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宁 《瞭望》2003,(32)
美国主导的阿富汗反恐作战结束后,距阿边境不到80公里的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以及白沙瓦附近的帕坦部落地区成了美国军方和情报部门高度关注的所在,疑是本·拉丹可能的藏身地之一;6月以来,阿富汗指责巴基斯坦军队在边境打击恐怖分子时进入阿境内,7月阿部分民众为此举行大规模反巴示威活动,还发生了冲砸巴驻阿使馆的恶性事件。  相似文献   

2.
4月16日,阿富汗局势急剧变化,阿富汗总统纳吉布拉突然辞去党政一切职务,一个由四位副总统和四位高级将领组成的委员会宣布接管权力。与此同时,阿富汗游击队在首都喀布尔周围集结,节节进逼。阿富汗形势突变,不仅使正在转折关头的阿政局更其扑朔迷离,而且也给列入日程的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蒙上了一层阴影,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堡专电 最后一批侵阿苏军已于2月15日撤离阿富汗,这仅是全面解决阿富汗问题的第一步。在阿富汗国内,由苏联支持的喀布尔政权与阿抵抗力量的军事较量尚在继续,阿富汗能否在短期内恢复和平,已成为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当前,阿富汗对立双方斗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上。由于有关各方分歧  相似文献   

4.
全球要闻     
《瞭望》1998,(40)
全球要闻(9月21日-27日)阿富汗问题八国会议达成谅解联合国秘书长安南9月21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主持召开了阿富汗问题八国高级别会议。会议达成谅解,呼吁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同其它有关各方立即停火,进行政治对话,以结束阿富汗冲突,并在阿建立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5.
阿富汗两大武装派别塔利班和瓦塔利班联盟的代表7月19日至20日应邀出席了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召开的阿富汗问题“6+2会议,并在会后举行了自今年3月以来的第二次面对面会谈,主要就停火、建立联合政府和交换战俘等问题进行了会谈,但因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存有严重分歧,双方未能达成具体协议。尽管没有一方称此次会谈破裂,但从双方的言辞及阿战场近来出现的新动态可以看出,此次会谈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阿富汗内战已持续了十余年,旷日持久的战争使阿经济凋敝,民不聊生,阿富汗民族蒙受了空前的灾难。历史和现实证明,阿富汗问…  相似文献   

6.
自2月底从有关方面得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宣称要炸毁阿境内所有佛像以来,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晁华山一直处于紧张和不安中。 作为国内少有的研究巴米扬佛像的考古学家,晁教授多年前就非常渴望有机会能亲自到阿富汗去,亲眼见一见曾被 1000多年前西去取经途经阿富汗的玄奘描写为“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耀,宝饰焕烂”的巴米扬佛像,然而, 1995年在伊朗做佛教考古研究时,他刚向同行们说出去阿富汗的想法,就被劝阻了。因为自 1979年前苏联出兵阿富汗后,连年战乱,阿富汗既没有安全保证,对外又严加封锁,近 20年来,能够有幸进入巴米扬地…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3,(33)
●黎巴嫩真主党8日和10日分别对以色列军队阵地及以北部城市什洛米进行了炮击,以军很快进行还击。沉寂了半年有余的黎以边境战火重燃。 ●为抗议电力和燃料供应短缺,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的市民从9日开始举行大规模示威活动,与驻扎在当地的英军发生冲突。 ●北约11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正式接管驻阿国际安全部队的指挥权,标志着这个诞生于冷战时期的  相似文献   

8.
访喀布尔     
伊斯兰堡专电 今年4月,阿富汗政局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出现政权更迭。原苏联侵阿军扶植的纳吉布拉政权被推翻,以临时国家元首西卜加图拉·穆贾迪迪为首的阿游击队临时委员会在喀布尔接掌了权力,宣告持续了14年之久的阿富汗战争终于结束。 游击队临时政府已执政一个月,阿富汗的现状如  相似文献   

9.
2004年10月9日,阿富汗历史上首次总统大选拉开帷幕。投票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一些意外事件,发生了某些争议,紧张而繁杂的计票工作尽管已经启开,但舆论分析认为阿富汗过渡政府总统卡尔扎伊有望赢得大选并继续执政。今后,新政府将面对稳定政治局面、治理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许多重任。 一直以来,影响大选的最大威胁因素就是阿国内安全形势不稳。原定于2004年6月举行的阿富汗大选因此而一再推迟举行。这次投票前,塔利班残余和“基地”组织分子不断纠集势力向政府军发动袭击,并杀害在阿  相似文献   

10.
漆菲 《党政论坛》2010,(14):47-47
近些年,随着“东突”恐怖活动的增多,关于“东突”分子在阿富汗的行为和踪迹频频被曝光,每一起案例都为国际反恐提供新的注脚。 没有哪个国家或机构确切知道在阿富汗的“东突”分子有多少人。早在2001年美国官员就透露,与塔利班一起战斗的来自新疆的一批“东突”分子在阿被俘,但拒绝透露确切人数。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记者赴阿富汗进行采 访。在阿富汗的日日夜夜 里,记者深切感受到.在这片历经21年战火而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人们渴盼着和平,渴盼着安宁,渴盼着幸福生活。 伊斯兰宗教学生运动塔利班1994年末从阿富汗南部崛起后,一路向北推进,数年内占领了包括首都喀布尔在内的所有主要城市和90%以上的领土。在塔利班控制区.战火已经停息。但是,在东北部,塔利班还在与反塔利班联盟展开生死厮杀。阿富汗北部的冬天,天寒地冻,大雪封山,只有在这个季节,人们才能有短暂的宁静。而每到夏天,隆隆炮声就将惊醒沉睡的高山深谷。今年夏…  相似文献   

12.
子虚 《瞭望》1988,(18)
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签订后,人们期待苏联对阿富汗的军事占领能如期结束,但同时,对那里能否真正停止战争、恢复和平表示忧虑。 8年半的苏军侵阿战争所造成的恶果之一,就是分裂了阿富汗,使这个本来部落林立的国家更加四分五裂。苏联的入侵使自己成为阿富汗广泛阶层的对立面,站在它这一边的只有它所扶植的喀布尔政权,据估计,这个政权拥有三  相似文献   

13.
伊朗外长韦拉亚提、巴基斯坦外交部秘书长阿克拉姆·扎基、驻伊朗的阿富汗游击队九党联盟代表和驻巴基斯坦的阿游击队七党联盟中的六个阿游击队代表于7月29至30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就政治解决阿富汗冲突的联合国和平方案进行了首次讨论,会议结束时三方发表了联合宣言,对联合国和平方案给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堡专电阿富汗总统布尔汉诺丁,拉巴尼1月2日在喀布尔宣誓就职。他是阿游击队去年4月底推翻纳吉布拉政权执政后通过选举产生的第一任阿富汗总统。在首席法官穆罕默德·法兹利主持  相似文献   

15.
思平 《瞭望》1985,(46)
十月十六日上午九时许,三架苏制米格机出现在阿富汗——巴基斯坦边界派瓦山口,俯冲后匆忙扔下两枚炸弹,向西飞去。山头上阿富汗游击队的高射机枪一齐向苏机开火。枪弹声在山谷回荡。我们刚刚踏上阿富汗的山峦,战争场面就展现在眼前。在阿富汗战争经历了六个年头的今天,苏军和阿抵抗力量之间仍然处于对峙的局面,互有攻守,战斗不仅没有减弱,而且规模更大了。从巴基斯坦翻过山峰便是阿富汗东部帕克蒂亚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2月22日,阿富汗临时政府正式挂牌成立,数十个国家派员出席了新政府成立大会。国际援阿会议也已开过。美、俄、德、英、法、意、印等大国及有关国家的外交团跃跃欲试,纷纷向喀布尔开进,掀起了与阿新政权建交、共谋阿富汗未来的小小高潮。看起来阿富汗从此有望实现永久和平。 历史是曲折的、无情的,有时甚至会说谎。要认识阿富汗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和扑朔迷离的政治发  相似文献   

17.
阿里海尔专电 经过枪林弹雨洗礼的阿富汗的阿里海尔兵营和纳伊兵营已经是千疮百孔,弹痕斑斑,在6月炎热的阳光下更加显得破烂不堪,完全失去了当日的“雄姿”。 在数名全副武装的阿富汗游击队员的保护下,我们于6月9日参观了这两个苏军和喀布尔政府军被迫慌忙撤离的兵营。 阿里海尔兵营位于阿富汗东部帕克蒂亚省贾吉地  相似文献   

18.
8月7日,阿富汗南部一县政府驻地遭到塔利班武装分子的袭击,6名政府军士兵在交战中丧生,这是近一个月来阿富汗南部地区发生的第三起类似事件。今年3月以来,塔利班武装残余在阿东部和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重新集结,频频向政府目标及以驻阿美军发动袭击,暗杀支持政府的地方宗教领袖,对社会治安  相似文献   

19.
王虹 《瞭望》1996,(43)
9月27日,阿富汗新兴武装力量“塔利班”占领首都喀布尔,并于当天绞死了在联合国驻阿机构避难的原总统纳吉布拉,令世人震惊。目前,“塔利班”虽控制了首都,但其它派系现呈联合之势,这预示着灾难深重的阿富汗将陷入更深层、更持久的流血冲突之中。 阿富汗灾难始于1979年12月苏联的大举入侵。阿富汗人民历时将近10年的抗击,终于于1989年2月15日赢得了这场抗苏战争的胜利。之后,于1992年赶走了苏联扶持的纳吉布拉政权,但人民期盼的和平并没有回到阿富汗,各游击队之间为争权夺利,又拉开了内战的序幕,残酷的内战已达4年之久。阿富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有普什图、塔吉克、乌兹别克等民族,他们分别占人口的50%、26%和8%。普什图族于1747年后一直控制着全国,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达两个多世纪,但在打退苏联入侵之后  相似文献   

20.
喀布尔政权领导人纳吉布拉1月1日宣布从1月15日起实行单方面停火。这是纳吉布拉在去年访苏后做出的一个“和解”姿态。阿富汗抵抗组织领导人当即予以拒绝,指出这是一个陷阱和欺骗,要求苏立即从阿撤军,表示只要在阿还存在一个苏军,游击队就不停止反抗。 去年以来,苏联大肆宣传要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并表示支持联合国秘书长为政治解决阿问题所作的努力。去年2月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上表示要在近期内从阿富汗撤回苏军。7月底,他又在海参崴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