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钥匙上复制痕迹的检验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钥匙被复制形成的痕迹类别钥匙被复制形成的痕迹是指在增配钥匙时,配匙机器的有关部件作用于匙模上形成的形态变化,其分为固定夹板的夹待印压痕和定位刀的刮划痕两种.匙模,是指用来当作模型的钥匙,它既可以是原配钥匙,也可以是后配钥匙.1.1 夹持印压痕:位于匙体两侧面,是固定夹板对钥匙匙体的两侧面同时施加对向正压力而形成.痕迹呈长条带状,平行于钥匙轴线,新鲜痕迹反映较好,痕迹发亮,略有发毛.  相似文献   

2.
在入室盗窃案件及盗窃机动车案件中,要求检验、鉴定钥匙的情况越来越多,笔者通过几年来对钥匙的检验和实验,在此对机器配钥匙痕迹形成的机理和检验鉴定工作进行探讨。1机器配钥匙痕迹形成原理机器配钥匙痕迹是指配钥匙机器在被配钥匙牙花表面上所形成的特殊线条痕迹。配钥匙机器大多为小厂家生产,无固定规格标准,从市面上看,可分为自动式和半自动式二类。自动式配钥匙机器,其模针刃口与钥匙的接触、铣刀与匙坯的接触压力均由弹簧的簧力来实现,配匙时只能由机器自动单向运行。半自动配钥匙机器未装弹簧,而由人手加压使模针与钥匙接…  相似文献   

3.
后配钥匙是借助于手工或机械锉、铣加工复制,齿列关系与原配钥匙相一致的新钥匙。而对用后配钥匙做案案例的研究,往往偏重于后配钥匙在锁芯弹子上形成的痕迹和原配钥匙在复制过程中形成痕迹的分析、研究,最能反映加工复制痕迹的后配钥匙常常被忽视。对其进行科学地分析和检验、识别原配或后配钥匙,这在实践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1 后配钥匙上复制加工痕迹及其形成机理 后配钥匙一般是使用匙坯加工复制而成的,开齿过程中在钥匙坯上会形成明显的加工痕迹。后配钥匙上的加工痕迹主要有以下5种。  相似文献   

4.
公安部第二研究所痕迹室自1989年10月始对机器配制钥匙痕迹的检验进行研究,随后应用于实际办案。至1994年6月已办理大小案件200余起,其检验原理为:用半自动或自动配匙机增配钥匙后,原钥匙齿面上留有擦划痕迹。半自动配匙机留下的痕迹是纵向和斜向分布的擦划线,横向不等距分布的条状压印痕迹;自动配匙机留下痕迹由平面齿部的纵向擦划和斜向齿部的斜向平行擦划线束痕迹构成,个别有横向等距分布的条  相似文献   

5.
随着智能化犯罪的增多,犯罪分子窃取钥匙,用配匙机增配新匙并利用其作案的例子屡见不鲜。该手段隐蔽、成功率高。及时鉴别这种配匙痕迹认定“母匙”(即正常使用的钥匙),可识破犯罪分子的伎俩,缩小侦查范围,推进侦破工作。“母匙”各齿峰面上配匙痕迹趋向见示意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内、外铣槽钥匙机械配制后痕迹的出现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传统的痕迹检验方法观察痕迹出现的位置、形态及分布规律。结果内、外铣槽钥匙机械配制后会留下不同于其原始加工痕迹和使用痕迹的增配痕迹,这种痕迹是否明显出现、出现的形态和位置受钥匙材质和结构、配匙机、配匙人员工作经验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当未发现内、外铣槽钥匙上有明显增配痕迹时,不能轻易做出钥匙未被增配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内凹齿钥匙痕迹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运用光学仪器研究内凹齿钥匙痕迹形态特征。方法制作内凹齿钥匙正常开锁和被钥匙机复制后的样本,用光学显微镜拍照固定痕迹特征。结果内凹齿钥匙开锁痕迹特征明显,且被钥匙机复制后能留下复制痕迹。结论通过检验内凹齿钥匙上的痕迹特征能确定钥匙是否被复制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材质硬度对凸齿原配钥匙增配夹持痕迹的影响。方法测试铁、铜、铝3种材质钥匙的硬度后,分别在配匙机上增配3种材质的钥匙,观察原配钥匙上的夹持痕迹。结果 3种材质钥匙上的增配夹持痕迹有较大区别。结论不同硬度的凸齿钥匙上增配夹持痕迹的反映性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技术对原配、选配钥匙开启各种锁具遗留在弹子顶部和钥匙上的痕迹及附着物的无机元素成份进行检验;对被配匙机配制过的钥匙上的擦划痕迹进行检验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检验显形痕迹和微量附着物的分布(隐形痕迹),较之常规的痕迹检验方法准确、可靠性强,拓宽了检验范围.  相似文献   

10.
1案例资料2006年2月,某市发生一宗入室盗窃案,门锁完好,窗户防盗网完好无损,经检验,原配钥匙没有配过。对锁检验如下:圆头弹子平端面的一侧边缘有摩擦痕,锁体弹子孔边缘的棱角被倒平。在与被磨损的弹子孔边缘同侧的锁芯孔壁上,有摩擦痕迹。技术人员根据以上痕迹特征,排除了钩状工具等几种常见的开锁方式,难以确定开锁工具。后抓获了案犯,缴获了案犯身上的钥匙坯,通过多次实验,最后确定为用钥匙坯开锁。2讨论2.1钥匙坯开锁的痕迹形成钥匙坯开锁是利用锁具本身的互开率。锁具质量较差,其零件加工精度差,为钥匙坯开锁创造了条件。钥匙坯为“一…  相似文献   

11.
某甲是A银行的信贷员,偷配了银行会计室的钥匙,并窃得该行负责人的居民身份证.随后,甲利用值班之机,开门潜入会计室,找到两张空白的银行汇票,并在压数机上分别压印了10万元和15万元的金额,并盖上了该行的印鉴和结算章后随.在10万元的汇票上填上了伪造的汇款单位和帐号以及10万元的汇款金额.之后,甲将其盗窃银行汇票之事全部告诉乙,并叫乙持金额为  相似文献   

12.
案情简介 2004年8月1日21时许,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纯净水厂送水员)值班时发现装有单位公章的抽屉钥匙没有拔下来,遂偷配了一把钥匙。2004年8月16日,李从值班室偷出该厂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的复印件,到复印部偷印了 20000张该厂的水票,然后利用晚上值班之机, 在其偷印的水票上加盖了单位公章,后又将水票拿到复印部进行加膜处理。2004年9月1 日-2005年2月8日,李某利用为客户送水之机,以每张4元、5元或6元(该厂水票的实际价格为6元)的价格将自己偷印的水票卖给客户7000余张,获利28000元。  相似文献   

13.
焦莹 《中国检察官》2013,(18):56-58
[基本案情]2012年9月,高三学生小森(化名)随朋友李某到李某的舅舅张某家玩时,趁李某上网不备之机在二楼茶几上偷拿张某家钥匙,以回家洗澡为借口在外边配了一把,紧接着返回张某家放回钥匙,看见李某仍在上网,就从卧室衣柜里的一个手提包内偷走100  相似文献   

14.
[案情] 犯罪嫌疑人,张×,男,系山东省昌邑市饭马镇某村村主任,他在94年3月至97年12月担任村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趁本村窑场承包和用地取土之机,分别收窑场承包人徐某、王某贿赂现金2.4万元。 [分析] 一种意见认为,张×的行为应定为受贿罪。其理由是:村委会成员虽然不具备国家干部身份,但他们  相似文献   

15.
把分散的单张报纸集中起来使其恢复到裁断出机前各张报纸在纸带上的位置的工作过程,实质上就是整体分离痕迹检验的过程。由于目前报低的发行渠道广泛,进行报纸的复原归位需要做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且不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在案件侦破工作中做出此项决定需要审慎从事。  相似文献   

16.
2005年4月13日,铁路沪杭线87.3公里处发现135副固定钢轨扣件被盗。4月27日,在现场钢轨南侧30m处的荒地里发现(用塑料袋包装)螺母、垫片等紧固件。4月28日,刑侦支队送来犯罪嫌疑人住处提取的36mm固定扳手一把。1检验1.1螺母上的拆卸痕的检验初步观察(痕迹形态、无手印和附着物),编号、拍照。用柴油(软毛刷)刷洗油污,防锈处理(涂缝纫机油)。显微镜下观察痕迹的形态,测量其尺寸,分析判断是36mm(一端)的固定扳手。1.2垫片上的拆卸痕的检验取带有油污的垫片70只,初步观察表面未发现其他痕迹和附着物。用柴油清洗,发现二只垫片上有擦划痕;编号、拍…  相似文献   

17.
电子门锁中的侦查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门锁,根据钥匙卡片存储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磁卡锁、IC卡锁(TM卡锁)和射频卡锁;根据钥匙卡片是否与锁体接触,可以分为接触型和非接触型;根据电子门锁与电脑系统是否连接,可以分为联网型和独立型。本文讨论目前宾馆、酒店广泛使用的独立型电子门锁。电子门锁具有哪些特点呢? 1.智能性。通过计算机软件,可以完成高度复杂的管理功能。例如,可以用一张万能卡打开所有的门锁,用一张清洗卡  相似文献   

18.
灰尘痕迹是现场中常见的物证,但其易受震动、风吹、雨淋等客观因素的破坏。以往多采用加松香的酒精溶液固定灰尘痕迹,但此法使用不方便,其干固时间长,透明度差,不能达到理想的固定效果。我们针对这一难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1)牢固性;(2)透明度;(3)干固时间;(4)遇水稳定性;(6)固定剂无毒无腐;(6)携带、使用方便。经过反复试验,最后选用市售喷漆(自喷光漆)作为固定剂。该固定  相似文献   

19.
1问题的提出猎枪属于民用非自动滑膛枪支,大多数使用12号规格猎枪弹。其射击弹壳击针痕迹位于弹壳底部中心,呈圆形,痕底呈球冠状,多为均匀圆滑,无明显的细节特征。但是在日常的枪弹痕迹检验当中,多会发现其射击弹壳击针孔痕迹中有时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突起状痕迹特征,我们俗称之为击针头的“假特征”(见图1)。这种痕迹特征与猎枪在使用过程中,在击针头产生的凹凸痕迹的细节特征明显不同;即使同一支猎枪所发射,在射击弹壳上击针孔痕迹也会产生变化。有的猎枪弹底会出现上述的痕迹特征,有的不出现(见图2);即使出现了该类痕迹,其痕迹特征亦不…  相似文献   

20.
鞋内底浸渍痕迹包括通常所说的鞋内底磨损面、鞋垫上的浸渍痕迹等,该痕迹的形成是由于人脚上汗孔排出的汗液在鞋内不易挥发,其中的盐分和其他有机质很容易在鞋内底、鞋垫或皮革及各种合成材料上形成脏污的痕迹,因而鞋一经穿用,脚掌在鞋内固定,穿用人脚的结构形态就通过脚表面的汗液介质在鞋内底或鞋垫上反映出来。这种痕迹在实际工作中同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本文通过一例案件现场上足迹的检验,对鞋内底浸渍痕迹进行了初步探讨,供同行们参考。1案情简介2002年5月10日晚,潜江市某街居民徐某(男,83岁)被人杀死在家中,现场勘查在死者上衣上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