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站在城市的边缘,比任何时候的任何人都显得疲惫,身后是华灯异彩的街道和广场,而内心却是空落的怀念和向往,一切似乎都很平常、平淡、平庸,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激起心灵的波浪,再也不会放声的歌唱和无忌的流浪。当城市东边的太阳又一次升起的时候,辗转的车轮又该滚到梦的门口了。闹钟响了,水声响了,整个偌大的城市在即将到来的繁忙中响了,公车站下挤满了人,人脸上挤满了昏睡,眼睛睁着,睡眠还在继续,灿烂的阳光打在头顶,温暖的手掌从大地深处伸将而出,我们被现代化的烟雾徐徐托起,这样,美丽的一天开始了。  相似文献   

2.
当中国的城市开发体制形成、市民抵制住房不公/空间不公的都市运动兴起的时候,权力不仅具有运作政策技巧的足够能力,同时也已经掌握了运作意以形态、消化专业知识、同时将知识人群体隔离于社会运动的一整套娴熟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空城之殇     
梅新育 《南风窗》2013,(9):42-44
旧的房地产模式和旧的城镇化模式绑定,让中国在房地产的大发展中开始出现空城之忧。城镇化已经从物的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相应的,旧有的房地产政策也该转向了。中国"鬼城"初现静悄悄的大街,明媚的阳光投射在城市中心区一幢幢破败的高楼大厦上,绝大部分窗户的玻璃都已经打破,黑洞洞的窗口里不知道会有些什么,玻璃幕墙脱落,外墙在经年累月的风吹日晒下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许多房屋门已被拆掉多年,内部金属结构全部洗劫一空,只能从外形上看出  相似文献   

4.
杨晓春 《南风窗》2008,(9):95-95
生为一个敏感的人,很不适合在北京生活。如同马未都说的:"都说人太敏感不行,但是我走在街上,看见那么多难看的建筑,我接受不了,我就是对这个敏感,就是不高兴。"这点我很同意。不知道每天会有多少人因为总体这么难看的城市一天心情都不好。每天开车上班经过三环的时候,都会看见央视大楼,看着它如同一个有机体一样逐日生长。北京,正如几年前听到中奥成功时所预感到的那样,正在沿着城市宏大叙事的道路一骑绝尘。其间所有的标  相似文献   

5.
当“农村贫困”的顽症还没有彻底治愈时,“城市贫困”的幽灵已经开始徘徊。当“绝对贫困”正在逐步退出人们视野的时候,“相对贫困”的肿瘤却开始扩散。  相似文献   

6.
李淳风  石头发 《南风窗》2013,(12):62-65
看着照片里每个人脏兮兮的模样,小陈竟然还说了一句颇具深意的话:我们是很脏,但城市因此很干净。然而在城市里,他们只是一个被遗忘的符号。当《南风窗》特约记者出现在广东东莞市那些垃圾填埋场的时候,人们的眼光都像在看一种绝迹多年的动物。那是城市中最脏最臭的地方,在其中生活着的人,也是城市中最脏最臭的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4,(13):6-6
<正>5月底发生在招远麦当劳餐厅的血案令人震惊、愤怒、痛心和疑惑。相关手机视频上网后,网民们尤其对"在受害者急切需要帮助的时候,现场围观者却无一真正伸出援手"而气愤、不解,有人归咎为城市人的冷漠,有人认为是国民素质问题,还有人联想到相关法律的不完善等等。  相似文献   

8.
窗外的城市     
没有门窗的房屋是坟墓。城市里的建筑都必须有门窗。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城市的门窗成了城市的弱点、漏洞和威胁,让城里人提心吊胆,白天不敢大意,夜晚睡不安稳。  相似文献   

9.
我多年从事犯罪问题研究,读过不少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学术著作。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不乏多有创新之作。然而当我读到关颖的《城市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一书初稿的时候,依然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肩膀     
冷秋 《工会博览》2006,(14):1-1
一度认为,我们用最光荣的肩膀改造了自己。驰去的岁月,曾经有数以万计的城市人,用他青春而稚嫩的肩膀,在农村那广阔的天地,肩挑过希望。正是那青春的肩膀,改变了今天在城市生活中一些人的“农门人生”。我们也许就是其中的一员,我们以智慧,摆脱了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压在我们肩上的农田和村落,  相似文献   

11.
多余的学生     
没有门窗的房屋是坟墓。城市里的建筑都必须有门窗。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城市的门窗成了城市的弱点、漏洞和威胁。让城里人提心吊胆,白天不敢大意,夜晚睡不安稳。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毒品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的情况下,特大型城市的社区禁毒工作也呈现出以往不同的规律和特点。社会流动加剧,单位管控力相对削弱,“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吸毒人员的教育管理方式必须因时而变,社区成为新的社会稳定平台和聚合机制集中点,吸毒人员层次结构开始变化,特大型城市的富有人群与相对弱势群体也在增长,成为易为毒品诱惑的对象。在特大型城市中,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强社区禁毒工作,推进禁毒社会化,通过加强社会管理来架设新的社会稳定平台,探索与现代文明发展相适应的禁毒工作新机制,确保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何蕴琪 《南风窗》2012,(8):64-65
虽然媒体和网络上整天都在讨论各种各样的不公正,虽然他们在追求理想生活的时候,也会遭遇着这样那样的束缚。但对于那些不断调整生活梦想和方向的人来说,面临着的依旧是相当广阔的空间,新兴的城市、新兴的领域提供了无数机会。  相似文献   

14.
刘真如 《法制博览》2009,(20):16-17
这是个被灰尘掩盖了的城市,不是因为少有人来,而是这个城市的生活节奏快得让人无暇清扫,厚重的灰尘掩埋了这个城市真实的一面,而那些灯红酒绿使它看起来过于繁华。月月说这就叫虚伪。  相似文献   

15.
史志 《工会博览》2003,(11):44-45
北京解放的时候,刚接管过来的工业企业、旧的管理机构和人事制度还没有彻底变革,反动分子和坏人还混杂在管理人员中,一些留用职员的旧思想作风还比较严重,都面临改造旧制度、实行管理民主化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尹鸿伟 《南风窗》2011,(12):50-51
城管之难反映的不仅仅是城市管理问题,更折射出中国城市化急剧扩张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不能因为现代化、城市化而失去乡村,必须使人力、物力、财力等由乡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转为双向流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城市会像中国一样拥有那么多无证小贩,而且他们随时与城市管理者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冲突。"追求更为便捷或更好生活是人本能,当乡村与城市之间差距甚大时,人们自然  相似文献   

17.
我一直关注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摸索其规律和模式,这样有利于与他们沟通。在我看来中国是文化、习俗、惯例等味道浓厚的社会,它们几乎渗透到每一个人的身心上。然而有些现象确实不可思议,对此虽然我也尽量想办法加以解释,想借此提出我眼中“中国人的不可思议”。首先声明,这些都是相对的,不是彻底普遍的,更不是永恒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草根 《法制博览》2010,(10):29-29
年终岁末,主旋律评比在主流媒体漫天飞舞,让人眼花缭乱,疑似身处蓬莱仙境,人间处处是爱心、人人都像天使般善良美丽。但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你可以评比最具幸福感城市,我也可以评出最具悲伤感城市!你可以评选CCTV200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义何尝不可以评选2009愤怒中用十大败类。  相似文献   

19.
陈维 《国际展望》2016,(1):76-97
城市外交是当前中日韩三国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国际、国家和地方三个层次考察中日韩合作中城市外交的发展动力,发现全球化、国家激励和地方主导三个因素共同推动着中日韩城市外交的发展。在保持友好城市双边交往的基础上,中日韩通过建立论坛机制、搭建协作平台等形式,将友城外交推向深入,并积极发展基于议题领域的跨国城市网络,推进城市外交发展模式的完善。目前,中日韩城市外交在加强沟通、完善全球治理、塑造区域认同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也受制于东北亚政治局势以及城市外交本身的限度。加强在观念、机制和能力层面的持续建设,是中日韩未来城市外交稳步推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邢少文 《南风窗》2011,(7):54-56
如何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更为公平的服务空间,才是决定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商业城市、花园城市、宜居城市、文明城市……在过去的20年中,这样的城市评比和排行榜充斥着媒体版面,而这些评比和排行榜的制造者,既有官方机构,也有民间机构。但实际上,从官方到民间,中国的城市却在"经营城市"概念的口号下,像一个制造工业产品和金钱财富的机器一样,日渐面目模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