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的话     
近些年来,本编辑部经常接到读者“找书”的询问电话。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将开展行政管理新书代理邮购业务,以进一步扩大专家学者与读者的互动沟通,并拓展为理事单位、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服务内容。从第5期起,对“新书架”栏目进行调整。具体办法如下:(1)介绍的新书主要是行政管理领域的专著和教材等。(2)欢迎出版社和新书作者为我们提供新书讯息。(3)欢迎读者来函邮购。内容简介: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政务公开与政治发展研究》一书所涉及的问题,既是政治发展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目前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其理论演绎既是对…  相似文献   

2.
此文是对“人道主义”栏目2006年1期所刊发的“网上救助遭遇尴尬”一文的思考,作者是一名普通读者,也是一位截瘫患者。我们欢迎广大读者关注“人道主义”栏目,也欢迎对该栏目的文章谈出自己的看法。——编辑东子  相似文献   

3.
从2004年始,本刊推出一个新的栏目"本期人物"。栏目采取人物通讯、访谈、自述等形式,对为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和人大制度建设作出卓越贡献、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知名人士进行深度报道。本栏目力求走进他们的生活,探究他们的内心,贴近他们的个性,赏析他们的思辨,尽可能丰富地展现出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在此,我们诚挚地向社会约稿,并欢迎读者推荐你所关注的人物,或提供有关人物的新闻线索。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关注与参与,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栏目办好。  相似文献   

4.
在2005年第10期的“编读往来”栏目中,我们发表《真情告读者》,简要通报了支部生活和上海小说联合党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的情况,提出我们整改提高阶段的总目标是“打造品牌党刊,打造一流团队”,要使办刊和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更上一层楼,使党刊让读者满意、让群众满意-同时真诚欢迎广大读者的帮助与监督,热切期盼广大读者对如何“打造品牌党刊,打造一流团队”提出意见和建议。《真情告读者》发表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肯定,也有不少读者来电来函,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5.
自本刊在2004年第一期开设的擂台赛刊发以后,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读者的答卷千余份,其中有许多的答卷是读者亲手用笔将答题重新抄写下来,再一一认真作答,满满的十几页纸,让杂志社的同仁感到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读者的认同,在此感谢大家对于此项活动的支持。在此也向全国的读者征求答题的种类,希望了解的知识类型,也欢迎读者向“擂台赛”栏目推荐自己设计的题型。本期擂台赛仍将从答案正确的读者中按成绩选出10名优胜奖,并根据组织队员参加竞赛情况选出组织奖,正确答案及优胜奖、组织奖获得者名单将在本栏目刊出,欢迎读者朋友继续踊跃参与。本期答题截止日期:2004年7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来信时请务必注明联系方式,以便寄送奖品。来信地址:北京市东长安街14号公安部《中国保安》杂志社擂台赛栏目收邮政编码:100741  相似文献   

6.
《时代潮》2003,(6)
作为一本时政类周刊,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改革时代社会各界出现的精英和楷模作出报道。为此,我们今后将以“时代之子”的栏目,集中最优秀的版面,对他们进行不间断的分类报道。欢迎读者推荐,也期待精英自荐。本期推出的是律师篇。本栏目电话:010-65369656 65369659  相似文献   

7.
时近仲秋,爱好外国文学的细心读者发现,一部名为《英语悦读——世界文学经典故事》的新书,已悄然在上海书城等沪上各大书店上架。在这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全文逾250页的新书里,承载着的是编著者、“上海四大影视翻译家”之一娄炳坤老先生怀揣数十年的夙愿。  相似文献   

8.
读者朋友,不知您是否留意,今年以来,我们曾在第4期和第6期的《探索求是》栏目中,采取集中推出一组稿件的形式,分别探讨了“如何做好社区思政工作”、“如何做好‘入世’前的思政工作”问题,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本期,我们又推出了围绕“如何做好班组思政工作”的7篇研讨稿件,再飨读者。 今后,我们还将围绕思政工作进班子到干部问题、新世纪企业思政工作方略问题等刊发专题性稿件,欢迎各界赐稿。  相似文献   

9.
在近年来的“海上晚霞”栏目中,我们陆续向读者们介绍了不少上海老同志精彩的晚年生活。新年伊始,我们回访了其中的几位老朋友,看看他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黄埔》2004,(6)
您的评说我们的动力本刊今年改版后,每期都刊登“欢迎评说”的问卷,了解读者对杂志的意见。很多热心读者积极回应,把自己的意见直率地寄给我们。我们对读者反馈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并专门开会研讨。大量的读者来信对今年杂志改版表示热烈欢迎,对杂志社同志们为此付出的辛勤努力给予肯定。本刊的重点栏目“海峡纵横”“两岸情深”“五彩人生”“人物春秋”“峥嵘岁月”“往事回首”等继续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好评,新增设的栏目“黄埔漫谈”“史海拾遗”“军事经纬”等也得到读者们的认知和喜爱。有读者建议再增设一些新的栏目,以期杂志涉及的内…  相似文献   

11.
为使广大读者能够参与对国内外事关国家安全的社会现象或 事件的讨论,本刊今年特开辟“论坛”栏目。我们竭诚希望社会各界读者都来 关心国家安全,积极参与讨论,也欢迎向我们推荐讨论的题目,并提出办好本 栏目的建议。近期讨论题目如下: 一.信息时代如何保障国家安全 二.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2.
文史园地     
《春秋》1998,(1)
欢迎续订《春秋》和往年合订本尊敬的各位读者.1998年第一期《春秋》杂志与您见面了。新的一年.我们增加了“山东百年”、“养生健体”等栏目,希望您能喜欢。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和各级政协换届新增委员及党政领导的需要,我们从第一期起每期都增印一部分.以供没有来得及订阅上《春秋》杂志的读者索购或续订,如有需要者.可直接与本社  相似文献   

13.
《半月谈》2004,(21):74-75
很多读者经常给“读者之页”栏目来稿,我们表示欢迎与感谢,但是,有的投稿者常投不中,希望我们解答编辑部对稿件的要求,现解答如下 。  相似文献   

14.
活在押运     
宋凯 《中国保安》2014,(9):67-68
今年。本刊将尝试开展“保安员的故事”栏目,运用纪实文学体裁。以保安员鲜活生动的事迹为素材,进行文学创作。挖掘保安员在工作中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将保安员身上最精彩、最感人的故事进行整合,塑造正面、典型的保安员形象,展示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光辉的一面,力求能感染读者。引发共鸣。同时,本刊欢迎广大保安从业者、社会各界文学爱好者努力创作,积极向本栏目投稿。  相似文献   

15.
活在押运     
宋凯 《中国保安》2014,(3):38-40
今年。本刊将尝试开展“保安员的故事”栏目,运用纪实文学体裁,以保安员鲜活生动的事迹为素材,进行文学创作。挖掘保安员在工作中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将保安员身上最精彩、最感人的故事进行整合,塑造正面、典型的保安员形象,展示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光辉的一面,力求能感染读者,引发共鸣。同时,本刊欢迎广大保安从业者、社会各界文学爱好者努力创作,积极向本栏目投稿。  相似文献   

16.
活在押运     
宋凯 《中国保安》2014,(5):45-46
今年。本刊将尝试开展“保安员的故事”栏目,运用纪实文学体裁,以保安员鲜活生动的事迹为素材。进行文学创作。挖掘保安员在工作中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将保安员身上最精彩、最感人的故事进行整合,塑造正面、典型的保安员形象,展示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光辉的一面,力求能感染读者,引发共鸣。同时,本刊欢迎广大保安从业者、社会各界文学爱好者努力创作,积极向本栏目投稿。  相似文献   

17.
余秋雨《借我一生》在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上雄踞一月之后,一本新书《吾师余秋雨》日前悄然上架。作者马小娟(笔名哈马忻都)18年前在上海戏剧学院与余秋雨结下师生之缘,她对记者坦言写作这样一本书背负了  相似文献   

18.
《人大论坛》2014,(6):34-34
为纪念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本刊从6期起分章节在“回顾”栏目连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课题组编写的《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的过程和有关情况》。同时,在本栏目选发我省人大工作者以及人大代表对人大工作的理解、体会、认知文章,欢迎读者给我们提意见并提供好的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19.
李倩 《半月谈》2004,(3):55-57
书市上人头攒动,书店、机场、车站的书屋里文学新书耀眼:报刊上,各类书讯频频闪现。新老作者一起努力,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应有尽有。看上去,我国的文学创作真是一片繁荣的景象。但许多读者仍然反映好作品不多。《中国作家》杂志社副主编何建明认为,在社会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虽然我们的文学创作走到了一个非常自由的时代,确实是“百花齐放”。但由于缺少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主流作家和具有批判性、深刻性的作品,繁荣的背后紧缺的是大师级的作家和作品,缺少的是有深度、有启示意义又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谢谢一直以来热心关注支持《人民论坛》的作者、读者朋友们,你们的支持是杂志不断进步的动力。从2007年开始“,三人行—读者·作者·编者”栏目将架起读者、作者与编者发表见解、相互沟通的桥梁。去年年底,本刊编辑部收到许多读者和作者寄来的新年寄语,其中既有著名专家学者、也有党政官员和普通读者,这些寄语“既有充分赞许,更有建设性建议,催人奋进,令人感动。这是给予我们的巨大前行动力和宝贵精神财富。”在新年第一期中,我们摘取了部分寄语,与广大作者与读者共勉。欢迎读者、作者朋友们对我们每期刊发的文章发表评论和投稿,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栏目邮箱:rmlt@people.com.cn电话010-653637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