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基层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努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是深入推进应急管理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自机构改革以来,各地基层应急管理部门,边组建、边探索、边应急,不仅逐步健全了基层组织体系,理顺了工作脉络,成功应对了各类自然灾害和应急事件,同时还从多方面提升了应急管理能力,形成了一套适合当地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在浙江,大数据等新技术成为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风险防控五色图、应急管理安全码的应用,基层预警感知网络的建设,提升了对各类风险精密智控、精准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芦溪县是江西萍乡市的下辖县,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地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成为该县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之一。为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芦溪县全面推进应急管理领域改革,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门按照"边组建、边应急"的要求,不仅成功应对了多次自然灾害,彻底打通了应急管理的"最后一公里",还形成一系列基层应急的实践经验,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水平是重要内容。近年来,四川省应急管理工作始终紧盯基层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全省基层减灾队伍和能力建设仍然面临专业力量不足、实战能力不强、灾情管理队伍缺失等问题。如何从现状中破局,本文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政报》2007,(10):30-31
基层的应急管理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基层的应急管理建设是整个应急管理工作的根本性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意见》(国办发[2007]52号,见本刊2007年第9期)对近年来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长效机制提出了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该《意见》时一并提出了我区的贯彻落实意见。  相似文献   

5.
基层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预案是危机情况下协调处置行动的指导性方案,它给应急管理者提供了处置突发事件的"通用"方法和行动计划。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应急准备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编制好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对于提高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社区是基层的"基层"。作为应急管理的前沿阵地,社区的减灾能力直接反映基层的综合减灾水平。南京市建邺区是我国东部地区金融服务中心,为了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屏障,该区立足辖区实际,以社区建设为抓手,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向基层延伸,有效增强了基层综合灾害治理能力,打造了"平安建邺"的减灾品牌。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背枕华北平原,挟泰山、黄河,东临大海,境内地貌复杂,降水集中。近年来,台风、洪涝等灾害频频光顾,防灾减灾抗灾救灾任重道远。为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山东省将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作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从机制体系、基础、宣教等多方面苦练内功,加强软硬件建设,稳步提升了基层社区的应急能力,守护民众安全的同时,探索出了综合减灾的山东经验。  相似文献   

8.
<正>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层是社会防灾减灾的第一防线,是安全隐患排查的第一关口,是应急救援处置的第一现场,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切实抓牢基层基础,才能实现风险隐患“发现得了、处置得早、解决得好”。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本文邀请专家围绕主题,阐述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六个着力点,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江西萍乡作为烟花爆竹生产地和自然灾害多发地,所面临的安全监管和防灾减灾救灾任务繁重。为了全面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2019年,萍乡在全市乡(镇、街道)组建应急管理所和应急救援中队,充分发挥其对基层情况熟悉、就近方便、反应迅速的优势,构建起统一指挥、专常兼备、灵敏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打通了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自机构改革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做好基层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工作,浙江省诸暨市通过对应急救援物资及装备全面摸查,在管理体制、物资储备的主体与数量、购置和储备管理费用、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发现问题与不足,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十四五"时期是浙江省诸暨市应急管理部门理顺体制机制,健全工作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1.
正专业社会组织、企业和志愿者在基层应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凭借专业性、个性化和及时性,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形成了有效的补充,提高了基层应急管理的效率。社会力量参与已成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规范有序地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应急管理,对提高基层灾害治理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21,(6)
正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淮安市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全面开展基层审批、服务、执法"三整合"改革,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获批全省首家试点,盱眙、金湖被列为全省综合执法改革试点,逐步构建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审批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镇村治理一网格、指挥调度一中心"的"1+4"基层治理模式,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层减灾能力建设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基础。2020年,河南省重视加强基层防灾减灾工作,积极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打造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综合减灾示范单位等,不断夯实基层防灾减灾基础,全面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深入推进全国应急管理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为切实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基层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基层应急是灾害风险和损失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建设重点。当前基层应急工作面临管理人员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需要基层自身在组织机制、队伍力量、物资设施等方面提高能力,也需要外部系统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江西政报》2007,(17):17-20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深入推进全国应急管理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为切实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基层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正"十四五"时期,首都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进入改革攻坚期、任务加速期。必须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创新中谋发展、谋突破,积极推进应急管理法治化、协同化、智能化、社会化进程,努力构建应急管理责任制度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和治理能力体系,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全面推进新时代首都应急管理事业"四化三体系双基"任务目标落实落细。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深入推进全国应急管理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为切实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基层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9.
夯实公安基层基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这个系统工程要求不断创新公安基层各项工作。以信息主导警务,夯实基层基础信息工作;以主动前移式警务,提高基层治安工作的防控能力;以开展"五加强"、"五到位"活动,促进社区警务建设;以问题导向为突破,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治措施;以提高基层民警素质,提升民警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江西政报》2014,(15):33-38
赣府厅字[2014]110号2014年8月30日各市、县(区)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及近期重点工作安排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十二五"期间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我省实际,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应急管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全面加强和规范我省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基层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经省政府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