有一批重要法律陆续出台。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的作用。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需要制定的法律很多,我们一定要搞好立法规划。就目前的情况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抓紧制订关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立法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开始了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程。14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了大量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立法成果。但在总结统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成果时,存在着统计标准上的这样或那样的模糊问题,主要是将一些修改、补充法律的决定统计为法律,将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一揽子统计为立法成果。这样就难以正确估价我国的立法成果,从而也就难以正确评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状况。本文试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到底制定了多少法律及哪些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应当统计为立法成果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 近20年来,我国立法工作发展很快,据统计,除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253件法律和106件有关法律的决定、国务院颁布的现行有效的800多件行政法规外,仅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或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就有7000多件。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纷纷强调立法,重视立法,而且立了大量的法,这本是一件好事,表明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然而在立法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通过起草法规草案的途径,在法  相似文献   

13.
2021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数量创近年新高--共审议法律草案、决定决议草案71件,通过其中54件,包括制定法律17件,修改法律26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11件,交上一份成果丰硕的成绩单,立法工作呈现新亮点、焕发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推进,立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来,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重要领域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关键时刻敢于作为,下好"快手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依法治省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有法可依。来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消息说,八届全国人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制定117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其中有关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和法律问题的决定有39个。在规范市场经济主体和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词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制定了一些重要法律。可以说,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经有法可依。那么,从河南情况看,我省的地方立法进程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特色呢?  相似文献   

16.
李鹏委员长在主持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法制讲座时指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今后一个时期,行政立法仍然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的一个重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工作,支持和促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李鹏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行政机关正确行使权力的根本保障,对于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对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依法行政,首先必须有完备的行政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十分重视行政立法工作,先后制定了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宪法、立法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2.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此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又两次对国务院进行授权。第一次是1984年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和改革工商税制的过程中,拟定有关税收条例,以草案形式发布试行,再根据试行的经验加以修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第二次是  相似文献   

18.
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庄重宣布:“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它与西方的法律体系有什么本质区别。今后的立法重点在哪?本刊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乔晓阳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0,(4):27-28
“九五”期间是我国立法工作的一个黄金时期。从1996年3月至今年9月,除宪法修改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99件,其中法律64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5件(包括5件法律解释)。这批重要法律的制定,为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 2021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担当作为,在确保立法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工作步伐. 一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17件,修改法律26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1件,现行有效法律从2020年年底的274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