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蒙俄经济走廊"对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蒙古国"草原之路"与"万里茶道",中蒙俄三国互联互通计划的规划和如何付诸实施显得十分重要。三国互联互通倡议的提出一、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与中亚国家等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  相似文献   

2.
贾茂 《法制博览》2015,(8):155-156
从古代丝绸之路发展至今,丝绸之路的辐射影响力仍然不可忽视,在国际交际不断壮大的背景下显得更加重要。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与周边或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等。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同时必然会重视对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丝绸之路上对公共外交与周边安全的重视,使得丝绸之路区域组织的建立显得尤为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媒体     
《南风窗》2016,(15)
正01中国"丝绸之路"迎来复兴英《经济学人》7月2日丝绸之路于公元七世纪建立,在战乱中被废弃了数百年后,这个曾经连接中国与中亚、中东、非洲和欧洲商人的古老而庞大的贸易之路实现了首次复兴。那时候中国的奢侈品被全世界垂涎,丝绸之路也成了中国外交和经济扩张的渠道。"丝绸之路"一词最初是在19世纪由一位德国地理学家创造,被中国欣然接受。中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南海岛礁建设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成为南海地区的热点问题之一。把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放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框架下来考虑,中国就能讲清楚、说明白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意图。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重要起点与关键海域,但南海地区存在着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推进的三大障碍: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不充分、南海问题的不定期爆发和国家间信任赤字。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能够提供量足质优的公共产品,能够制度化管控南海问题,能够增强南海各方的信任,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具有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保驾护航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对联合国关于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积极回应,也是为解决国内和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开出的"中国药方"。"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赋予"一带一路"的新内涵,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抓手。进入21世纪以来,拉美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在量上有了很大改善,但在质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拉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对拉美地区缩小数字鸿沟,满足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促进中拉经贸合作的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作用。在中拉"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不仅面临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竞争,也面临中拉在该领域政策、法规制定和对接滞后等问题。当前,中拉正在通过官民并举的路径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其中官方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对促进中国互联网企业走进拉美发挥了引导性作用。尽管中拉"数字丝绸之路"未来仍将面临多方面挑战,但是中国作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倡导者,应该对此进行整体规划和全面推动。  相似文献   

6.
自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后,"一带一路"已成为国内外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那么,"一带一路"提出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有何区别?它对中国外交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又是怎样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格局?它对中国梦乃至世界梦的实现会作出怎样的贡献?为了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本刊特约请国内首部一带一路专著——《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版)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义桅教授就"一带一路"与中国外交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海合会代表团时提出中国与包括海合会国家在内的西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设想,这是中国政府就跨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进程提出的具体构想,勾画出双方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宏伟蓝图。[1]这一构想是对当前中国—西亚区域合作模式的创造性发展,着眼  相似文献   

8.
<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中国积极开拓对外贸易和海外市场,构建对外沟通战略通道。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中国发展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是这种对外战略的重要体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之间的战略关联性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  相似文献   

9.
与"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一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路"已经迅速上升为中国在21世纪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它既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的海洋观点、海洋观念和海洋思想,也是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和细化的一个运用状态。  相似文献   

10.
唐俊 《当代世界》2015,(2):32-34
<正>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此后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了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内的"一带一路"建设。2014年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可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  相似文献   

11.
潘光 《当代世界》2015,(4):25-27
<正>201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发表演讲时第一次明确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此后,美国召集相关国家举行了多次会议,积极推动此计划。不过,在国务卿易人后,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出现了"模糊化"的态势,宣传调门也有所降低。近期,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和参与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由此,人们又开始关注美国的这个也打着"丝绸之路"旗号  相似文献   

12.
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领域与核心内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助于海洋能源区域合作和共同开发、维护海上能源通道稳定与安全,也有助于推进国际能源合作。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最大经济体,中国必须回应大周边地区对能源合作和能源安全的期待,拓展中国特色的能源外交,实施大周边能源外交战略,为区域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与沿线国家共同分享、合作开发海洋油气和海洋新能源,推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能源投资贸易便利化,在实现自身能源安全的同时,构建基于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续安全的区域和国际能源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中国同建交太平洋岛国关系发展迅速,继2014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之后,中国与岛国领导人又达成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线的战略共识,奠定了中国同岛国关系扬帆再启航的坚实基础。中国同岛国关系健康持续发展既得益于中国坚持平等相处、互利合作、心心相印、守望相助的相处原则及同舟共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也同太平洋岛国政府和民众渴望独立自主、发展自身经济的强烈内生动力及同域内外西方大国进行施压与反施压博弈的外生动力紧密相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线的建设推动了太平洋地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揭开了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关系新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4.
印度尼西亚新任总统佐科将打造"全球海上支点"战略作为政府今后施政的重点,中国政府也正在推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倡议。这两项战略规划将深刻地影响未来中国和印尼的双边关系。本文在对印尼"全球海上支点"战略进行评析的基础上,讨论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和印尼"全球海上支点"战略对接的必要性、条件和具体路径,以及战略对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中国与印尼良好的双边关系与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共同利益是保障两大发展战略成功对接的现实条件,中国与印尼双方可将贸易均衡化、增加投资、能源资源合作等领域作为突破口,逐步推进战略对接。另一方面,中国与印尼双方的战略对接也面临一系列潜在挑战,如印尼海上强势执法、其国内对华人的态度以及一些大国如美国、日本的干涉等。探讨中国与印尼双方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可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确立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17)
正中国企业既要不断挺进海上丝绸之路,和各国共赢,也要通过改革深化,发掘内部的大国优势。唯有如此,才能成为"海丝"经济带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乃至社会进步的发动机。工业时代,也是海洋的时代。即便进入信息化时代,海洋依然是成本和效率两者结合最佳的物流方式。互联网连接了信息,但显然还无法实现对物的转移。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光关乎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融合,甚至  相似文献   

16.
纳比尔 《当代世界》2015,(11):29-29
<正>"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沙特阿拉伯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途经的重要国家,做出积极参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战略决策。沙特政府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程的支持和参与,为沙特工商界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而使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来。工商界、特别是能源工商界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沙特工商界与中国企业界建立了非常坚实的关系。沙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之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六十多个国家的积极回应和广泛支持。他们视"一带一路"为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契机。"一带一路"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反映了沿线国家加强多边经济合作的利益诉求。如今,在中方与有关国家的共同探讨、共同规划之下,"一带一路"已经从战略倡议步入务实合  相似文献   

18.
<正>"一带一路"战略自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倡后,经过一年多的规划,于2015年3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正式发布了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共同拟定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与行动》文件(下称"愿景与行动"),中国的国家战略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由于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和日益上升的国际地位,这项国家战略得到了众多国家的积极回应,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与该战略相关的其他机制和机构的发展,例如"亚投行"的筹办和建立,更产生了大量国际互动,成为2015年的一件  相似文献   

19.
洪森 《当代世界》2015,(11):22-23
<正>两千多年以前,亚洲各国的人民已经开始货物的交易,当时的贸易通路非常少,而后来我们称之为"丝绸之路"的著名商道联通亚洲、欧洲乃至非洲。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不论大小,都从丝绸之路当中获益匪浅。丝绸之路因此成为合作、和平、开放、包容、知识交流、相互理解和谅解以及共同发展的代名词。基于这段悠久的历史,我高度欣赏习近平阁下2013年复兴"丝绸之路"的倡议,其中包含"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其他相关项目,特别是"21  相似文献   

20.
钟娅 《当代世界》2015,(1):56-59
<正>当前,中亚地区正处于深度变化的周期性战略节点,不稳定、不确定、不可控、不可测因素明显增多。这些不同因素相互叠加、交互作用,使中亚形势发展变化处于一个关键期。作为中国的战略周边,中亚地区正在发生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中国周边的安全与稳定,更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