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也是提升现代社会治理能力的要求。目前高校法治思维教育存在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以及学生自主参与环境等问题,为增强法治思维教育的实效性,需本着法治价值与法律知识并重的理念进行知法教育,注重大学生程序价值和程序能力培育,加强校园法治环境建设,积极探索法治教育的新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法治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时代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高校应当在教学中顺应趋势,将高校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到新高度。尽管各高校对法治教育尤为重视,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仍会出现一些普遍性问题。对此,在师范院校中进行法治教育应实行"双轨模式",即一般化教育路径和师范专业化路径的解决模式,以期在新时代依法治国背景下更好地推动师范院校学生法治素质提升,展现师范特色,培育合格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
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深入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中,高校要从丰富理论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强道德理念教育、完善实践培育机制、营造和谐法治文化氛围四个方面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  相似文献   

4.
风险社会理论指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时代,社会风险为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带来机遇和挑战,法治思维能力在风险社会背景下被赋予重要社会价值功能,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思维培育具有时代意义。高校应该结合风险社会理论和法学理论,从自律性、法治价值观、法治教育课程以及建立理性规则秩序等路径,加强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朋辈教育是一种具有诸多优势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朋辈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朋辈教育已经成为不得不认真应对的时代课题。因此高校应该把握新媒体发展的大趋势,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从教育理念、方式、内容等方面全力创新驱动和整合发展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朋辈教育,以此建构起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的大学生政治认同朋辈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方略提出以来,法治教育一直都是各地各级党校的教学重点。随着法治理念的多年普及和实践,我国大多数领导干部已经具备一定法治素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法治思维以及运用法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的目标。党校法治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满足党的建设需要,以切实行动提高党校干部法治教育水平,尤其是使领导干部树立法治思维以及运用法治方式方面发挥实质作用。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基本教育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价值引领、精神动力和良好环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由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一些偏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也会产生制约作用。必须进一步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在创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者知识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创新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是核心。在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高校师德建设不能游离于法治社会之外。本文试图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目标和师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从法治的角度研究和探讨高校师德建设的有关问题,以期在新时期进一步增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性,服务于合格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时代新人的培育是履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责任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时代新人的培育要加强政治引领,明确时代新人的政治方向;厚植爱国情怀,加强时代新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强化价值引导,指明时代新人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海洋战略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擘,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时代性的要求。现阶段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存在内容滞后、教育环境困乏、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亟需从海洋强国的视阈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由此,提出加强资源挖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实现师资校企互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宁虹超 《世纪桥》2011,(19):57-58
大学和谐校园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依法治校实现大学生权利保护正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运用现代法治理念推动依法治校建设,进而解决时代、社会和原有教育模式出现的问题,保障大学生权益,规范高等教育秩序,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探索》2016,(2)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土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法治中国建设还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近现代治理模式、中国传统治理模式和当下中国治理问题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需要把法治中国建设放到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域下来思考,通过提高对中国法治建设规律性的认识、凝聚社会共识和培育公认的法治理念、有效制约与监督权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培养公民精神等五个方面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3.
黄志军 《湘潮》2015,(1):40-41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主体的参与创造,力主开展活动性的教育模式,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参照体系和思考框架,尤其是为解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运行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鉴于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务必积极吸收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精华,重构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整合教育的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教育的模式与方式,创设良好的互动环境和氛围,构建重视教师与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理念是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开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生态文明理念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和统一性。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国高校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严重滞后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无论要实现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个体价值目标还是社会价值目标,契合生态文明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确保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最终价值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成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理念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四川省8所大学的团学干部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团学干部的法治观念仍有待提升,团学干部群体存在法律知识缺乏、法治认知模糊、法治评价较低、法治情感淡漠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学生学习意识较低、外部社会环境复杂和高校法治教育资源短缺三个方面。从团学干部个体意识提升、社会环境营造和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推进层面入手,需要塑造提升个体的"学法"意识、营造良好的"爱法"外部环境、加强高校"普法"教育引导,多维发力、同频共振、协作育人,共同提升高校团学干部的法治观念水平,以"依法治教"助力"全面依法治国"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提高人才综合素养的一种教育模式。在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将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创业理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和平台建设等问题,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各高校的迫切需要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在目标上重"发展"而轻"治疗";内容上注重增加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个性品质;方式上讲求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组织上要发挥高校核心组织功能,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积极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巨变造成道德价值的迷茫,网络文化对价值判断的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不足,大学生心理发展成熟程度的制约等。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在于: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净化网络空间,拓展网络环境下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渠道;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养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巨变造成道德价值的迷茫,网络文化对价值判断的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不足,大学生心理发展成熟程度的制约等。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在于: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净化网络空间,拓展网络环境下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渠道;强化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养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优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20.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界定与实践路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但更要引领时代的步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时代发展被提出来的一个新型教育课题,它是综合教育资源、教育方式、教育效果三个方面内容的新型教育模式.当代中国迫切需要通过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高校要从教学主体、载体、环体三个方面统筹进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