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毅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6):91-96
二审法官对刑事上诉案件进行全面审查既不符合诉讼经济要求,也不利于二审程序功能的实现,同时还有碍正义的伸张。将上诉案件区分为事实争议、法律适用错误、程序违法、量刑不当四种类型,并进行分类管理是我国刑事二审程序改革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
邵江禾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3,31(3)
现代公司发展以及公司利益与社会利益在劳动者权益上的一致性,使得企业社会责任被引入劳动立法是历史必然.我国虽已在劳动法中进行了规定,但采用企业主体“一刀切”的方式带来诸多弊端.要完善劳动立法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必须遵循责任主体类型化的立法思路,借鉴美国与德国公司治理模式要求,获利较大的企业履行更大的企业社会责任,最终实现优化企业社会责任配置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高荣林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1):74-77
我国刑法把知识产权犯罪规定在破坏市场经济的犯罪这一大类型的犯罪之下.从而引起了关于知识产权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的纷争。并且在规定知识产权犯罪时,没有区分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与违反知识产权管理秩序的犯罪,从而进一步引起司法实务界对知识产权犯罪理解的混乱。为了澄清混乱,我国刑法应该把知识产权犯罪类型化为: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与违反知识产权管理秩序的犯罪。 相似文献
4.
汤俪瑾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9-124
行政调查就是行政机关的信息搜集活动。在对行政调查的研究中,类型化是基础性的研究方法。在类型化的基础上,应该将行政调查视作独立的行政行为,再针对不同类型的行政调查分别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5.
6.
章志远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20(3):8-14
行政诉讼类型化有助于公民诉权的切实维护和行政法治进程的推进,是一国行政诉讼制度变革的核心课题。我国行政诉讼非类型的现状不仅是现行行政诉讼制度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而且还与行政行为形式论的学术影响及行政诉讼立法模式的选择有关。当前,随着行政诉讼目的认识的趋同、受案范围的拓宽、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特别是司法个案推动作用的加强,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化改革的有利条件业已具备。 相似文献
7.
王霁霞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2)
行政补偿类型划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转型时期完善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核心内容.域外行政补偿类型基本通过宪法原则和判例逐步确立,对建构我国的行政补偿类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结合补偿类型的理论分类依据,建构了既体现行政补偿特点和共性、又突出了我国现实中存在问题的补偿类型,以期为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侵权行为一般化和类型化及其我国侵权行为法立法模式选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杨立新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8(1):1-14
制定中国侵权行为法是采取大陆法系的传统方法 ,还是适当借鉴英美法系的某些内容 ,是一个立法模式的选择问题。作者将这两种立法模式概括为一般化立法方法和类型化立法方法 ,并提出在制定中国侵权行为法的时候 ,应当将两者适当地结合起来 ,制定一部具有特色的侵权行为法。 相似文献
9.
颜超明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58-63
故意杀人行为的定罪量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而我国刑法却只予以了简单的规定,致使实践中出现同案不同判或本应以故意杀人罪评价的行为却在其他罪中评价,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类型化”的方法论指导。在我国对故意杀人行为进行类型化,有其历史基础和国外经验的借鉴;并且有其现实意义,即有利于我国故意杀人罪量刑基准的确定,有利于从立法上消减死刑条款,有利于处理《刑法》第17条第2款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有利于弥补对行为评价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2):58-63
故意杀人行为的定罪量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而我国刑法却只予以了简单的规定,致使实践中出现同案不同判或本应以故意杀人罪评价的行为却在其他罪中评价,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类型化的方法论指导。在我国对故意杀人行为进行类型化,有其历史基础和国外经验的借鉴;并且有其现实意义,即有利于我国故意杀人罪量刑基准的确定,有利于从立法上消减死刑条款,有利于处理《刑法》第17条第2款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有利于弥补对行为评价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行政诉讼案件越来越多,行政诉讼立案难问题尤为突出。行政诉讼立案难带来种种弊端,因而对行政诉讼立案难进行原因分析极为必要。类型化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以事物的根本特征为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类属划分,类型化能够弥补法律概念抽象化的不足。行政诉讼立案从法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存在一定的理论困境,也具有一些客观因素,具体原因可以类型化为四大方面,即实体原因、程序原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破解行政诉讼立案难的对策建议是:完善行政诉讼立法,落实相关法律规定;构建行政争议综合调处机制,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机制;构建行政诉讼立案监督体系,树立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韩静茹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2):55-62
现代型、专业型民事案件的日益增多,在挑战审判主体之认识能力的同时,也为专家参与民事诉讼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依循法律规范和司法实践两条类型化进路,以专家参与诉讼之目的及相对应制度的功能为基准,结合民事证据立法的最新动态,可以将我国专家参与民事诉讼的制度划分为鉴定人制度、专家辅助人制度、专家陪审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以及法律意见书五种类型。通过对各类型的制度予以系统解读和辨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性质混乱、功能错位、界限模糊等问题。这些缺陷的存在根源于理念、规范和实践三个维度的相关因素,应当在明晰五类制度各自之本质属性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以系统论原理为指引,遵循制度供给与客观需求相适应、制度功能与制度结构相契合的原则,来实现专家参与民事诉讼制度的体系化、科学化和协调化革新。 相似文献
13.
1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是三级类型共存的体系,类型谱以渎职犯罪侵犯的次要的客体的法益属性,进行质、量结合而构建的.根据其次客体所保护的法益,涉林渎职犯罪的立案标准应当适用"其他重大损失"标准.司法实践中可将涉林渎职犯罪的"前案",即盗伐林木罪或者滥伐林木罪中"数量巨大"的标准,作为涉林渎职犯罪中"遭受重大损失"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高荣林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101-104
我国《刑法》规定了知识产权犯罪,但是有些没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也被定为知识产权犯罪,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纷争,甚至引起司法实务界对知识产权犯罪理解的混乱。在未来的《刑法》修订时应该作如下调整:首先,把知识产权犯罪从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的阴影下解放出来,作为单独的一类犯罪来规定;其次,在知识产权犯罪内部立法中,应把知识产权犯罪分为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与违反知识产权管理秩序的犯罪。 相似文献
16.
对军事司法的理论认知可概括为管理工具论、司法权延伸论和调和论三种模式,三者以界定权力本质为研究基础,缺乏共识、难以推进.通过强调活动形式的司法性,聚焦于军事司法这一以人权保障为核心的程序法与军事社会的共融问题.不同于普通司法,军事司法与救济对象的公法关系并不是单向度的.其特殊性在于,军事司法权与军事指挥权在权力对象上是一致的、在法益上联系密切,因此在前者的制度设计中必须将后者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基于两种权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将军事司法划分为四种类型,并着重探讨介入军事法律关系的军事司法权、保障军人一般社会权益的军事司法权两种制度类型的正当性基础、职权范围和制度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19.
徐升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2-44
社区矫正作为与监禁刑相对应的一种行刑方式,在对未成年犯的矫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矫正起源于西方,西方国家对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项目的设置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建立和健全我国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项目,可以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具有不同人身危险性程度的未成年犯设置不同类型的矫正项目. 相似文献
20.
颜超明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5-39
我国刑法典对故意杀人罪规定过于简单,致使司法实践中时常出现同案不同判或本应在故意杀人罪评价的行为却在其他罪中评价,因此解释故意杀人行为需要"类型化"的方法论。故意杀人行为的"类型化"有其历史基础、可供借鉴的国外经验和犯罪学类型化成果。运用"类型化"方法解释故意杀人行为,有利于确定具体个案的量刑基准,有利于处理刑法第17条第2款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有利于弥补对行为评价的不足,有利于从立法上消减死刑条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