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世纪桥》2014,(1)
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独立存在于人类的精神文化世界。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格发展方面存在优势,也存在劣势。音乐可以传达多方面人文精神,结合学生实际,采取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2.
耿家林 《世纪桥》2014,(1):34-36
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独立存在于人类的精神文化世界。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格发展方面存在优势,也存在劣势。音乐可以传达多方面人文精神,结合学生实际,采取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术界对人文精神的概括和理解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包括中国的人文精神和各地域的人文精神,都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一般认为,人文精神是在历史文化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4.
人类通过为我关系建构了与自然世界相对应的文化世界。人的存在及其活动是文化世界的核心。实践活动在本质上的自由特性决定了人的本性是自由的。作为对文化世界观念反映的人文精神的本质规定 ,就是对自由的追求 ,体现着对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见仁见智 ,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人文精神必须在文化世界中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特殊方式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本质 ,对人文精神的弘扬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历史文化的事实状况,决定了贵州人文精神的形成。而对于贵州人文精神的凝练,将会对贵州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人文精神",是一种高级的人类精神现象。从内涵来说,人文精神是一种深切的人类自我意识,表现为对人的本质、尊严、价值、命运的思索、追寻、关注、维护,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首肯和塑造。"人文精神"这个词来自西方文化。在西方文化中,这个词(humanism)与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是同一个意  相似文献   

6.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内在灵魂 ,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人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就不能不具备人文精神。21世纪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新世纪 ,人们要想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应该具备和树立哪些基本的人文精神呢?本文就其主要内容作一探究。一、振兴中华的强大动力———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是人文精神的首要内容 ,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指出 :“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去年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  相似文献   

7.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源于人类对自然和人世的认识,前者以物为尺度,追求真实、推崇理性;后者以人为中心,追求美好、推崇情感。它们一起构成人类精神文明的精髓,是完善人的心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思想理念。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教育的偏差,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的缺乏,导致了当代人文教育的失落和大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人文精神的理论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的时代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人文精神的建构是一个全新的题目。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其本质的规定性表现为:历史精神、文化(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9.
彭雨松 《湘潮》2013,(1):73
中国的学生美术教育,在理论上深受欧美及日本的影响,在实际生活环境方面深受大中国文化思维影响。在社会大众的观念上,深具传统高等艺术有别于流行艺术和地方技艺之刻板偏见。在家长方面,深具以培养艺术家为目标的功利想法,或认为速成技巧的养成比人格和文化陶冶更重要的错误观念。学生美术教育的工作者成为少数群体,其声音无法真正被听见。本文藉由对文化的定义、中国的多元文化事实、多元文化观点的美术教育理论,以唤醒学生教育工作者以积极的行动,推展多元文化新视野的学生美术教育,共同为培养民主社会的新公民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建设文化,倡导文明,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植,离不开社会科学的研究.众所周知,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坚实内核,而社会科学研究则是使人文精神所以成为文化坚实内核的理性途径.因此,现阶段讨论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文化同步而协调的发展问题,就不能不谈到经济与人文精神、经济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民间美术则是我国文化中灿烂的瑰宝,在当今这个发展日益迅速的信息时代,加强民族民间美术教育并提高其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使命,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对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性的作用。当我们站在美术教育浪潮的十字路口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以一颗赤子之心来弘扬我们的民族民间美术,使民族民间美术教育在新的时代得到新的发展并引领我们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人的全面发展涵义很丰富 ,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其重要内容。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有赖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为此 ,就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  相似文献   

13.
儒学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长征》2000,(5)
张立文在2000年2月22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忧患精神。是对于国家生存和人民生命的关怀,是对个体和整个人类生命存在的命运、未来变化的责任和使命意识的表征。第二,乐道精神。即以求道、得道为快乐的精神。“道”可以是一种理论、学说,也可以是一种高超的技艺,它们都可以给人以精神的宁静、愉悦和享受。在这种享受中人的精神获得了提升、情操获得了超拔。第三。和合精神。和合精神是儒学的价值理想,既是宇宙精神,又是道德精…  相似文献   

14.
重庆人是中国人的组成部分,重庆人文精神必然与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人文精神作为特定文化的精髓,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将赋予不同地域的人以特定的人文精神。因此,我们讨论重庆人文精神.并试图给“重庆人文精神”以特定的含义,那么,关键在于把握重庆人文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个性特征,以提炼出足以反映重庆人内在特质整体面貌的、有别于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文化育和谐     
正构建和谐社会,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人类不仅  相似文献   

16.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事业发展的源初动力,也是其不断追求医学真理的终极目的。人类的终极关怀中包含了医学人文精神实质。现代社会,医学人文精神的欠缺,引发了医学与人本身的意识冲突,其中因违背医学产生的缘起因素,使得人们对医学本身产生怀疑。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是医学人文精神在社会整体贯深的主要手段,研究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广泛开展此项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作为人类社会中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主要基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新思维的神圣殿堂,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模式,按照"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高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一、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扶助弱势群体 所谓图书馆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对读者自身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文化知识需求和精神心理问题的关注、探索、指点和解答,为读者的文献需求提供保障并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化的读书环境.图书馆是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社会机构,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对象主要是读者.在技术盛行的今天,图书馆不能盲目地追求新技术、新事物,而应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人的身上,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读者进行.一切为读者,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已被确认为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图书馆需要向社会、向人类倾注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引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思想旗帜,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真”,体现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对科技理性的追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善”,体现在其以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目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美”,表现为求真与尚善的统一,蕴含着对人类实践的审美境界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20.
经典文化渗透着历代文化精英的思想精华,久而久之沉淀成某种意识形态并逐渐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甚至发展到不允许不同声音发言的程度;这种精英控制的等级阴谋不但损害了普通大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更有可能扼杀人类精神生活的多样性.20世纪后期,随着文化范式的大幅调整,出现了现代人的媒体化生活和消费性艺术,它们对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和深度追求构成巨大消解.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社会空前复杂地交织了多元文化因素,经典文化的失宠与对经典观念的颠覆和消解成为潮流;但是,肯定物质欲求的合理性与个体选择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整个社会共同追求的理想,因此,树立以现代工业理性为基础、以科学民主为内涵的人文精神,正是新世纪中国文化建设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