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彭毅 《探索与争鸣》2022,(12):15-17
<正>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降水、高温热浪、超强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广发、强发和并发,给我国城市治理带来巨大挑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与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与脆弱性》指出,全球复合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概率增加,且可能引致新型风险、复合风险及跨系统、跨区域的风险传递。  相似文献   

2.
综合信息     
《政策》2013,(2):93-94
<正>中国两项风险得分领先金砖国家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1月8日发布《2013年全球风险报告》,认为中国的政府风险管理效率以及国家体制的"弹性"(即适应和恢复能力)均高于其他金砖国家。其中,中国的政府风险管理效率世界排名第30位,高于南非、印度、巴  相似文献   

3.
提出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乎全球治理的具有战略高度和世界情怀的宏大时代课题。从全球治理现实出发,"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含的全球治理理念表征着全球治理的多重挑战,其现实指向性是在全球治理中维护共同利益,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作为与现行全球治理体系有着质的不同的治理方案,无论是从人类制度的多样性来看,还是从中国在国际体系内的发展目标、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来看,都决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寻求替代现行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只是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西方治理方案的可能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1月19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了2021年《全球风险报告》(Global Risks Report 2021)。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李湖生研究员对报告的"执行摘要"部分进行了翻译,让我们来看看今年的报告主要表达了哪些观点。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对人类和经济造成的直接损失非常严重。它有可能使多年来在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等问题上取得的进展倒退,  相似文献   

5.
正1.《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连续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从2015年的"发展",到2016年的"支持",再到2017年的"促进",社会工作被纳入顶层设计实现了常态化。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要求推进"三社联动",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社会工作迎来发展风口;发布《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要求充分  相似文献   

6.
2019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越性不断彰显。台湾《旺报》《中国时报》《工商时报》《经济日报》及《大华网络报》等媒体,高度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高度关注祖国大陆示范区及全球发展战略,强烈呼吁民进党当局改善两岸关系及抓住祖国大陆发展机遇。一、高度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一是积极评价祖国大陆"举国体制"。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仅仅贴上"中国脸"是不够的贵刊2期《今日视点》栏目的一组文章报道了红火的中国电影市场。美国著名调查机构IHS公布的全球电影产业消费报告预测,在2013年~2016年这段时期全球电影产业的消费总额还将以每年2%~3%的速度继续增长。如今,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好莱坞眼中的一块"大蛋糕",而贴张"中国脸"则是分享这块蛋糕最迅捷的方式。《环形使者》中楚楚动人的许晴、《生化危机5:惩罚》中持枪与僵尸激战的李冰冰,这  相似文献   

8.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下行、全球治理缺位和全球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由此引发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利益分配和政治主张上的矛盾更呼唤全球治理领域进行深刻的变革。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其原则、主张和途径等内容是逐渐清晰的,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历史使命和担当。中国主张的全球治理基本准则应建立在各国共识基础上,对本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安全关系给予准确界定,增信释疑、共谋发展。坚持发展中大国身份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基本前提;"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基本理念;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顶层设计;权利与义务相平衡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加快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是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核心要素,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全球治理观。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3,(3):I0012-I0013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都会带有风向标意义。今年1月8日发布的《2013全球风险报告》分析了在未来10年内的50个全球风险。“这些全球风险本质上是对一系列最关键体系的善意警告。”报告编辑兼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李·豪威尔(LeeHowell)建议各国高度重视自身对全球风险的抵御能力,以确保面对重大事故时,关键体系能继续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
网络就绪指数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报告》系列中用于衡量各国ICT水平的指标体系,对于反映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有较大的意义。本文以《2012年全球信息技术报告:生活在一个高度联通的信息世界》网络就绪指数为依据,阐述2012年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和中国的总体情况;并以近5年各项指标的排名数据,分析了中国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治理对话平台经历了一个深刻的转变,显著特点就在于中国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治理平台建设的塑造者。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身份已经从曾经扮演的群众角色、配角逐渐向着主角甚至是核心主角转变,这主要呈现在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地位、推动国际经济组织的机制改革、完善二十国集团的治理功能、深化金砖国家的务实合作以及强化"一带一路"的示范引领方面。中国希望通过变革与完善传统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以及搭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以弥补现存治理体系的不足,力促形成以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6,(6):63-63
9月26日,总部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06-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从去年的第48位下滑至今年的第54位。而在今年5月,著名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公布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中,中国的排名却显著上升,从去年的第31位跃居第19位。两份均号称“权威”的报告,却得出两种迥异的结论.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3.
程希 《中国减灾》2022,(4):46-47
近年来,世界各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2022年1月11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全球风险报告》.报告显示,全球最主要的短期风险(未来0—2年内)包括极端天气、生计危机、气候行动失败等,最主要的中期风险(未来2—5年内)包括气候行动失败、极端天气、社会凝聚力侵蚀等,全球最主要的长期风险(未来5—10...  相似文献   

14.
2014年6月9日-10日,北京市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13-2014北京蓝皮书,蓝皮书涵盖《北京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北京社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北京文化发展报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共6部,报告针对人口、教育、交通、环境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5.
<正>时间:2014年6月26日地点:人民日报社论坛内容第一部分:《国家治理》周刊创刊启动仪式暨首届中国治理创新100佳经验课题调查成果发布。主要内容有: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致辞;人民论坛总编辑贾立政介绍《国家治理》周刊创刊背景;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志强宣读首届中国治理创新100佳经验大型调查成果报告;地方、基层干部代表发言;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宣布创刊启动仪式开始;与会领导为10位"首届中国治理创新100佳经验"代表颁奖。  相似文献   

16.
<正>历史的传统和执政的习惯,导致现行的治国方式上,决策者依然习惯性依赖政策。在政策治国和法律治国的选择上,政策重于法治。治国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有待漫长的跋涉和探索。依法治国的中国实践: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中国古代治国的正宗方式是"德主刑辅"。法律的地位并不高,"礼"和"德"才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新中国成立后,改变了治国模式,通过法律的国家治理方式开始显现。按照国家领导人的说法,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于是有了1950年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1954年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但真正重视法律的治理,则要到1978年。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5,(1):2
"新常态"成为热词是2014年的一大看点。这个热词迅速跨出国门在全球主流媒体中频频出现。例如"低油价或将成为新常态"(美国《华尔街日报》)、"反腐推进新常态国企成为保险股"(香港《南华早报》)、"大宗商品市场疲软,拉美经济迎来‘新常态’"(美国《纽约时报》)、"亚洲富豪榜上有‘新常态’"(《日本经济新闻》)、"外企要面对中国反垄断‘新常态’"(英国《金融时报》)、"中国改革蹄疾经济求稳,新思维应对新常态"(英国路透社)等等。从以上标题中人们似乎读出了中国经济在全球舆论界的分量,虽然角度各异,观点不一,但一个"新"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2月,首份《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奠基于我国深厚家族文化的家族企业,是我国私营经济的主体.长期以来,由于对现代大型企业的宣传和关注,人们对家族企业形成了一些负面认识.《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家族企业的现状和发展作出了全面而客观的分析,充分肯定了家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揭示了家族企业的"双重治理"特点,并提出了家族企业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浙江省舟山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创新基层社区治理为核心,围绕建设创新舟山、开放舟山、品质舟山、幸福舟山,凝心聚力深入推进"美丽群岛幸福社区"示范区建设。2017年,"美丽群岛幸福社区"建设正式写入舟山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新区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载体和重要任务;同年5月,舟山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美丽群岛幸福社区"示范区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0,(7)
正与去年相比,今年"小康"一词的出现频次有了大幅提升,该词在去年31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124次,今年在28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253次。今年出现频次有所提升的关键词汇还有:营商环境、社会治理、县域、文旅。若比较连续两年的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发现?去年,《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