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是领导干部道德评价的依据。要对领导干部的道德行为做出正确评价,就必须科学确定道德评价的主要依据,人们通常是从领导干部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两个方面来对  相似文献   

2.
道德评价是道德活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评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更重要的是它密切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的树立,社会生活的和谐.一直以来,学界就这一问题争论不休,主要有两派:动机论、效果论.至今也没有定论.旨在改变过去一味的理论争论而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用实例来阐明现实生活中应怎样来进行公正、合理的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3.
考试作弊被习惯地视为一种违反道德的行为,主要依靠道德规范及为数不多的行政规章进行规制.然而,用道德和规章来制约诸如"枪手"现象这样的严重作弊行为,其现实效果很不理想.实际上,"枪手"现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已经超出了道德规制的范畴,法律规制"枪手"现象已成为一种必要,而"枪手"现象的泛滥也为<考试法>介入考试领域提供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Mall作为一个特殊的商业业态,具有多业态、多功能、多形式特征,它是一个以购物为切入点,集"吃、住、行、游、购、娱、健"为一体的消费中心.它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协调.政府行为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着Mall发展的规范性和健康度.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和中国国情对其行为进行合理的"取"与"舍",从而充分发挥政府"适当"行为的推动效应,避免其"失当"行为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吕国铭 《学理论》2010,(25):242-243
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教学和考核方式是知识导向型的,偏重对学生道德知识的教学与考核。而道德归根结底是行为规范,应成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则而不是头脑中的知识与教条。故应建立多方位的学生行为评价机制,逐步形成行为导向型教学与考核方式,以真正通过教书实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荣"与"辱"(耻)是道德行为主体内心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们构成了行为主体的行为动机.从伦理学上讲,"荣"是行为主体履行道德责任或义务所应有的情感上的满足感,是社会对个体行为的肯定和褒扬,是一种正面的肯定评价;"辱"(耻)是行为主体做了违反道义之事后所产生的羞耻之心,是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否认和贬抑,是一种负面的否定评价.  相似文献   

7.
朱奕瑾 《学理论》2012,(32):55-56
"责任"在康德整个道德哲学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重要而又关键。康德强调道德是出于对责任的尊重而行为,他极力反对以行为后果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做法,认为如果仅仅是人的行为的后果合乎责任,而行为的动机是因为爱好或者其他个人的目的,那么这一行为则无多大的道德价值,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道德是党在执政过程中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道德基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执政道德,为实现党的具体执政行为与人民根本利益之间夹角最小化提供了道德驱动力,加强执政道德建设对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实现该夹角最小化具有基础性意义。党的执政道德既要从"八荣八耻"中汲取营养,同时又超越"八荣八耻",这是党得以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最前沿,引领全社会实践"八荣八耻",并由此更好地实现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所做的任何涉及伦理与道德的行为都会被拿出来进行广泛的评判、讨论,甚至发生激烈的思想交锋。在关于公民伦理与道德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必须关注个体的人在处理涉及伦理与道德行为时的选择。通过厘清"伦理""道德"概念,找到我们应该持有的理性立场;考察今天所处的伦理道德环境,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透视行为的先在条件和价值观念;在义务论与功利论之间,寻找他们可能的行为逻辑和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
如何评价政府行为的功过得失?以什么标准、尺度来衡量政府行为的效果?这既是关系政府本身建设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全社会参政议政的大问题。政府行为评价的标准应当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政府行为的社会效益反映在思想疏导效益、满足需要效益、协调利益效益、社会控制效益等方面。评价途径有两条:自评与他评。评价向度是全方位权衡,评价政府管理领域和范围的大小,评价政府管理体制的灵敏程度,评价政府政策行为效果的好坏,评价政府廉洁奉公程度,评价政府领导能力和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