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4月26日快到了,这一天是“世界知识产权日”。 有人将知识产权视为市场中的“灵丹妙药”,而有人则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视为“灵丹妙药”的认为,知识产权是市场竞争中胜负的决定因素,积累的知识产权越多,市场中胜算的把握就越大;而视为“洪水猛兽”的则认为,  相似文献   

2.
常常见到一些法律文书或通讯报导中将“检察”误写为“检查”。检查,是一普通用语,如“检查工作”、“检查思想”等等,而检察是一种法律用语,指人民检察院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宪法、法律的实施和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是由特定的机关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工作,是一种刑事诉讼活动,只能由人民检察院行使。因此说“检察”与“检查”二词,含意截然不  相似文献   

3.
“民以食为天”,国人是十分重视“饭碗”问题的。而“饭碗”的等次也几乎就是人的级别与职业的代名词。大致而言,饭碗有“铁饭碗”、“泥饭碗”之分。手捧“铁饭碗”者,吃的是“皇粮”,领的是国家俸禄,饭碗摔而不碎,砸而下烂,旱涝保收,无饥馑之虞。而捧“泥饭碗”者,稍有不慎失手坠地,  相似文献   

4.
傅燕 《中国司法》2001,(6):46-47
在公证制度高度发达的大陆法系国家,公证人的身份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国家公务员;另一方面又是自由职业者。这种“公”“私”兼具的“二重性”,肇端于拿破仓1803年颁布的“风月法令”。1845年法国政府颁布《公证机关条例》进一步规定,“公证人是从事辅助性司法活动的公务员,不领国家薪金.实行个人或合伙开业”。之后,  相似文献   

5.
“耳顺”,是孔夫子的名言。何谓“耳顺”?南怀瑾先生是这样诠释的:“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做到心里平静。”(见《论语别裁》一书)看来,“耳顺”是很高的精神境界,既要能听得进“顺耳”的话,也要能听得进“逆耳”的话。  相似文献   

6.
钱国宏 《政府法制》2014,(26):17-17
“蛛丝马迹”是个使用率很高的成语,释义为: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很多人望文生义,认为“蛛丝马迹”中的“马迹”是指马的蹄印,甚至连《中国成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都解释为“马”是骑马的马.其实,“蛛丝马迹”中的“马”,与拉车驾辕、四蹄如飞的哺乳动物“马”没有任何关联,而是指一种活动于灶台上的小昆虫。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入 WTO的日益临近,如何迎接“入世”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特别是企业界正在以积极的姿态,加紧准备,迎接“入世”的挑战。企业要做迎接“入世”的挑战,那么,政府有没有必要做好“入世”的准备呢? 遗憾的是,目前有为数不少的政府机关干部对“入世”并不关心,多数政府机关干部以为,“入世”是企业的事,与政府没有多大关系。一些政府人员不是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改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而是把自己当成了“入世”的“观众”。 “入世”真的与政府部门没有关系吗?“入世”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除了经济贸易等…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看了某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某案的纪录片后,对法庭的审判活动无可非议,但对“辩护人”的席位牌写成“弁护人”却有一点看法。 “辩”,按照现在的解释是辩论、争论、分辩。“辨护”是指提出事实、理由来申辩。“辩护人”是被告人合法权益的维护者,根据事实和法律,为被告人的受到指控的行为进行辩解的人。而“弁”,一意为古代男子戴的帽子;又意为旧时称低级武职。可见“辩”与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和“专业化”是近年来我们在探讨律师事业发展时常用的概念,二者有一定的联系,但又属不同的考评标准。“规模化”主要是量的标准,“专业化”完全是质的标准,当然“规模化”的量是指达到一定专业水平的量,不是简单的低水平的数量相加。一个能被业界认可的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规模化”律师事务所,一定是由合理专业分工的多个子系统而构成。可以说“规模化”必须以“专业化”为基础,而“专业化”并不必须依赖“规模化”而存在。“专业化”的形成一般不受事务所规模大小的制约,每一个律师事务所都应追求在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以下简称分则)有关条款中“论”,“论处”和“处罚”,是三个不同含义的概念。三者之间,既有紧密联系,但又有所区别。“论”人辞源》里解释之一是:“定罪”,《正韵》“决罪曰论”,《左传》“论者讲明之谓”。合而言之,“论”不仅是“决罪”、“定罪”,还有向犯罪者讲明之意。“处”即处罚,刑法中专指刑罚处罚。可见“论处”是定罪和处罚两个概念之和,包含着两层不同的意思“论”在先,“处”在后,先论后处。“论”为因,“处”是果,“论  相似文献   

11.
在刑事诉讼中,“侦查”与“检察”是两个常用的术语,其中的“查”与“察”读音相同,也许是因为此缘故,时下的一些报刊杂志乃至电视屏幕上,常把“侦查”误为“侦察”,“检察”误为“检查”。如有的将“侦查终结”写为“侦察终结”,更有个别公安机关,将“刑事侦查科(处、大队)”的牌子写为“刑事侦察科(处、大队)”;有的将“检察院”写为“检查院”。前者在于分不清“侦查”  相似文献   

12.
明朝冯应明在《菜根谭》一书里,把“德”与“才”的相互关系,说得十分形象、确切。他说:“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任奴用事矣,几何不(?)魉猖狂?”此话是说,“德”是主人,“才”是奴仆,“才”的一切行动,完全由“德”指挥。若有“才”无“德”,等于“主人”不管事,任你为奴仆的“才”胡乱行事。这样的“家庭”怎能不“鬼怪”横行?! 时下人事、组织部门擢拔官员的标  相似文献   

13.
“慎独”与“兼善”,是中国儒家文化中关于个人德行修炼的核心和言行举止的标杆。“慎独”是指注重精神生活和理想信仰的价值,追求个人德行的完善;“兼善”是指“慎独”在现实世界和社会中的相对价值,是应用理想于实际。一个健全的理想主义者是不应该脱离实际和逃避现实的,终归会面临着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义与利的关系,因此,“慎独”与“兼善”是对同一个人的品质的描述,而非供人选择的不同生活。今天,我们在一个功利日重的时代来谈儒家这个日渐式微的人生哲学,是出于对中国律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以及中国律师人生境界和个人德行的忧虑、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男人们大抵最害怕自己戴上那“绿帽子”,却做梦也想着整顶“乌纱帽”,哪怕是个村官也好歹是项“乌纱”。“绿帽子”与“乌纱帽”这两顶特殊的“帽子”,对中国男人来说无疑是一悲一喜。说到这两顶“帽子”的来龙去脉,则各有一段让人饶有兴趣的史话。  相似文献   

15.
“治病”于“未病”之先,强调的是要重预防,把工作做在前面,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不仅是科学的,也是“良医”之举。此理自古就有。古人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联系到我们党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当前,要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也就是所谓的不“患病”或少“患病”,我们也应善做“良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积极性,增强预见性,“治病”于“未病”之先。反腐倡廉工作“治病”于“未病”之先,首要的是“医”好思想,从认识上解决问题。一个人之所以腐败,思想上的动摇是关键的。河北省国税局原…  相似文献   

16.
对待选举的结果,有这样两种观点值得一议:一是“圆满观”,即选举结果没出“圈”,党组织推荐的候选人全部当选,因此被称之为“圆满成功”;二是“民主观”,即票箱里“蹦”出了当选人,指党组织推荐的候选人未全部当选,而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的长河中,“魔”与“道”是旅途的伴侣,更是拉力赛的对手。有时,“魔”在前面领跑,给“道”留下处处难关;有时,“道”在前面带路,给“魔”设下重重障碍。一路走来,“魔”吃了不少苦头,也长了不少本领;“道”费尽了苦心,也练就了一身功夫。到头来,“魔”力劝“道”早日退休,“道”催促“魔”尽快下岗。于是,双方互道一声“辛苦”,然而那声音听起来很有些言不由衷。  相似文献   

18.
“询问”与“讯问”的词义是有明显区别的。“询问”是查询,征求意见或打听的意思,并不含有“审问”之义,在司法实践中,它一般是对证人、知情人和被害人而言的,他们是我们了解案件情况的主要对象,我们只能以温和的口气向人家询问有关情况,而不应把他们视为人犯同类,审问他们。而“讯问”的词义含有审问之义,讯问意即“审问”,“审问”,这一般是对人犯或刑事案件的被告  相似文献   

19.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尽人皆知的历史事件 ,一般都认为“坑儒”就是活埋儒生。不少当代的学者也认为“坑”是活埋 ①,尤其是很多中国法制史的书籍、教材将“坑”作为秦代的一种刑罚制度 ,认为是一种将人活埋的酷刑 ②。但是仔细检视史籍记载 ,可以发现“坑”并非秦朝所独有 ,也很难说是一种刑罚 ,而且并不一定是指活埋杀人。一、“坑”并非刑罚从史籍中有关“坑”的记载来看 ,很难说“坑”是一种刑罚手段。“坑”不见于任何一个朝代的法律条文。绝大多数“坑”的事件都不经过任何的审判程序 ,所针对的对象也几乎全都是战俘或无辜的百姓。作…  相似文献   

20.
原广东省汕尾市副市长马红妹有个理论:公仆就应当由“公家包养”。在这一理论的“实践”下, 她心安理得地向公家大肆伸手, 最终因贪污公款64323元,收受贿赂57000元,被判处有期徒刑8 年。“马氏理论”的依据是:我是公务员,整天忙于工作,接待来往客人,忙得误了吃饭或者陪客人进酒楼,“公家”应该替我“报销”嘛!我是市长,代表汕尾人民形象,我买一些衣服,难道不该“公家”报销吗?为了不给汕尾市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