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执政方式是指在一定的政党制度条件下政党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的制度性规定,或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形式。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就是要使执政党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施领导。为了解决党在执政方式方面“双轨执政”的现象,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必须转变执政理念,必须从“政治动员”模式和人治模式向依法治国转变,必须建立执政党权力制约机制,从体制和机制方面对党执政方式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执政党现代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的领导者和倡导者 ,必须要与时俱进的解决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现代化问题 ,以政党现代化来推动国家现代化。执政党现代化应体现在党的纲领现代化、党的组织现代化、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三个层面。政党现代化以民主、法治、创新作为基本内涵 ,它们是政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动力。执政党现代化应侧重于 :确立新的执政理念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重新设计和配置政治权力体系 ;按照政治现代化要求强化党的执政功能。  相似文献   

3.
政党执政规律与执政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是政党的最高逻辑。政党与执政党大不一样。政党政治是当代世界政治的突出现象。政党执政具有规律可循。苏共的执政得失、工人阶级政党的执政实践和世界政党的兴衰成败,既有自身的特殊性,也有许多共性,比如执政党要赢得民众支持,必须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经济发展与执政地位的巩固不一定成正比;执政党要扩大群众基础,但执政党的党员数量与执政基础不一定成正比;执政党对公共权力的控制无处不在,但执政党与公共权力有一定的边界;公民社会的成熟程度,与执政党的成熟程度成正比。政党执政的规律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洪向华 《理论前沿》2005,(16):22-23
政党要想赢得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必须自身具有合法性。它的合法性基础包括三个方面:(一)政党的先进性;(二)遵循既定的规则、制度是政党权威的结构基础;(三)有效性是政党权威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执政合法性问题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是一个政治概念。任何政党在执政后都有一个执政合法性的问题。西方国家在实践中形成的执政合法性理论,对当代中国共产党具有借鉴意义。增强执政基础,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发展,必须同时解决好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问题,处理好合法性与合法化、合法性与有效性、合法性与合道义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一党执政、多党参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政党制度相比,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促进政治民主化、增强政治认同感、扩大政治整合力、维护政治稳定性、实现政治有效性等方面的政治功能优势。要充分发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政治功能优势,就必须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有效发挥各参政党作用、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化建设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7.
实现民主执政首先要树立民主执政的科学观念,实行观念的突破。在当前,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执政的认识有两个方面需要强调:一个是通过改进选举工作来加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另一个就是规范党政关系,执政党运行政府权力必须符合民主法治的要求。在人民、政党、政府三者之间关系上,民主执政要求执政党坚持"政府台前,政党幕后"的管理原则,要求执政党与人民、社会的关系是互动、相互信任与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政党执政文明是政党掌握和行使国家政治权力行为的进步状态。它与政治文明、文明执政和执政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政党执政文明具有阶级性、政党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包括执政主体文明、执政理念文明、执政方式文明等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9.
工会如何运用权力解决劳动冲突,在劳动冲突的解决中担当什么样的角色,是由工会的权力来源决定的。本文将中国工会的权力来源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工人群众、政党国家和法律法规。实践中的工会权力主要来源于政党国家,这在国有企业改制之后变得尤为明显。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完善,工会权力获得了新的合法性基础。工会权力主要来源于政党国家,同时逐渐向法律法规过渡的特点决定了工会在劳动冲突中扮演协调者的角色,并决定了工会能够从国家机器内部促成政体的动态稳定,提高政党的持续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执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已见端倪。改革执政体制必须贯彻四个原则:党的地位,不可动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依靠法律,规范改革;戒急戒躁,渐次改革。改革执政体制的路径主要循着改革党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领导关系及适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党法》。  相似文献   

11.
国家公共管理中的公共理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公共理性是经长期积淀形成的具有正义规范意义的国家公共管理取向和社会政治价值定义,具有超地域政治之特性。公共理性是执政党提高执政绩效、规避执政风险的经验性伦理系统。一个国家的公共管理、一个政党的公共执政,必须具备这种公共理性。公共理性不仅要求有一套富有政治个性的解释话语,更要求这套话语合符社会公共判准。本文从七个方面诠释了公共理性的一般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任何政党在掌握政权之后,都面临执政的政治合法性问题。所谓"政治合法性",简单地说,主要指在符合现代道德规范和法律的基础上,广大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支持和信任。因此,一个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构建执政的政治合法性基础,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武装斗争的胜利曾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合法性基础,但是仍然仅仅依靠武力显然不能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于是,中国共产党又利用以下资源,巩固其执政地位。一是树立毛泽东的个人魅力,二是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三是经过革命和建设积累的大量的组织资源。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三个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执政经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剖析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前的局部执政,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30年从自在执政到自觉执政转变的两大阶段,党的主要执政经验是:必须重视民心、民主、民生;必须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必须处理好执政党与政权、执政党与参政党、执政党与社会(人民群众)、执政党与法律等重大关系;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4.
政党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政党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我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参政的各民主党派之间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合作共赢关系。本文从合作共赢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了合作共赢对构建我国和谐政党关系的重要意义,并从三个方面对如何更好地实现我国政党之间的合作共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共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规定了群众路线的根本价值,而中国社会的现实又设定了群众路线的可行性操作策略。只有以保障人民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群众路线才能具有道德感召力和政治领导力。中国朝着权利社会、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这一方向的转型要求群众路线必须从政党许诺对应群众行动的政治动员机制转变为人民权利对应政党义务(或政党权力对应政党责任)的政治契约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有效开发和利用执政资源应着重提高"四种基本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先春 《理论前沿》2005,(13):16-18
执政资源,是指可供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履行执政使命,提高执政效能,推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不断向前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政党作为政治生命体,同人类社会其它生命体一样,其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执政资源的支撑.提高党对执政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是提高执政的有效性、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历史使命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斯·韦伯认为执政合法性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形态建立乃至构筑政党执政安全的基础 ,这个基础不坚实 ,就会出现哈贝马斯所预测的合法性危机 ,执政党必须加强政治“投入”,赢得民众的持续认同。中国共产党要在执政合法性建设成就的基础上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实现意识形态主流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民众利益最大化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实现政治权力民主化 ,进一步铸造执政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近现代意义上政党的国家,政党政治比较发达和成熟。英国政党的权力运作对英国社会的影响较大,同时也较为公开和规范。本文试图从英国执政党的权力取得、运作及制约机制三个环节入手,探讨英国政党的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19.
执政党树立法治取向,是从传统党的建设向现代政党治理跃升的重要指向。中国执政党治理的相关问题必须置于法治视阈之下加以深入研究。政党与国家的关系大体可以归为间接型和直接型两大类型。中国政党制度下,执政党建设状况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比那种政党与国家间接型关系要更加显著。改革开放后执政方式转换需要在政党治理上作出回应。政党治理不能拘泥于自身范围的单向思维,政党、国家、社会的复合结构要求执政党调整内部治理的方略。政党与国家直接型关系下紧密而适度分离的原则,对中共转换执政方式和自身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法治视阈下中国执政党治理必须处理好执政党的主张与国家意志、党的制度化建设与国家法治化、党的纪律与国家法律、党的领导者个人意见与权力公共性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这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提出了新的要求。执政党是人民群众和公共权力之间联系沟通的纽带,并充当人民群众监督和控制公共权力的利益代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依法治国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强而有力的领导。政党现代化已然成为推动二者实现的逻辑基础和主体力量。政党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前提是实现政党法治化和公共权力运行法治化。公共权力运行法治化需要通过培育法治理念、完善制度建设、构建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等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