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各族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额·乌力更民族素质的提高是民族发展的实质和核心,是民族发展水平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德国哲学家坎特说的好“人,只有经过教育才能成为人”。因此,民族发展的目的,可以说就是人的发展。然而,人的发展却永远离...  相似文献   

2.
临河区居住着蒙、回、满、达斡尔、朝鲜等15个少数民族28168人,其中蒙古族18409人,回族7312人,是巴彦淖尔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地区。近年来,我区民族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线,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创新工作形式,使各民族政治上平等,经济上互助,文化上尊重,心灵上融合,呈现出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如一家的良好局面,较好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现有少数民族17个,人口15.7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9.71%,其中:哈尼族81139人,彝族43647人,傣族24228人,其他10余个少数民族8586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1%、22%、12.25%和4.46%。少数民族人口处于大聚居、小杂居、交错居住的状态。处理好多民族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各民族和谐进步,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民族关系的特殊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深刻认识做好多民族自治县人大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李晶 《前沿》1999,(12)
现代国家条件下小民族生存和发展问题,是世界民族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东北地区的鄂温克族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为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一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解放初期,只有5000多人,现已发展到26000多人,主要聚居在祖国的北部边疆———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嫩江流域。鄂温克民族又是跨中国、俄罗斯联邦等国居住的跨界民族。俄罗斯联邦境内的鄂温克人曾被称为通古斯人,现定名为埃文克族有约30000人,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在旧中国,鄂温克猎民同我国各族劳动人…  相似文献   

5.
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在内蒙古自治区俗称“三少民族”。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三少民族现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三少民族的共同特点是:人数较少。2000年底,全区鄂伦春族人口3800多人,鄂伦春自治旗有2221人;鄂温克族人口26001人,鄂温克族自治旗有9647人;达斡尔族人口73818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有28900人。三个民族人口在全国56个民族中实为少数中的少数。三少民族历史上都居住在深山老林,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原…  相似文献   

6.
孙兴玲 《前进》2009,(12):37-38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主要支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优化社会风尚、振奋民族精神,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7.
民专人寄语     
《今日民族》2009,(12):16-20
侯新华(怒江州人民政府州长,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第五任校长)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教学特点,真正把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民族团结求发展携手奋进奔小康太康县委统战部太康县有22个民族,130多万人,其中回族3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41%,分布在15个乡镇的57个行政村。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民族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先后受到省政府...  相似文献   

9.
莫光辉 《桂海论丛》2007,23(3):16-19
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是民族地区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的美好前景和理想追求,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的特质外化,文化和谐构成了民族地区和谐的支点显现。文章以广西为例,试从历史的进程、发展的视角、和谐的维度等观照文化和谐是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潜质内核。并从文化和谐的视阈探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10.
于桂珍 《前进》2009,(6):49-5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主要支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优化社会风尚、振奋民族精神;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民族经济发展韩传江,范高伦睢县共有18个少数民族1700多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回族,占全县总人口的2.27%,分布在14个乡镇、25个村委。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局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帮助发展民族企业,引导民族经济健康发展。截止95年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为: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份。在多民族国家里,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民族的发展,决定着民族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处理的方法,民族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好,又关系到促进社会发展或制约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研究我国世纪之交的民族问题,必须放在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发展之中,才能站在ZI世纪世界和我国发展的高度,观察认识我省的民族问题。一、我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和民族问题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很快将进人ZI世纪,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性开放、高科技、国际市场一体化,知识、信息经济时代,市场和科技竞争将日趋…  相似文献   

13.
略论毛泽东思想民族观董兴华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形成并发展的毛泽东思想民族观,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贯彻运用于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和确定的一系列处理民族问题,调整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春红 《前沿》2010,(18):185-187
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而人的性格的产生与形成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生长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各个民族因其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不同,具有迥然不同的性格特点,但任何一个民族的性格都不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这是因为俄罗斯民族不仅有着横跨欧亚大陆的辽阔疆域,而且有着一部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和一个对俄罗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的宗教。俄罗斯人的性格特征是在俄罗斯独特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宗教等诸多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民族团结的楷模 经济发展的典范长葛市民族宗教局马明德长葛市后河镇小辛庄村是一个回、汉民杂居村,全村2286口人,回、汉两族人口各半二多年来,该村村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以团结促经济,以经济求发展,坚持民族关系与民族经济共同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了...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是面向21世纪全球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 发展关键取决于人的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是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思想工作》2009,(6):9-10
第一,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为推进全区文化事业改革与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当前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意义不同以往,它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民族精神和人的素质构成了一个地区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能否振兴,一个地区能否发展,最根本的在于民族精神和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今天的社会,是一互动型的开放社会,人与人之间跨越民族、跨越语言、跨越文化的互动趋向普遍存在,呈发展的趋势。而语言作为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们交往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在我国广大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的一个重要现象──双语及其所起到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他们在观察和研究这一语言使用情况时注意到,双语在促进民族间的情感沟通、发展不问民族间的贸易关系、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都起着直接或间接的积极推动作用。双语是指一个民族在通晓本民…  相似文献   

19.
宜宾市是一个以苗、彝、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共有24种民族成份,总人口81249人,其中,苗族70379人,占全省苗族人口的60%,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区。全市现有民族乡13个,85%左右的少数民族人口连片居住在偏远的高寒山区,由于社会历史和地理条件等方面原因,这些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至今相对落后。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显著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4年民族乡建立以来,经过10多年的努力,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农业经济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  相似文献   

20.
一、玉溪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状况玉溪地区地处滇中腹地,交通便利,距离省会昆明仅89公里。全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有1868800人,其中少数民族588000人,占31.46%;在9个县市中,有峨山、元江、新平三个自治县,还有民族乡镇14个。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粮食和经济作物,素有“云烟之乡”的美称,发展乡镇企业条件优越。玉溪地区的乡镇企业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发展较慢,起步也晚,但在云南而言,又是比较快的。到1993年底,玉溪地区乡镇企业已由1979年的1290个发展到52652个;从业人员由35243人增加到220326人,占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